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八章 圍困(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秦皇紀

  咸陽,秦國王宮,上書房。

  秦昭王、范睢、白起和司馬梗在座。

  秦昭王身著常服,頭戴幞頭,跪坐在矮幾上,上位者的氣勢收斂,如同一農家老翁,極為恬淡。

  白起、范睢和司馬梗他們也沒有著官服,而是一身常服,神情輕松,跪坐在矮幾上,圍成一個圓圈,不象是面對秦王,倒象是與人話家常。

  “呵呵!”秦昭王未語先笑,臉上的笑容疊了一層又一層,眼睛一瞇一瞇的,極為暢快。

  “異人把匈奴圍在陰山隘口中了,匈奴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一提起這事,他就笑得更加快活了,一張嘴哪里合得攏。

  不僅他歡喜,就是范睢、白起和司馬梗三人也是歡喜不已,個個咧著一張嘴直笑,快活之極。

  自盤古開天地以來,華夏擊胡就未有如此次之盛者也!想那周公擊胡,不過是一次小小的勝仗,收獲也不多,卻是被《詩》夸成了一朵花兒,成了“圣人”。要是與秦異人眼下進行的大破匈奴比起來,屁都不是。

  如此盛事,自己趕上了,誰能不歡喜?

  “……白起,你以為,要全殲匈奴需費時幾多?”秦昭王扭頭沖白起問道。

  匈奴雖然被圍住了,卻還沒有被殲滅,何時覆滅自然就是他們最為關心的話題了。范睢和司馬梗目光灼灼,盯著白起,耳朵豎得老高,生怕錯過一個細節。

  “君上。以臣之見。此戰大秦雖然立于不敗之地。全殲匈奴可期,可是,這費時仍長,少則三月,多則半載。”白起微一凝思,立時給出答案。

  “這么長?”秦昭王、范睢和司馬梗齊聲驚呼,大為詫異,一臉的難以置信。

  白起重重點頭。非常篤定。

  秦昭王眉頭一挑,道:“長平之戰,你等而圍之,全殲趙卒不過四十余日,而全殲匈奴為何要三月到半載?”

  長平大戰雖然打了三載,真正的交戰不過一兩個月。在趙括代廉頗為將之前,秦趙兩軍更多的是對恃,趙軍就是不出營交戰,任由秦軍使出各種陰謀。直到趙括代廉頗為將,這改變了趙軍的策略。大舉出擊,想要燒毀秦軍的糧草。

  他卻不知道。所謂的“糧草”不過是白起的計,是白起命秦軍把山鑿空,偽裝成糧草。趙括一個不察,就上了白起的當,被秦軍團團圍困。

  四十余天后,趙軍就全軍覆滅了。

  當時,被圍的是數十萬趙軍,而且全是趙國的精銳,秦國只用四十余日就取得了勝利,而眼下的匈奴同樣是四十余萬,白起斷言要三月到半載方能全殲,秦昭王著實詫異。

  “君上有所不知,趙軍之所以覆滅得很快,其原委有二:一是趙括中我之計,未帶糧草,難以支撐得更久。二是趙括能號令趙軍,未發生人相食之事。”白起一口道破長平大戰趙軍覆滅的原委。

  長平大戰時,趙括中計,全軍而出,卻是沒有帶糧草,被秦軍圍住后,要想堅持得更久,那是不可能的。

  “人相食?”秦昭王悚然一驚,眼中精光大放,道:“趙括把趙軍帶入絕境,沒有活路,按理說趙軍應當不聽從他的號令,然,他的號令趙軍依然遵行,沒有發生人相食之事,此人了得了得!”

  “君上圣明!”白起重重點頭,大為贊成這話,道:“任何一支軍隊陷入絕境,號令未必能行。尤其是,趙括把趙軍帶入絕境,按理說,趙軍應該對他恨之入骨,不會遵行他的號令,然,趙軍到最后都能奉行他的號令,此人之才非同小可……”

  “你如此高看趙括?”秦昭王絕對沒有想到,白起對趙括的評價如此之高。

  不僅秦昭王驚訝,就是范睢和司馬梗也是驚奇不已,瞪圓眼睛,死盯著白起。

  “……君上,不是臣高看趙括,而是趙括本身就非凡了得。小小年紀,在兵法上的見解連其父都不能屈,其才智由此可見。可惜的是,如此良材美玉,卻是未經磨礪,未融會貫通,卻驟得上將軍高位,終釀慘禍。若是假以時日,他非凡的見解與戰陣融會貫通,必將無敵于天下。”白起對趙括的評價非常高,道:“臣以為,若是讓他走脫,必將成為大秦的大患,是以,臣調集上萬強弩,把他射殺于當場。”

  “這個趙括能得你如此高看,想來不會差吧!”秦昭王驚悚不已,用手撫著額頭,發現竟然驚出了一身冷汗。

  白起的眼界之高,他們都是知道的,能入白起法眼的有幾個?能得白起如此高看,給予如此高評價的,又能有幾人?

  不僅秦昭王驚悚,就是范睢和司馬梗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要知道,長平大戰秦國干掉了趙國這個唯一的對手,操天下大勢于己手,秦國統一天下的道路已經打通了。若是趙括走脫,把兵法上的見解與實戰融會貫通,就會成秦國的心腹大患,到那時,秦國的統一必將難以進行,要秦昭王不驚都不成。

  “幸好趙括死了!”秦昭王是好一陣慶幸。

  后人貶損趙括只會紙上談兵,其實,趙括的才智非凡了得,只是沒有好好雕琢。若是經過實戰磨練,他在兵法上的過人見解與實戰融會貫通,必將成為一代名將。

  “只是,這與殲滅匈奴有何干系?”秦昭王問道。

  “殲滅匈奴一戰,正好長平大戰相反。”白起眉頭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劍:“先說糧草,雖然我們都說匈奴自小生長在馬背上,可以在馬背上過一生,來去如風,好象匈奴沒有輜重糧草似的。其實不然,是個人就得吃,就得喝,匈奴仍有糧草輜重,只是與中原不同罷了。”

  這話很有道理,只要是個人就得吃就得喝,就是匈奴也不例外。只不過,匈奴的情況特殊,其輜重糧草與中原不同罷了。

  “匈奴的輜重糧草就是他們的牛羊駿馬。”白起沉聲道:“每次大匈奴大舉行動,都有不計其數的牧民隨之而來,這些牧民趕著牛羊駿馬,相當于我們的民夫。”

  “嗯,有理有理。”秦昭王、范睢和司馬梗重重點頭,大為贊成。

  “匈奴善用飛騎,利用駿馬的速度來去如風,若是牛羊跟不上的話,匈奴還可以喝馬奶。馬奶簡便易帶,沒有任何拖累,只需要有草場便可。”白起對匈奴相當了解。

  對于匈奴來說,有牛羊肉吃固然是好,沒有也不成問題,只要有馬奶就成。每當到了肚子餓的時候,匈奴就會鉆到馬肚子下,抱著馬奶大吸一通,就能裹腹。要想維持馬奶的供應,只需要有草場就成。

  “匈奴從北河逃命伊始,必是騎馬而行,到了隘口里必是有大量的駿馬,匈奴會先喝馬奶,然后就是宰殺戰馬而食。”白起的語調并不高,卻是非常篤定。

  匈奴出行全靠駿馬,從北河逃命開始,幾乎是人人騎馬而逃,集中在隘口里的戰馬何其多。若是有足夠的草場的話,匈奴完全可以靠喝馬奶度日。只是,隘口就那么一點大,草場肯定不夠用,會很快就被駿馬啃食一空,匈奴就會失去馬奶。那么,匈奴接下來就會食馬肉。

  “光是這馬肉,就足以讓匈奴堅持很長時日,三兩月是必然。”白起算得很是準確。

  “更重要的是,匈奴沒有嚴明的號令,更沒有廉恥之心,在吃完馬肉的情形下,就會人相食。”白起的話很驚人。

  “人相食?”秦昭王、范睢和司馬梗再度動容。

  人相食,對于中原人來說那是難以理解的,是不可饒恕的重罪,然而,對于匈奴來說,卻沒什么大不了的。每當遇到災荒之年,牛羊駿馬死傷過多,食物缺乏之時,他們就會以人肉為食。

  “這么算下來,能在半載內全殲匈奴就是好的。”白起最后道。

  “哎!”秦昭王長嘆一聲,一臉的不甘,道:“要是能早日解決掉匈奴的話,大舉東進還有機會。”

  大舉東進是何等的難得,他仍是有些不甘心。

  “若要早日東進,也不是不可以,只需多付出五八萬銳士的傷亡。”白起的話足以把人氣死。

  秦昭王指著白起,直翻白眼。五八萬銳士的代價很沉重了,秦昭王絕對不愿意付出。

  “君上,韓燕魏齊楚趙衛周天子……使者已到咸陽,向君上道賀。”就在這時,長史桓興快步進來,沖秦昭王稟報。

  “你說什么?道賀?”秦昭王一臉的訝異,一雙虎目瞪得滾圓。

  “是呀。”桓興撫著額頭,興沖沖的道:“韓國割城二十座,魏國三十座,楚國四十座呢。”

  “寡人并未要他們道賀,并未要他們割地呀。”秦昭王依然未想明白。

  秦昭王只不過派人四處宣揚,并沒有向列國施壓,他們竟然前來道賀不說,還割地,秦昭王還真有些想不明白。

  “君上,大秦兵威所向,誰敢不懼?”范睢率先明白過來,道:“大秦在河套大破匈奴,這是華夏盛事,他們不敢不賀,若是不賀的話,必然給大秦口實,大秦出兵就是名正言順了。這些山東列國,早就被大秦打怕了,他們不敢不賀呀。”

  范睢不愧是才智之士,一口道破山東列國的用意。

  “寡人真是沒想到,異人這一仗還有如此收獲。他們要送,寡人就收下了吧。”秦昭王笑呵呵的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