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99章 有備無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戰國之鷹

  小院子的四周的籬笆上,此時已經爬滿了長滿了綠葉的蔓藤,幾只無知的小鳥正在一間屋子的屋頂上歡快地追逐著。

  一個民族的文化渲染之下,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氣質、外表,甚至言行舉止。政良曾經去過明國的寧波府等地方,對那里的民眾神態舉止等都有著深刻的印象。面前的這一位年輕人正是給了政良這么一種熟悉的感覺,所以政良才會詢問這個年輕人是否是明國人。

  而答案也合乎了政良的預料,此人的確是明國移民。這讓政良感到相當的驚訝。一個明國人娶了一個當地民眾的女子,而且還定居在了當地人的村中當中。這是傳說中的入贅嗎?

  “大人,在本村附近有一處名為大坪村的村子,那里是明國人的村子。”似乎看出了政良疑惑,一直負責為政良帶路的那人小聲地對政良稟報道。

  “哦?這里附近竟然有明國人的聚居點?”政良聞言后也再一次驚訝起來。這也難怪在這里會出現明國人了。

  “小人感謝大人當初的救命之恩。”就在政良驚訝之時,那個方才一直有點擔驚受怕的年輕卻是突然跪在了政良的面前。

  “你?這是?”年輕人的突然舉動,令在場所有的人都疑惑起來了。

  “大人難道忘記了嗎?八年前,正是大人在一處茶攤外對家父、家母以及在下兩兄妹施以援手,甚至后來還將我等帶到這里來定居,才讓我等免于在流浪中餓死啊!”說到這里。年輕人已經熱淚盈眶了。

  “是你?”被年輕人這么一提。政良倒是記憶起來了。八、九年前。他那個時候前往明國尋找商路,那一次正是趕往寧波府的途中,然后在茶攤上休息之時正好看到了一男一女兩夫妻帶著兩個孩子步履蹣跚地走來,于是一時好心之下給了他們的一些食物,后來更加是安排王海將他們從遠在大海彼岸的大明送到了這里來定居,卻是沒有想到,今天在這里與他們相遇了。看這情形,這個年輕人正是當初的小男孩。

  不過在感到緣分就是神奇之時。政良也不由得疑惑起來,今天政良可是專門經過了易容才出來的,而且經過了這么多年,政良的相貌早就發生了不少的變化了,這個年輕人到底是如何辨認出他來的?于是政良不由得問道:

  “你是如何認出我來的?”

  “大人,小人是看到你手背上的傷疤辨認出大人來的。當初小人已經饑餓至極,手腳也幾乎無力了,正是大人親手將一小塊干餅送到小人的手上的,那個時候小人就徹底記住了大人手上的疤痕了。”年輕人趕緊解析道。

  “原來是如此。”政良挽起了右手的衣袖,那里的手背到手掌之間的確是有著一道傷疤。這道傷疤是當初政良帶著領民與野高山上的山賊激斗的時候留下的。由于傷口較深,傷疤直至今日也還沒有徹底消去。

  既然疑慮消去。政良自然是要趁機詢問一下這些明國移民的生活情況了,于是繼續問道:

  “你父母以及妹妹可好?”

  “托大人的福,在下父母還健在,父親現在也是一個小村子的村頭了。妹妹也正跟父母住在一起。在此還要再次感謝大人對家兄的搭救之恩。”年輕人臉上帶著歡喜神彩地回稟道。

  “哦?”年輕人此言一出,政良卻是感覺有點意外了。當初在山下遇到他們之時,政良可是清楚地記得,那一對夫婦只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的。

  “正是大人將我等這些流民收攏起來,才讓我等能夠與在被當地官府追捕時走散的家兄重新相逢。”年輕人感激地說道。

  政良聞言后也頓時明白了。當初在前往寧波府的路上眼見如此之多的流民,當地官府不但不管,甚至還派人驅趕這些流民,所以政良臨時委托明國商人王海將這些流民聚攏起來,然后安排到當初占據的那個山寨當中,等湊足人數后再分批送往羅氏家的領地來,估計這一家人正是在山寨當中相逢的了。

  “父母以及我兄妹三人時常掛念大人的大恩,為了感謝大人的大恩,甚至在家中的大堂中供奉起了大人的神像,為大人祈福。”年輕人繼續訴說著。年輕人這一家這樣的做法在羅氏家的領地已經很普遍了,很多當地領民由于崇拜與感恩等各種原因,大都在家中擺放上一尊政良的木像或者掛上一幅畫像的。

  “那這又是何故于此?”政良繼續問道。既然這個年輕人在家人都在附近了,但看現在這情形,似乎年輕人已經在這里定居了啊。但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基本上是喜歡聚居在在一起的,而這個年輕人卻在這里,這就有點奇怪了。

  “本家家業已經由家兄繼承,小人打算獨自出來打造一番家業,此外小人的妻子也剛剛失去唯一的父親,也正需要小人的照顧,是故就前來此處定居了。”年輕人立即稟報道。

  “嗯。”政良點了點頭。從年輕人的話里,政良感受到,這個年輕人真的有著依靠自己打造一番家業的想法的,但還是與家中保持著聯系。感覺上他是受到當地文化習慣的影響(長子繼承家業,其他兒子另找出路),也算是明國文化與當地文化的一種融合了。

  “像你這樣在當地娶一個女子的情況也很多嗎?”政良繼續問道。難得遇上一個來自最底層的明國移民,政良自然是要趁機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情況。畢竟平時家臣們的上報也不過是三言兩語罷了,不足以讓他更了解最底層的情況。

  “確是很多,村中的女眷實在不多。”年輕人如實稟報道。

  政良聞言后稍為想了一想,也確實是如此。在逃難流浪當中。體質稍為弱一點的女人以及孩子往往都是最容易生病死亡的。所以最終有幸被羅氏家救助的流民當中。男丁的比例一向都是最多的,這也造成了在一些明國移民定居村子當中,男性比例過大的情況。于是就有了村子男丁紛紛往外迎娶當地女子的情況。這也算是一種好現象吧,畢竟這也是一種兩個民族相互融合的過程。

  隨后政良又詢問了年輕人一些明國移民的生活情況,從年輕人的信息中,政良甚至還聽到有關明國目前情況的消息。這幾年,明國北方地區自然災害頻發,甚至有蔓延到南方的趨勢了。大明朝已經開啟了它走向沒落的步伐了。

  回想起來。明國為什么最終滅亡呢?在政良看來,無非下面的原因。國家財政困難,導致發生饑荒,沒有錢去賑濟;發生戰爭,沒有錢支付軍餉。沒有錢賑濟災民,饑民作亂;沒有錢發軍餉,饑兵作亂。饑民與饑兵結合,導致大規模的國內叛亂。政府軍缺乏戰斗力,導致國家既無法消除外族入侵,也無法肅清內部叛亂。財政危機。導致軍事危機;軍事危機,導致更大的財政危機。如此惡性循環。明朝最終走向滅亡。

  可能有人會問?明國不是號稱稅賦最低的朝代嗎?怎么就沒錢了呢?

  這個從當地的流民愿意遠渡大海來到羅氏家領地定居就可以看出一二了。既然稅賦這么低,那為何這些明國移民寧愿舍棄故土來到這里呢?

  明朝這個時期的社會矛盾已經日益激化了,國家政治日趨昏暗。這個時期,土地兼并日趨激烈,土地急劇集中,皇帝的皇莊迅速增加,王公、勛戚、宦官的莊田遠超過前代。官豪地主兼并土地的現象也十分嚴重。他們阡陌相連,一家而兼十家之產。屯田也多被宦官兼并,從而遭到嚴重破壞。百姓喪失土地到處流亡。在統治集團內部,矛盾也日益尖銳。宦官專權,殘刻人民。后來又出現了閣臣之爭,官僚之間聯結朋黨,互相傾軋,朝廷一片混亂。

  況且,明朝百姓負擔除稅收外,還有徭役。農民負擔的徭役是地方分派的,這其中可由腐敗官員上下其手的地方就太多了。這種現象即便是后世監督如此嚴密的時代都難以避免,更何況古代這種監督手段有限,交通不發達、信息阻塞的時代?

  役就是供驅使的免費勞動力。役的存在證實了所謂稅收低只是虛偽的假象。役為國家行政機關的管理開支,大抵是驛站、差役、軍役等等。政府對他們只提供基本的糧食供應,老百姓的勞動力和技術都是免費供國家使用的。毫無疑問,這種額外的、人身的徭役有很多弊端,而且往往加諸于窮人和本分人身上。額外的征派不定期,又無法抵制,危害遠遠大于正常的賦稅。

  土地沒有了,各種徭役負擔又被變相加重(實際上等于變相加重了賦稅),再遇上天災,一無所有的百姓還能如何抵擋?所以所謂明國的“賦稅低”完全是虛幻的假象。

  從明國目前連年遭受天災的信息中,政良卻是猛然警醒起來。去年倭國本地也出現了氣候異常的情況(比如秋天下雷暴雨;冬天時間過長等)。一些異常的氣候,其出現之前基本上都會出現各種奇異的天氣的。于是政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小冰河期。

  無論小冰河期是否已經開始影響當地的氣候了,政良都要有所準備了。所謂有備無患。回去后一定要組織內政閣好好準備一番了。

  現在看起來,時常到下面走走,了解一下底層的情況也是很好的,至少能讓你意識到決策上的疏忽之處,然后趕緊加以彌補。

(感謝“百世經綸”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