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93章 爭奪地中海(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紅色警戒之民國

  加油!!!

  隨著中華在亞洲的戰火即將波及到澳大利亞,北方戰事也出現了一面倒的頹勢。

  英國和美國越發預感到地中海戰場事關重大,便制定了聯合計劃,以充分利用地中海的地略地位,并使之不致落入軸心國的手中。

  因為不管是德國還是中華,不管是蘇聯還是美國、日本,都可以說得上是在兩線作戰。特別是美國,雖然本土有著極其不俗的工業實力,但因為一方面要支援歐洲,一方面又要支援太平洋,現在還多了一個大遠東。這讓美國人也深刻感覺到分身乏術,此刻,快速解決其中一場戰斗,已經成為了同盟國最好的選擇。

  而柿子要撿軟的捏,先把后勁不足的敵人決解了,再去合圍更加強大的對手,這就是同盟國的選擇。

  在美國方面執行幽靈者行動的時候,歐洲的戰事,也變得緊湊起來。

  過去,英國一直將地中海作為它通向蘇伊士運河和遠東的生命線。而法國則將它視為前往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法屬摩洛哥的交通要道。在很大程度上。英、法兩國的貿易和軍事設施的安全取決于意大利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

  當時,英、法同盟國商定:假如意大利積極參戰。英國海軍將負責東地中海的防務,法國海軍則負責西地中海的防務。大戰爆發時,英國擁有一支強大的地中海艦隊。英國除了在亞歷山大有一個大型基地外,在馬耳他和直布羅陀還建立了輔助性的設施。法國海軍當時有3艘戰列艦、11艘巡洋艦、33艘驅逐艦和45艘潛艇,這些艦艇都分布在土倫、奧蘭、米爾斯克比爾、比塞大、摩洛哥和達喀爾。

  自二十世紀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以來,意大利海軍是按照準備戰爭狀態的編制進行活動的。二十世紀39年4月,意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這完全出乎英國所料。他們急忙將地中海艦隊集中于亞歷山大。5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宣布締結了一項“鋼鐵盟約”,雙方同意在任何軍事行動中將互相援助。后來,墨索里尼向希特勒發出一份卡瓦勒羅備忘錄,對上述戲劇性的公開聲明進行了修正。墨索里尼在備忘錄中指出,他在三年之內不能作好戰爭準備,并要求希特勒把戰爭推遲到二十世紀42年發動。

  雖然希特勒原則上表示同意。但在8月11日,德國外交部長通知意大利外交部長,德國即將進攻波蘭。墨索里尼意識到自己應該履行“鋼鐵盟約”中所規定的義務,便列出一長串要求德國向意大利提供原料的貨單。希特勒拒絕了這些要求的項目,并告訴墨索里尼他不需要意大利參戰。所以,當德國于二十世紀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時。墨索里尼宣布意大利將不參戰。

  在上述這種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鑒于其他戰場又急需艦艇,英國只好在地中海部署一些留守兵力。英國將地中海艦隊的大部分艦艇調往其他地方。他們依靠法國人來維持該地區的秩序和協助少量留守的英艦執行聯合航運控制措施。與此同時,英國集中全力來加強他們在中東的地位。在埃及,他們除了在亞歷山大的海軍基地以外。還根據二十世紀36年簽訂的英、埃條約在那里派駐了一支部隊和設有一個英國皇家空軍司令部。由于埃及政府不注意發展武裝力量和建設軍事設施,因而英國在二十世紀39年冬至二十世紀40年初花費了很大精力來彌補這種不足。

  到二十世紀40年春。墨索里尼對聯合航運限制大為惱火,他迫不及待地要擴大意大利的領土和影響。多年來,他一直希望在地中海地區重建一個羅馬帝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征服了埃塞俄比亞和阿爾巴尼亞。現在,他夢想建立一個比愷撒大帝所建的羅馬帝國更為顯赫的帝國。他千方百計地想搬掉妨礙他施展鴻圖的兩塊拌腳石——英國與法國。

  二十世紀40年3月,墨索里尼在勃倫納山口與希特勒會談中答應在適當時候參戰。此后不久,他向意大利國王和軍事領導人宣布他的“平行戰爭”思想。這種思想主張間接地協助德國,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擴大意大利的利益。當他看到德軍在挪威和法國接連獲勝時,墨索里尼饞涎欲滴,唯恐為時太晚,便倉卒制定了參戰計劃。他聲稱,“為了參與和平事業,人們就必須參加戰爭。”

  英國開始覺察到意大利不參戰的立場將很快變為公開參戰。因此,他們審查了過去那種不觸犯意大利的方針,提出要對意大利進行武力顯示。然而,墨索里尼早已打定了主意。4月17日,墨索里尼之所以沒有公開宣戰,只是由于意大利武裝部隊總司令巴多格利奧元帥因沒有作好戰爭準備而表示堅決反對之故。他以此種方式回避了直接宣戰。

意大利參戰  巴多格利奧元帥曾對墨索里尼說,意大利尚未作好戰爭準備,他的話是剴切中理的。意大利的陸軍沒有充分動員起來,訓練素質也較差。空軍盡管貌似強大,裝備了大量的中華戰鷹2世界先進戰機,實際上幾乎沒有作戰經驗。至于海軍。除了從中華購買了一艘超級戰列艦和配套的艦艇之外,其他艦只由于艦船維修保養不當。更新不及時,其不良后果日益顯露出來。

  意大利武裝部隊沒有進行有效的組織,以便在地中海進行海上作戰。陸、海、空三軍司令部的地位相互平等,均隸屬于最高司令部。最高司令部的軍官們傾向于采納陸軍的陸上作戰觀點和空軍的戰略轟炸的思想。因此,他們幾乎不體諒海軍的困難,也很少了解海軍的戰機。

意大利入侵希臘  墨索里尼不顧海軍軍官的勸告,他在二十世紀40年10月15日會見陸軍與政府領導人時發布了入侵希臘的命令。他知道希特勒將不會同意,所以他進攻希臘的意圖對希特勒是保密的。

  長期以來。希臘一直擔心遭受意大利的入侵,但它決心避免紿意方以入侵的任何借口。所以,他們拒絕讓英國提前給予支援,拒絕英國派遣軍事顧問,甚至拒絕接受英國關于希臘的防御戰略。

  二十世紀40年10月28日,當意大利部隊越過希臘邊境時,力量薄弱的英國此時面臨著艱難的抉擇。為了同中東地區的中立國站在一起。英國不得不支持希臘反抗入侵的斗爭。然而,向希臘派遣的任何一支部隊將不得不從駐埃及的阿奇博爾德.韋維爾部隊中抽調。空中支援的問題也同樣很困難。一旦埃及的防御削弱了,英國在中東地區的整個地位就將丟失。

  鑒于以上考慮,英國戰時內閣同意向希臘提供彈藥與資金,并派遣一支空軍分遣隊前去支援。此外,根據同希臘政府的協商。英國確定在克里特建立一個海軍加油基地。當時,希臘正好不需要派部隊支援,因為11月8日意軍停止了向前推進,而且幾天之后希臘發起反攻,將入侵者又趕回阿爾巴尼亞境內。由于意大利計劃不周。各種保障不足,無論是在北非冒險中。還是在入侵希臘的過程中,墨索里尼的那種以政治權術促進軍事成功的圖謀終歸失敗。墨索里尼非但沒有贏得個人的聲望,反倒為世人留下了一個笑柄。

意軍在利比亞發動進攻  二十世紀40年9月7日,墨索里尼命令駐利比亞的意大利陸軍司令格拉齊亞尼元帥從陸上向埃及發動進攻。9月14日,意軍奪取了埃及沿海重鎮西迪巴臘尼,但由于英國海軍開始襲擊班加西、塞盧姆,巴爾迪亞和西迪巴臘尼,騷擾意方的海上補給線,所以意大利陸軍無法繼續東進。在這次戰役中,英國的潛艇幾乎沒有發揮什么作用,因為意大利的艦船盡量在沿海的淺水區航行,英國潛艇難以進行有效的戰斗活動。此外,英國在馬耳他缺乏足夠的航空兵力。截至12月,意大利在這一年向利比亞輸送了七十萬噸物資。但是,在意大利至利比亞的運輸線上無一艘艦艇被英方潛艇或飛機擊沉。在馬耳他建立起足夠的防御力量之前,英國沒有力量來切斷這條交通線。

  意大利空軍于二十世紀23年組建時,海軍奉命將它的航空兵全部移交給空軍。因此,海軍失去了對執行海軍任務的飛機的控制權。而且意大利海軍也沒有航空母艦,因為最高司令部和墨索里尼都將意大利看作是一艘巨型航空母艦。由于從意大利基地起飛的飛機能覆蓋中地中海。最高司令部認為空軍可以非常圓滿地履行海軍航空兵所擔負的一切任務。

  然而,空軍的飛行員未經過海軍航空兵的訓練。意大利空軍同德國空軍及大戰中其他所有主要國家的空軍一樣,都希圖遵照空軍的戰略思想去作戰。所以,當海軍要求派飛機支援海上作戰時,飛機經常是被派往其他地方。海軍所能控制的僅僅是一些海上偵察機,甚至這些飛機也都由空軍的飛行員駕駛。

  戰爭爆發至今,意大利海軍擁有6艘戰列艦(其中有一艘是選購中華的超級戰列艦,一艘購買中華炮塔,自己建造的超級戰列艦)、7艘重型巡洋艦、12艘輕型巡洋艦和大約50艘驅逐艦。除此之外,意大利還有108艘潛艇。幾乎相當于德國潛艇總數的兩倍。兩艘老式戰列艦“杜利奧”號和“多里亞”號正在進行現代化改裝,不久將加入艦隊。同時。還有4艘新型快速戰列艦(“利托里奧”號、“維托里奧.維內托”號、“羅馬”號和“帝國”號)也相繼入役。意大利在紅海沿岸的馬薩瓦駐有一支由7艘驅逐艦和8艘潛艇組成的小艦隊,它可以對出入蘇伊士運河的英國運輸船構成威脅。與同盟國海軍的同級艦相比,意大利海軍艦艇的裝甲薄,但速度快。這種速度快和裝油量較少的特點大大限制了它們的作戰半徑。

  意大利的主要海軍基地設在塔蘭托,輔助基地分布在那不勒斯、布林的西、奧古斯塔、西西里的巴勒莫、撒丁島的卡利阿里以及利比亞的的黎波里和班加西。意大利海軍設想,它戰時在東、西地中海的戰略是防御性的,而在中地中海,它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衛從本土至它在利比亞的陸軍之間的海上運輸。意大利海軍的作戰原則是。避開敵之優勢兵力,采取海上突擊以及潛艇和蛙人襲擊的方式來削弱盟軍的艦隊力量。

  五月漸漸過去,英國認識到法國可能被迫退出戰爭,并預計到意大利可能希望參與對法國的進攻,以便分享勝利者的盛宴。英國戰時內閣理解到,英國除了建立地中海艦隊外,它必須同時擔負起西地中海和東地中海的防務。而且還應設法在直布羅陀部署一支海軍部隊。英國廢除了不觸犯意大利的方針,于5月23日下令:為了海上緝私,禁止一切意大利商船通行。6月6日,墨索里尼宣布意大利12海里領海以內的任何水域均為危險航行區。由于坎寧安將軍清醒地意識到墨索里尼的這一聲明的真實含義,因而當意大利于二十世紀40年6月11日午夜后向英、法宣戰時,坎寧安將軍已將地中海艦隊的大部分艦艇部署到海上。

  為了奇襲意大利海軍艦艇。坎寧安對敵發起了首次攻擊,但未取得成功。英國巡洋艦“卡里普索”號被一艘意大利潛艇擊沉了。但在戰爭的頭兩天,意大利損失了130000噸的商船,其中有的被繳獲,有的被鑿沉。還有的被扣留。6月14日,法國的一支巡洋艦部隊炮擊了熱那亞。戰爭中法國和英國一道同意大利戰斗了15天。直至法國向德國投降。

  由于法國投降,英國對于法國艦隊的歸宿極為擔心。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英國在地中海的局勢一下子從絕對的優勢幾乎降到了毫無希望的地步。過去是兩支強大的兵力監視著一個非交戰國,而現在英國卻面臨著敵對的意大利,要獨自擔負起整個地中海的防御任務。強大的法國艦隊此時很可能被用來反對英國。鑒于這種情況,英國戰時內閣命令地中海的指揮官們采取行動。

  英國海軍部曾預料到他們不得不承擔起西地中海的作戰任務,所以已在直布羅陀集結了一支代號為“H”的艦隊。該艦隊包括兩艘老式無畏級戰列艦、一艘戰列巡洋艦、兩艘航空母艦,以及2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艦隊司令由海軍中將詹姆斯.薩默維爾爵士擔任。他奉戰時內閣之命向駐米爾斯克比爾(奧蘭的海軍錨地)的法國分艦隊司令提出如下建議:

  1.與我們一起航行,繼續與德意作戰直至勝利。

  2.攜帶少量艦員,在我們的控制下駛往英國港口。

  3.否則,如果你認為為了不破壞停戰協定,要確保法國艦艇不得用來反對德國和意大利,那么,可以攜帶少量艦員隨我們前往法國在西印度群島的港口,例如馬提尼克島。這些艦艇在那里可以按照我們的要求解除武裝,或者將艦艇托交給美國,以便在戰爭結束前保證艦艇的安全,而艦員則遣返法國。

  如果你拒絕上述公正的建議,我將非常遺憾地要求你,必須在6小時之內將艦艇鑿沉。最后,如果上述措施你一概拒絕,我奉英國政府之命,將以必要的武力來制止你們的艦艇落入德國或意大利手中。

  和歷史上不一樣,這一次英國人沒有攻擊法國人的艦隊,在法國流亡政府的鼓動下。這支海軍使出了米爾斯克比爾,加入了盟軍艦隊。英國皇家海軍因此實力大增。但是本悲劇。希特勒也看到了地中海的重要戰略意義,德國公海艦隊全體出動。一場世紀大海戰之后,德國和同盟國的海軍實力,將至冰點。意大利海軍頓時在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一家獨大。

  不過讓墨索里尼的興奮勁還未過去,美國便插手了歐洲戰場,大量的驅逐艦被派往歐洲,同時也賣了兩艘原無謂級的戰列艦給英國,還有兩艘美國人自己的航空母艦。沒有海軍的日不落帝國。還是日不落帝國嗎?只能說是一只被褪了毛的雞。所以,英國拿出了大西洋眾多島嶼,為了就是恢復一點大國海軍的面子。這些軍艦,剛好和英國后來下水的雄獅級超級戰列艦配合形成戰斗力。

  四年過去了,盡管地面戰場一直炮火不斷,天空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戰機。可是海軍除了潛艇和驅逐艦忙碌一點之外,主力艦艇并沒有太大的動作。四年的積累。似忽就是為了最后的大決戰。

  休整四年的英國皇家艦隊,穿過直布羅陀,開進地中海。英國艦隊旗艦為英國雄獅級超級戰列艦的最后一艘,用大西洋海戰被擊沉的伊麗莎白女王號選號為其命名。艦隊擁有兩艘航空母艦,兩艘老無謂級戰列艦,還有從美國購進的巡洋艦和驅逐艦。

  進行這次交戰的意方艦隊是由意大利艦隊司令安杰洛.坎皮奧尼將軍直接指揮。其兵力有“朱利奧.愷撒”號和“加富爾”號超級戰列艦、6艘重型巡洋艦、12艘輕型巡洋艦,以及若干艘驅逐艦。該艦隊在完成對前往班加西的運輸船隊的護航任務之后,便向北返回意大利。為了防備在返航途中遭到對方襲擊,意大利事先特地加強了這支艦隊的力量。

  英國航空母艦上艦載機原打算攻擊意大利戰列艦,因未找到目標。便對敵巡洋艦發射了魚雷,但毫無效果。根據意大利軍艦的航向來看。坎寧安認為意艦正在掩護運輸船隊駛往利比亞。因此,坎寧安率領英國艦隊插入意大利艦隊與塔蘭托基地之間。

  當天下午,英國的輕型巡洋艦與意大利巡洋艦相遇。意方的巡洋艦不但為數眾多,而且艦炮射程也遠,英艦艱難奮戰,直至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趕來救援。此后不久,伊麗莎白女王號發現了兩艘意大利戰列艦,并在26000碼的距離上與敵交戰。

  盡管英國國力已經不復當日,但是英國的水兵,素質還是世界頂尖的,意大利水兵,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英艦剛發射幾發炮彈,就擊中了意大利旗艦“朱利奧.愷撒”號的前煙囪底部。于是,坎皮奧尼命令驅逐艦前去實施魚雷攻擊,他自己卻在一陣煙幕的掩護下撤出戰斗,駛往墨西拿。英艦企圖切斷意大利艦隊的退路,因此,雙方展開了全面的炮擊,戰斗變得更加混亂。意大利艦隊由于在速度上占優勢,它們于17時成功地逃脫了危險。

  坎寧安擔心在距意大利海岸25海里以內會遭到潛艇伏擊,因而停止了追擊。在意大利艦隊同英國艦隊交戰之際,英國兩支運輸船隊從馬耳他駛往亞歷山大。在這次戰斗中,坎寧安的艦隊牽制住了敵人,保衛了運輸船隊的行動。如果沒有英艦隊的掩護,這些運輸船只將直接遭到敵機的攻擊。

  卡拉布里亞附近的海戰似乎證明了坎寧安的進攻方針是切實可行的。同英艦相比,意大利戰列艦上的主炮口徑雖小,但數量較多。意方的兩艘戰列艦本來完全可以趁英國的兩艘慢速的戰列艦尚未投入戰斗時與英國旗艦進行近距離交戰。意大利艦隊中的巡洋艦實力也比英方雄厚得多。然而,坎皮奧尼卻沒有充分利用他的的這些有利條件。盡管英國的兩艘航空母艦可以對意大利艦隊進行攻擊,但它未有效地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意大利岸基飛機沒有進行密切配合。它們在戰斗結束后才趕到戰場,不但沒有去攻擊英國艦隊,反而攻擊了自己的艦隊。幸而這些飛行員投彈的精確度如同他們的敵我識別能力一樣低下,因此,沒有一艘意大利軍艦被炸傷。

  二十世紀44年2月19日發生的斯帕達角海戰再次表明了意大利海軍的指導思想是,力求避免同勢均力敵的英軍作戰。當時,英國的3艘驅逐艦在克里特西北方進行反潛巡邏,結果與兩艘意大利輕型巡洋艦遭遇。英國驅逐艦轉而向位于他們北面的澳大利亞的悉尼號輕型巡洋艦和另一艘驅逐艦求援。當時,意大利軍艦上的6英寸主炮占有優勢,只是小口徑火炮稍處劣勢。盡管如此,意艦發現悉尼號之后便向西南方向逃去。在追擊過程中,悉尼號擊沉了意大利的科利昂尼號巡洋艦,另一艘意大利巡洋艦班德.尼爾號受了傷,但終于設法駛抵托卜魯克。

  經過這一系列的戰斗,英國海軍部和坎寧安重新規定了地中海艦隊的任務。鑒于意大利在地中海東部擁有許多利益,鑒于駐埃及和中東的英軍需要頻繁的支援,英國加強了東部艦隊即地中海艦隊的力量,并規定駐直布羅陀的皇家艦隊將作為海軍部所控制的一支突擊力量,隨時準備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作戰。(。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n閱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