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里,蕭平都在曹安邦的指導下學習處理鮑魚的方法。別看只是處理小小的鮑魚,但要求可是高得很,必須、任何一道工序都要恰到好處,對一般人來說也是很難的。
好在蕭平可不是一般人,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訣竅。處理起鮑魚來又快又好,曹安邦看了也大為贊嘆,稱贊他的確挺勝任這一行的。
在這幾天里曹安邦還有意外的收獲,發現農莊里還有另一個人也很適合曬制干鮑這行。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王大炮的兒子王小虎。
王小虎一直在農莊負責養魚的工作。管理兩個只有幾畝大的魚塘并不算是什么繁忙的工作,所以王小虎平時也比較清閑。他無意中看到蕭平正在學習制鮑的手藝,對此也是大感興趣。在得到曹老爺子的同意后,王小虎也跟著學了幾天。
王小虎這一學可就不得了,他的表現讓曹安邦都大為驚訝。如果說蕭平只是在這一行有天賦,那王小虎簡直就是天才。雖然他學習制鮑的時間還要比蕭平晚幾天,但水平很快就超過了蕭平,簡直就是象是一個從事這行幾十年的老手。對此曹安邦也忍不住好幾次感嘆,自己在無意中培養出一個未來的制鮑大師,只要王小虎能堅持下去,在這一行里絕對能成為世界級的人物。
對此蕭平也感到很高興。畢竟曬制四千只鮑魚也不是件輕松的活,既然王小虎很擅長這份工作。那就有人幫蕭平分擔壓力了,對他來說無疑是件大好事。為了讓王小虎積累足夠的經驗,蕭平又拿出幾十只鮑魚來讓他練習。王小虎也沒辜負蕭平的期望,十分認真地向曹安邦討教制鮑的訣竅,也讓老爺子心懷大慰,深感自己的手藝不會失傳了。
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農莊住了近一個月后,曹安邦終于決定要走了。蕭平和李晚晴都有些不舍,和王小虎一起勸老人家多住幾天。不過曹安邦卻拒絕了幾人的挽留,他說自己從春天開始前往全國各地旅游。到現在已經離家小半年了,怎么得也要回去看看。
既然老爺子這么說了,蕭平他們也真的不好再硬留他。這天晚上李晚晴下廚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也算是為曹安邦送行。第二天蕭平親自開車把曹老爺子送到火車站,為他買好車票并且一直把老人家送到站臺上。
別看蕭平平時喜歡和曹安邦開玩笑,有時候兩人還會為了搶好吃的食物而相互吐槽。其實在蕭平心目中,曹安邦一直是個很值得尊敬的老人。所以他在做這些時也謹守身為一個晚輩的本分,讓曹老爺子心懷大慰。
在上火車前曹安邦停下腳步,轉身對蕭平道:“小蕭啊。我老頭子能在年近古稀時遇到你這樣一個年輕人,真的很讓人高興啊。”
蕭平笑嘻嘻地道:“老爺子。您別夸我了,這樣我會不好意思的。”
“以你的臉皮厚度,還會不好意思?”曹安邦斜眼看著蕭平道:“我老人家只是實話實說,你就別在我面前裝了。”
蕭平立刻從善如流道:“好吧,我承認您說的是事實!”
蕭平的話讓曹安邦忍不住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發展你的事業,我很看好你在這一行的前途,但要注意別太出挑。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點你以后一定要注意。”
說到正事蕭平也認真起來,對曹安邦道:“這個我心里有數,您就放心吧。”
曹安邦滿意地點了點頭,但馬上又接著道:“不過要是真的有人欺上門來,你也不用客氣!有什么不能解決的事就告訴我,雖然我只是個廚子,但還是有些辦法的!”
曹安邦說這樣的話自然也是有底氣的。單憑他在烹飪界的地位,就足以產生一定的影響。更何況曹老爺子還曾經是國家領導人的廚師,這其中的人脈就更不得了了。
蕭平也從老爺子的話中聽出了他對自己關心,也不禁感到有些感動。笑著對他道:“您放心吧,要是真有人敢欺上門來,我一定會狠狠地教訓他們!如果我真是對付不了,肯定會向您救助,絕對不會和您客氣”
蕭平的話讓曹安邦很高興,滿意地點頭道:“嗯,這樣我就放心了!好了,火車也快開了,你回去吧,不用陪我了!”
雖然曹安邦是這么說了,但蕭平還是堅持送他上了火車,等到火車緩緩開出站臺后才離開。蕭平向來是個別人對他有一點好處就牢記在心的人,曹安邦對他的幫助不可謂不大,他對這位老人也是既感激又敬佩。
曹安邦離開兩天后,李晚晴在晚飯時做了一桌子豐盛的飯菜,還破例拿出一瓶紅酒,說要陪蕭平喝兩杯。
蕭平一看這態勢就猜到要發生什么事,在吃過晚飯后問李晚晴:“你也要走了吧?”
“嗯。”李晚晴小聲應了一句,然后有些不舍地向蕭平解釋:“我聯系過申城的一個慈善機構,他們那里正缺人手,希望我能盡快過去報到,我想明天就去申城。”
雖然蕭平是有些不舍得李晚晴離開,但他也不想阻止喜歡的姑娘追求自己的理想,于是很快就笑道:“那好,我明天送你去火車站。”
李晚晴主動抱住蕭平喃喃道:“我也很舍不得你,可是……”
“別說了,我都明白的。”蕭平也反手抱緊李晚晴道:“答應我一件事,無論做什么都要注意安全,千萬別逞能,知道么?”
李晚晴重重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會記住蕭平的話,然后第一次主動獻上香吻,讓蕭平完全沉醉在她的柔情之中。
這一晚兩人很自然地共處一室,雖然沒有突破最后一道防線但也極盡纏綿。第二天蕭平送李晚晴上火車,兩人在車廂門口說了好久的話,直到列車員催促了李晚晴才上車。車門就在蕭平面前慢慢關上,火車隨之緩緩啟動,分別的時刻終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