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23回:【三個問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來到大唐的村官

  與《》相關的小說友情推薦:

  以下是:

  錢要多,才能給人貸款!

李承乾昨天拿了自己的帳本看了一下,他半年里賺了近一萬多貫錢。(/吞噬  他平時沒多在意,現在一看,嚇了一跳,沒想到他不知不覺中成了萬貫富翁了。

  他小小地激動了一陣子,才繼續想下去。

  萬貫錢,那么除了自己的生意的流動資金外,能用來做貸款的基金的,就差不多四五千貫了。

  這筆錢要貸給別人,還真貸不了幾個人!

  他心里有些兒矛盾,這貸不了幾個人,這貸款還能叫貸款嗎,那太小家子氣了。

  所以他把目光瞄向了同樣賺了錢的陳家。

  陳家說起來,去年半年的時間,他們賺的錢說不定比他還要多呢!

  李承乾去年的帳目,說起來,賺得多支出也多!

  花露水開連鎖店的費用,酒業開店的費用,修水泥路的一部分費用,這些加起來,也是一筆很大的帳,都是從這賺來的錢里支出去的。

  而陳家有著花露水店近一半的利潤,又沒有像李承乾這樣大刀大斧的開拓,所以錢存下來的,就要比李承乾多了。

  現在有了錢,他家只怕會把原來的藥材生意給做大起來。

  從陳秋明把陳小五給帶進長安來,可以看出陳秋明對于花露水生意還有李承乾這條關系線的看重,這是想把陳家的人拉進來,讓陳家在這里的份量更加重。

  而陳家里會做生意的,卻是陳秋明和陳老二,這次陳秋明只帶一個什么都不會的陳小五過來,沒有帶陳老二,很明顯是要把陳老二放在家里發展的。

  而陳家本來的生意就是藥材生意,這放在家里發展,就是用賺來的錢把藥材生意給做大了!

  但是近萬貫的錢,要全做成藥材生意,是用不完的。

  這用不完的錢,放家里不就是生銹了嗎?

  沒錯,生銹,這唐朝的錢是開元通寶,是銅錢,銅與氧就會氧化,氧化就是生銹了!

  所以錢能流通起來,比起放在家里生銹,那可是好得多了!

  所以這要想辦法找陳家,把他們的錢給勾出來,一起來辦這錢生錢的生意來!

  小陳現在是嫁給了李承乾,但是這身體里流的是陳家的血,這要找陳家勾錢,不知道小陳是什么樣的態度。

  穩重的人來說,這放家里的錢更安全一些。

  不過,李承乾的擔心過頭了,他還沒找小陳商量,小陳就先發現了東宮的錢不夠花,需要有資金的注入,才能把放貸的事情給辦起來。

  所以她想到了娘家。

  她先找上了李承乾,把這事說了出來。

  李承乾微微愧疚地把自己原來的想法,說給了小陳聽,小陳對李承乾表了決心,她現在已經是李承乾的人了,自然是會以李承乾為中心。而且這事也不是害陳家,而是給陳家賺錢,她高興,陳家也高興。

  于是兩夫妾間達成了默契了。

  而接下來找陳秋明的事情,就交給小陳了。

  資金的事情,暫時有了,那么接下來的第二個困難,就是合同方面的。

  放貸需要有一套規則,讓那些人來守這套規則,按照這規則來走。

  而這規則,可不是想要就要的。

  這要按照唐朝的法律,唐朝的風俗來走,要是做得不對了,到時候錢放出去了,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最后錢收不回來,那可就虧死了。

  別看李承乾是太子,這上萬貫的錢放出去,別人不還,那是要了他的半條命。算他位高權重,想要忤逆李承乾的人站在了輿論的上風,那么他還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這規則是很重要的。

  要如何做,李承乾弄不來,小陳也很難弄得來。

  這就暴露出了李承乾的團隊里,缺少這方面的人才了,所以李承乾讓小陳在這過年里,組建這樣的一個小組,相當于法務部與市場部的結合,要對唐朝的相關法律的熟悉,還要對風俗人情世俗的熟悉,會結合起來制成合同來。

  最近小陳就是在忙這方面的事情。

  這方面還在抓緊時間辦理中。

  而在這個問題上引出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唐朝的法律方面。

  這樣做是不是合法?

  本來,李承乾是太子,做的事情就是合法的,那么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但是李承乾卻有著很強的憂患意識。

  這個太子做的就是合法,是一個很含糊的概念,到時候有人要攻擊自己了,那么這個概念就不是事實了。

  別人要指責他放高利貸,擾亂市場,危害國家用,犯了經濟罪,那么李承乾都沒嘴可說了。這一犯法,那么放給別人的錢就收不回來了,惹得一身搔還虧了本錢。

  所以他需要在這方面,把自己做的事情,給整合法了。

  他要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這事當然是要去找老李了。

  找陳家融資,需要小陳去做,要制定合同與規則,需要小陳去做,合法化,則要李承乾自己出馬了。

  他拍了拍手,開始思考起如何找老李說事了。

  蘇宓見李承乾在思考,就沒有再打擾他。

  她知道他有個思考到一半寫寫畫畫,把前半期想到的東西給涂鴉到紙上的習慣,于是主動拿出紙和筆放到他前面。

  李承乾思考了一會兒,果然拿起筆來,寫了起來。

  他思考了一個下午,寫了十多張紙,然后大功告成。

  他站了起來,就要出去找老李說這件事。

  這時蘇宓從外面跑了進來,對李承乾說道:“殿下,殿下,妾身父親的信到了!”

  李承乾一怔,然后看到蘇宓手上的信,接過來看了看。

  信里滿是喜悅,蘇亶岳父的三季稻已經收成了,經過嚴格的檢查,終于確定了三季稻的畝產含量,比其他品種要多出一成的產量,最多的能達到三成。

  而且三季稻一年里種三季,那是沒有問題的。

  這一季畝產增加一成的產量,就已經很驚人了,更別說一年可以種三季了。

  生長期要比其他的品種縮多了多少時間,這可是一個讓人吃驚的事情啊!

  這信上說,這封信是跟著上報朝廷的奏折一起來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