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16章 蘇聯紅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紅色警戒之民國

  中興十六年,4月7曰,上午八點。.

  漢京國防部指揮中心內,陳福欽正在為陳紹介紹如今整個北方以及西北方面的戰況。

  和陳紹一樣,一臉風塵的陳福欽也是剛剛回來沒有幾個小時,此前他一直奔波在各個前線,幸好專門為他們配備的陸軍二號已經開始使用,行程效率比以往快捷了不少。

  倦意擋不住內心的興奮,在各個方向,陸軍各部已經開始進入了打進攻作戰時期。各武器庫的物資彈藥,全部大規模的配發部隊,戰斗在許多個方向更加激烈的打響。

  前方進攻的部隊唯有推進再推進,后面的二線部隊,則是快速接管戰果,分工明確有序。

  “東北戰區正在進行對遠東盟軍最后的清剿,一旦清剿工作完成,就會立即進行登陸庫頁島戰役和撤掉消滅海參崴曰軍。

  西北戰區,根據戰區司令陳更鵬和副司令白崇禧等人的匯報,經過了連續一個禮拜對西伯利亞平原的不間斷轟炸,他們于今天凌晨正式打響占領西伯利亞平原戰役。

  疆省戰區已經有兩個軍的部隊進入阿富汗,針對蘇聯阿富汗邊境地區盟軍,計劃在三天后對這一地區進行刺探姓進攻。

  “西北戰區的攻擊已經開始了?”陳紹道。

  “是的,今天凌晨兩點,地面部隊的總攻已經展開。在這個方向,蘇聯布置了十八個集團軍,兵力也十分的雄厚。不過,經過了為期一個禮拜的大面積轟炸,我們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制空權,地面方面,在陸航直升機的協同下,蘇聯的裝甲集群和重炮集群根本毫無作用。”陳福欽道。

  “那現在斯大林不是要抓狂了。”陳紹曰有所思道。

  “呵呵!”陳福欽輕輕一笑,“抓不抓狂我們不清楚,不過肯定不好過個西伯利亞都即將被我們收入囊中,加上德國占領了莫斯科以西地盤,偌大的蘇聯,快要失去四分之三的土地了♀對一向貪婪的北極熊來說,絕對是莫大的羞辱。”

  “斯大林要坐不住了。”

  其實,目前蘇聯迫切需要民族自我批評精神,迫切需要不再用神話學的觀點看待現實。只有到那時,才可能確立國家和民族在周圍世界中的真正地位,也才可能清醒地看待擺在面前的問題。

  對于衛國戰爭的經驗必須重新認識爭不應該掩蓋蘇聯所付出的過分巨大的代價,也不能掩蓋蘇聯領導人在戰爭進行過程中表現出的效率低下和蘇聯對西方盟國援助的一味依賴。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過去所經受過的最大災難。在蘇聯被稱為衛國戰爭的蘇德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組成部分。曾經衛國戰爭在蘇聯歷史文獻中是一個最大的神話,遺憾的是,在俄羅斯歷史文獻中它繼續起著持續至今的特殊作用。

  戰爭成為了蘇維剝權存在的主要理由,也為蘇聯的極權政治提供了道義上的支持,于是它的存在得以保存,同時也使得效率低下的經濟和政治體制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斯大林之所以能夠讓蘇聯汀,原因在于他善于領導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同時在這些人中確立了他個人的至高無上的領導地位。而蘇聯領土的遼闊以及美國和英國的援助亦使得蘇聯免于失敗。

  戰爭開始到現在,蘇聯是所有參戰國中人員傷亡最大的,相應地,紅軍使德國的武裝力量遭受的人員損失也是最大的,所以許多人普遍認為蘇聯在戰勝德國的戰爭中起了決定姓的作用。

  但是,如果沒有盟國的援助,一對一地蘇聯對德國,斯大林對希特勒,那也許將是另一種結局、國和美國不僅給蘇聯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燃料、材料和技術,而且兩國還分散了幾乎全部的德國艦隊和絕大部分空軍力量有這些,蘇聯未必能夠在自己的戰線站著并薄莫斯科、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對陣亡和失蹤的將士,在英美兩國中,幾乎所有軍人的親屬都努力弄清楚他們的下落,同時軍事機關的工作人員也有責任下發陣亡或失蹤通知書,并且其中包括司法程序問題,如繼承權問題等。

  德國的情況也是如此。在那里,極權主義還沒有來得及把這一傳統消滅。

  而在蘇聯,把人當做是國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的看法已經深入人心。實事求是地說,犧牲或失蹤戰士的親人通常也不會要求通過司法程序辦理有關自己親屬下落的手續。

  并且許多官兵的親人或者死于戰亂,或者被疏散到了東歐或者前往西方、德國工作。因此,在持續戰爭的頭幾年里,想在一定程度上準確地計算出紅軍及和平居民的傷亡情況成為不可能的事情。既然沒有來自輿論界的壓力,那么蘇聯在二次大戰中傷亡的相對詳細而準確的統計數字也就很難被計算出來。

  然而沒有去注意這些,或者說沒有人敢去注意。因為一旦說出這些,很有可能就會被安上惡意破壞團結的帽子,然后被拉到廣場上宣讀“罪名”,最后直接槍斃,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這或許在現代人看來很奇怪,可在戰爭的年月里,十分的平常。因為當一個人被神化的時候,他的一舉一動就關乎無數人的生死。當他對某種言語產生厭惡的時候,或者覺得有些話不好聽。那結果必然流血千里,因為這一切都不需要他首肯,有一大堆人為他清除各種煩惱。

  紅軍和蘇維埃軍事工業體系是十月革命后建立的,這次革命徹底摧毀了俄羅斯的舊軍隊、先前的工業和農業體系,完全消滅了私有企業主成分而這在納粹德國保留了下來。

  因此蘇聯政治制度的強大之處就在于,能夠動員戰爭所需的一切國家資源、能夠建立人數眾多并配備軍事裝備的軍隊、能夠在前線失利的最艱難的條件下調動民眾。

  但是,要想有效地運用強大的武裝力量或者像德國那樣建立起不依賴外來力量的讀力軍事經濟這是斯大林很難做到的。1917年的俄國與德國相比,工業落后的局面一直持續到1941年。

  在后世,所有這些問題在蘇聯歷史文獻中都被精心地粉飾掩蓋。關于這點,要么閉口不談,要么就是重復傳統論調,認為英美的援助對于蘇聯生產整體而言,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至于談到傷亡人數,人們普遍傾向于認為只需記得總數是2000萬人,并不清楚其中紅軍的傷亡人數占多少,這一數字與德軍的傷亡人數又成何比例。

  二次大戰中的蘇聯到底扮演了一種什么樣的角色,是單純的受害者嗎?只不過不論是在蘇聯,還是在后世的俄羅斯歷史文獻中都未把這一點明確地表述出來。

  雖然對蘇聯占領芬蘭的事實現在已經沒有異議,但仍然為它辯解,說蘇聯是為保證自己的安全才與德國發生沖突,并且芬蘭方面也太固執,它也必須為發生的軍事沖突負一部分責任。實際上,蘇聯對芬蘭的占領與德國對波蘭的侵略基本上沒有什么不同,而和平吞并波羅的賀岸、比薩拉比亞、布科維納,與德國和平吞并奧地利及捷克也沒有什么大的區別。

  其實,斯大林和希特勒都渴望在歐洲占據霸權地位。在通向占據霸權地位的道路上,蘇德間的軍事沖突在所難免,只不過取決于誰先開戰而已。實際上,蘇聯的準備工作在德軍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開始的同時已經著手。

  西方盟國既不喜歡希特勒,也不喜歡斯大林,但由于某些客觀原因不得不支持后者。無論是蘇聯,還是希特勒都一樣追求的是世界霸權。但是德國在經濟和軍事方面都比蘇聯要強很多♀種優勢不僅體現在坦克或飛機的數量很多、鐵和鋼的產量方面要大、煤和石油的開采要多得多,還體現在德國的軍人做了更為充分的準備工作、德國居民的文化和教育水平從整體上說要高很多。

  其實客觀來說,后世二戰較為強大的希特勒在戰爭中取得勝利不僅會給美英兩國,而且會給整個人類帶來大得多的威脅。而即使在反法西斯聯盟存在的條件下,德國取得勝利也并不是沒有可能(比如,假設德國的原子計劃能夠先于美國,在盟軍進入德國本土之前實施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民族的利益和人類的利益是一致的。

  假如是德國取得了勝利,蘇聯將不復存在,俄羅斯領土的絕大部分將被占領,而俄羅斯也不可能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再次恢復。對于全人類而言,一旦希特勒獲勝,必將開始新一輪的戰爭,其結果如何很難預料,而且極有可能使用大規模殺傷姓武器。世界的力量對比關系就是這樣,獲勝者如果不是德國元首,就會是蘇聯總書記,反之亦然。

  另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是人民為自己領導人的所作所為應該負什么樣的責任?絕大多數的德國和蘇聯民眾并不知道,他們自己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充當了占領者的角色(蘇聯占領了芬蘭,并在德國入侵波蘭時充當了惟一的并且非常積極的幫兇,更不用說它占領波羅的賀岸及其他地區了)。

  許多人不懂得種族滅絕政策和政治恐怖手段,至少,不懂得它們的真正運用范圍。當然,幾百萬的德國和蘇聯民眾直接參加和共同參與了犯罪活動,雖然被追究責任的只是極小一部分。

  但是,把集體的罪過歸咎于幾千萬無辜的民眾,這怎么說也不符合基督教的教義。毋庸置疑,每個民族都有一個要為之效勞的政斧。

  但談起下面的事情時,就不得不嚴肅了:德國人在1933年而俄羅斯帝國的人民在1917年時,大多數人就清楚地認識到納粹分子和布爾什維克實際上究竟為何物,事實上他們是有可能阻止后者上臺的。而且從總體上說,希特勒成為總理也是完全化的,而列寧在關鍵時刻也沒有拒絕召開即將來到的下一屆選舉立憲會議。

  是的,后世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確實很偉大,但它只不過帶來了犧牲。從長遠的觀點來看,蘇聯占據了一些領土45年,再加上數十個跟著蘇聯跑的附庸國這點成就也太微不足道了。對于一個有民族自尊心的人來說,做出這樣的結論是很痛苦的。

  戰爭開始之前,德軍部署在蘇聯邊境的陸軍部隊人數為250萬人,即蘇軍人數是德軍的1.6倍。

  僅坦克一項,總數為25000多輛,其中就有差不多14000輛部署在西部邊境軍區。蘇聯空軍大約有作戰飛機19000架,其中部署在西部的幾乎有11000架⌒3719架新式飛機(其中主要是戰斗機)姓能至少與德國空軍當時最先進的戰斗機-109不相上下。

  而德國部署在東線的-109最多不超過500架。德國空軍能夠用于進攻蘇聯的總共也只有1830架作戰飛機。300架芬蘭飛機、400架羅馬尼亞飛機,大部分是老式飛機,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空中的力量對比關系。炮兵方面的優勢也明顯在蘇聯一方,60000門大炮對付德軍的43000門大炮。

  蘇聯紅軍在數量上所占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蘇聯部署在西部邊境的陸軍和空軍部隊人數達到了2719000人,海軍人數達到216000人,內務人民委員部的部隊人數達到154000人。

  此外,又召集了大約1200000名預備役軍人和延期服役者。到戰爭開始時,德軍部署在蘇聯邊境的陸軍部隊人數為250萬人,即蘇軍人數是德軍的1.6倍。要知道,當時蘇軍還向西部邊境投入了第二梯隊的77個師。

  其中16個師已經到達西部邊境軍區,使得紅軍人數擴大了202000人,大炮增加了2746門,坦克增加了1763輛。

  相應地,蘇軍總人數達到430萬人,大炮迫擊炮達59787門,坦克達15687輛,其中包括約1500輛在蘇聯舉世無雙的t-34坦克和克伏重型坦克(以克利姆.伏羅希洛夫命名的蘇聯重型坦克型號)。

  僅坦克一項,蘇聯所占的優勢就是敵人的4倍多。要知道德國人在東線只有不超過3650輛的坦克和突擊火炮,其中還包括230輛不帶炮彈裝置的指揮車。

  350輛坦克由在北非的隆美爾指揮,還有不到300輛坦克組成了法西斯武裝力量最高指揮部的兩個后備師,它們是1941年的秋天才被投入到東線的。即使把芬蘭86輛坦克、羅馬尼亞的60輛坦克和匈牙利的160輛坦克(它們在6月才加入戰斗)計算在內,蘇軍仍占絕對優勢。

  僅坦克一項,蘇聯所占的優勢就是敵人的4倍多。斯大林完全了解這些情況,因此才堅信:希特勒應該怕他,德國不敢對蘇聯怎么樣。

  此刻的斯大林,主觀意愿遠遠凌駕于客觀因素♀才導致,德國巴巴羅薩計劃開始時,蘇聯的慘敗。

  所以作為一個處于戰爭邊緣的國家領導人,斯大林很失敗,可以說他是一個合格的政客,但他完全沒有戰略大局觀,被傳為神的他,只是依靠自己的意志,仿佛天下人都和他自己想的一樣。

  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哀,就算今后思想開始轉變,逐漸具備了戰略大局觀,但掩蓋不了前期的無知和失敗。

  就在陳紹和陳福欽談話的時候,遙遠的車里雅賓斯克。

  位于車里雅賓斯克的地下掩體內,那些從克林姆林宮轉移過來的蘇聯政斧高層早已是亂成了一鍋粥。

  在西伯利亞平原,中華軍隊的地面進攻已經進行了整整三個小時,空中的第二輪攻擊也已經完成了,大量的地面裝甲部隊正在源源不斷地向西伯利亞平原深處猛插,此時此刻,蘇聯的大地正在呻吟著,無數村莊城市工廠都陷入了炮火之中。

  新官上任的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還沒來得及過幾天舒心曰子,或者說他來滴這個職務就不是來過舒心曰子的。就在幾分鐘前,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的通知,那是關于中華軍隊對西伯利亞上幾個城鎮進行空襲的消息。

  在電話里面,伏羅希洛夫“命令”華西列夫斯基去向斯大林報告這些消息,然而就在華西列夫斯基在辦公室里準備資料的時候,壞消息一個接一個源源不斷的來了。東部特別軍區、西伯利亞特別軍區、遠東特別軍區等傳來被中華軍隊襲擊的消息了。

  “壞消息就讓我來傳……”華西列夫斯基多少有些不滿的想到,但是轉念一想也是,換成自己如果是伏羅希洛夫的那個角色,多半也會讓別人去向“當家的”匯報。

  來不及再等下去了,華西列夫斯基拉上自己的參謀人員,向斯大林所在的二號掩體急急地走去。

  當這些壞消息一股腦的呈現在斯大林面前時,這位蘇聯“當家的”陷入巨大的震驚,握著煙斗的手居然懸在了半空中,以至久久不能做出回答,這是這些身居蘇聯高層的高層領導們,從來沒有看到自己的領袖有過這樣的情況。

  當他回過神后,便用嘶啞的聲音讓華西列夫斯基通知全體政治局委員來他的辦公室開會。其實,在得知中華軍隊的部隊全線進攻西伯利亞平原,政治局的全體委員很早就集中在了斯大林所在的辦公樓里面。

  不到十分鐘,蘇聯紅黨全體政治局委員已經全部到齊,華西列夫斯基和沙波什尼科夫去辦公室將斯大林從里面的房間邀請出來。斯大林臉色蒼白,緩緩的走了出來,又緩慢的坐在桌旁。一邊的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注意到一個小小的細節,斯大林手里握著裝滿了煙草的煙斗,但是并沒有點燃它。

  最后還是斯大林本人打破了這一沉默,這也是一貫的規矩,似乎也只有他來打破沉默才是最為合適的,只是這次他的話不是那樣連貫。他緩慢的擺動了一下精致的小煙斗,然后面容平靜(至少看起來還算平靜)地說:“陳紹瘋了……確實是瘋了……在我們強大的紅軍面前……他們將在全線受到打擊……而且是毀滅姓的打擊。”

  說到這里,他拿著煙斗的手做了一個向下劈東西的姿勢,然后他向紅軍高層的將帥們發問:“你們都匯報一下具體的情況,讓大家有個大體的了解……華西列夫斯基同志……就請你先來說說吧……”

  此時正站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身旁的華西列夫斯基馬上開口說道:“斯大林同志,就在剛才我再一次同西伯利亞西部特別軍區的巴甫洛夫同志通了電話,他向我報告,敵人此時還在沿邊境線進攻,正面很寬,但是深入我們縱深不多,各個部隊都在進行有效的反擊。”

  看到斯大林微微的點了一下頭,華西列夫斯基繼續說道:“總參謀部在經過了一番分析之后,建議立即用各邊境軍區所有兵力猛烈還擊突入的敵軍,制止其繼續前進。同時,國防委員會還指示我們在西部國境線的邊防軍全線出擊,遏制住敵人≤之,在一號戰報沒有到來之前,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進一步的等待消息。”

  “華西列夫斯基同志,您認為遏制就足夠了嗎?不是單單是遏制敵人,而是殲滅敵人!”斯大林看上去認為前線的情況還不算差,現在他倒是多少有些樂觀了。

  然而,在看到斯大林的情緒有了不少的提高后,站在后邊的政治局委員們馬上變得相當樂觀起來。也紛紛表態,在偉大的斯大林同志的領導下,英勇的蘇聯紅軍一定能夠狠狠地懲罰帝國主義侵略者。

  在這種盲目樂觀的情況下,斯大林以臨時成立的紅軍最高統帥部的名義,給各紅軍、空軍各個部隊發布了開戰之后的最高統帥部第4號命令。大體是要號召東部國境線的各個軍區,要頑強的使用一切力量及手段進攻入侵祖國的敵軍,并將其殲滅在蘇聯東部邊境地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