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03章 埋葬中華艦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紅色警戒之民國

  “將軍,春山來電,我們已經可以確認中華攻擊艦隊的位置了。”日本聯合艦隊參謀小澤治三郎中將一臉興奮的來到山本五十六身后,正聲低頭道。

  山本五十六猛然轉身,厲聲命令道:“命令第一、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二十、第二十一航空戰隊,所屬的二十一艘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全部出動。命令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海軍陸基航空聯隊,出動所有的戰機。我要讓馬里亞納群島以西海面變成一片火海,徹底埋葬中華的攻擊艦隊。”

  “哈伊。”小澤治三郎轉身去傳達山本五十六的命令,此時他的心中無比的激動,這是屬于大日本皇家海軍的實力,擁有整整二十一艘正規航母的聯合艦隊,敢于向任何國家叫板,就也是為什么日本沒有避開中華的鋒芒的唯一信心。(這個數量不算南云忠一的艦隊,比原來二戰強大太多了,大家別太較真了,紅警基地都出現了,就當是蝴蝶效應最大化好了。)

  龐大的日本聯合艦隊頓時忙碌起來,已經時刻準備就緒的日本航母,艦載機密密麻麻的擺滿了直通型甲板,艦首全部調整到逆風的方向。以赤誠號航空母艦為主的航母七支戰隊所屬的所有航母,都開始起飛戰機,平均每一分鐘,就有近百架艦載機升空,十分鐘過去了,聯合艦隊所在的天空中已經布滿了編隊完畢的八百多架艦載機。在馬里亞納群島上,五支日本航空聯隊近千架戰機也完全集結完畢,兩方面的戰機都不約而同的朝著馬里亞納群島以西的海面撲去。

  一千八百架戰機,后續有還六百架(航母的第二批攻擊機群),這就是日本為奪取戰爭天枰所使出的力量。就算是當年襲擊每國的珍珠港,日本也只是用了五六百架次的艦載機,碰到中華,艦載機的數量猛增到三倍。這已經是日本海軍航空兵近半的力量,整個日本海軍航空兵部隊的所有戰機,加起來也不過是四五千架,其中還有很多都是陸基基地,航母上面的艦載機也不過兩千架不到。

  當然要不是因為日本此刻無法把所有的戰機都調往這里,恐怕此刻的天空,真的已經被日本的戰機充斥。

  不過,第一批攻擊就是一千多架戰機,這也是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數字,或許到時候真的向山本五十六所說的那樣,馬里亞納群島的海水將會沸騰起來,化成一片火海。

  一直都沒有離開的山本五十六看著眼前掠海飛行的機群,心中有種空落落的感覺。升空的日本艦載機在編隊完畢后,便全部降低高度,采取掠海飛行的行進方式。這是盟軍通過多次和中華空戰后,制定的新辦法。其目的就是為了躲開中華雷達的掃描死角,高空之前已經試過了,萬米的高空行不通。那就是距離海面五十米到百米飛行,利用雷達電波直線傳播的原理,用地球本身的弧度和直線電波產生的死角,避開中華的艦載雷達。

  當然他們并不清楚,預警機雖說要看到低空的目標很艱難,但只要飛行角度調整一下,也可以看到掠海飛行的飛機和海上的艦只,只不過面對如此龐大的機群,中華在短時間內,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攔截。

  關于是否被發現的問題,山本五十六也沒有其他的想法,有沒有被發現,這場空襲也要全部完成,中華攻擊艦隊必須要消滅,這是此次行動的底線。如果不是忌憚中華的陸基飛機,山本五十六還想將八支戰艦戰隊總共16艘戰列艦派到馬里亞納群島海域。其中包括四艘大和級戰列艦,大和號,武藏號,信濃號,奈良號。(大和級戰艦的命名有一種說法,即以日本首都所在地的古國名命名,日本舊時首都為奈良,屬于大和國;當時首都為東京,屬于武藏國,預備首都松代,屬于信濃國。)

  大和級戰列艦是日本帝國海軍設計建造的的戰列艦,歷史上該級艦艇計劃建造4艘,不過只建成了兩艘。在這個時空受到中華昆侖山級戰列艦和名將級戰列艦的影響,四艘大和級全部建造下水完成。

  28年以后日本從最初以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為假想敵制定了新的國防方針更改為針對中華海軍為假想敵的國防方針。30年日本退出倫敦海軍限制軍備的談判,日本海軍明確提出在太平洋海上截擊假想敵美國、中華海軍艦艇編隊的戰略。日本海軍在主力艦的數量方面無法同美國、中華海軍抗衡,決心以單艦的威力來抵消對方在數量上的優勢。新型戰列艦的設計任務開始于1930年。

  但是中華的名將級一出來,日本頓時感到壓力甚大,七萬多噸的排水量,十二門406毫米主炮,也就是美國的蒙大拿級戰列艦能夠與之抗衡。日本也逐漸感覺到在戰列艦方面,不管是對于美國還是中華,都完全處于劣勢。但四艘大和級已經全部建造完成,原本日本海軍部已經拿出一款排水量高達九萬噸的超級戰列艦,但恰好航母的作用被凸顯出現,海戰迎來了艦載機時代。

  日本海軍部也自認為依靠日本的國力,就是三個日本相加,在戰列艦方面也絕對無法趕超中華和美國。繼日本大和級之后的,日本便停止了一切有關于戰列艦的設計和建造工作,從而把所有的造船廠和材料,全部優先提供給航母建造工作。比起戰列艦,航母不但價格便宜,而且實戰效果還擺在那里。一艘大和級戰列艦的建造費用,可以建造三艘載機量近百架的正規航母。而一艘大和級的戰斗力,是絕對比不上三艘航母,這是日本人算出來的賬本。

  不過已經建造完成的四艘大和級戰列艦一樣是日本的標致,中華有四艘名將級戰列艦,日本有四艘大和級,美國也已經建造下水了兩艘蒙大拿級戰列艦,還有兩艘也會在近期下水。在頂尖戰列艦這一塊,三國出現了一些平衡。不過,如今美日走在一起,盟軍在太平洋上,就有超過八艘的超級戰列艦。中華在這方面已經處于劣勢。

  次一級的戰列艦,中華有兩艘昆侖山級戰列艦,日本的長門級也有兩艘,美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有四艘,別說美日聯手了,就算是中華的昆侖山級戰列艦和長門級戰列艦合起來,也不是衣阿華級的對手。所以,在這方面中華又是處于極大的劣勢。

  航母方面,中華除了艦載機的質量很高之外,數量也沒有比日本的航母多。日本不算上護航航母和水上飛機母艦外,擁有三十二艘正規航母。而中華呢十八艘始皇大帝級航母(中興十五年15艘,加上之前擁有的三艘。),八艘帝國級航母,當然這些并沒有算上中華皇家太平洋艦隊所擁有的海軍力量。

  就算中華的海軍質量很高,但要是日本的航母數量加上美國的航母數量,當數量累計到一定的程度,有時候質量也不頂用。

  艦載機方面,日本航母平均的艦載機數量為70架,美國的是90架。中華的航母如果是全部換成噴氣式艦載機,平均的裝載量是80架,如果不是噴氣式艦載機,平均的裝載量是110。這些數值都是極限數值,也都滿載排水量的數據。

  其實算起真正的主力艦,日本比中華還要多,因為日本除去大和級之外還有十二艘比較有實力的戰列艦,而中華就那六艘,其他的什么也沒有。航母的數量也比中華的多。美國就更不用說了,扣除被日本偷襲擊沉的太平洋艦隊不算,利用兩年的喘息時間,已經在快速的恢復元氣,并且還表現出一種趕超的以往實力的面貌。

  就好像玩游戲一樣,美國現在就是在瘋狂的暴兵,只要兵種武器達到一定的數量,就可以大膽的碾壓對手。對待中華,美國一直都很害怕會以卵擊石,所以他們只有全方位的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也只有這樣,美國方面才會有足夠的信心,也才具備足夠的勇氣。

  當然要是算上巡洋艦和驅逐艦以及潛艇的話,那中華一點也不會輸給任何人。防空巡洋艦、反潛驅逐艦、常規潛艇、核動力潛艇,每一個艦種都有屬于自己的專屬任務,除了核動力潛艇外,其他的三種非主力艦只,中華可以說是遍布所有的領海。就算是美日所有的巡洋艦和驅逐艦以及潛艇數量相加,中華也不會弱勢。別忘了,中華還有大量的巡洋艦和驅逐艦被派到船隊護航,單單組成的護航編隊的編號,從一號到百號都有。

  更何況中華還有各種各樣的特殊艦只,兩棲登陸艦,近海戰斗艦,綜合補給艦,直升機母艦,輕型護航航母,潛艇母艦。更主要的是,中華還擁有神秘的皇家太平洋艦隊。一支十分先進的海軍艦隊,為了保證戰斗力,中華海軍已經訓練了這支艦隊四年的時間了,距離真正成軍之日,為時不遠。

  中華太平洋戰區攻擊編隊前進方向的高空上,一架龐大鷹眼預警機正在萬米的高空進行例行警戒巡航。龐大的機身,旋轉中巨大的雷達圓罩,渾身上下密布的天線,讓這架預警機看起來很是臃腫。

  預警機即空中指揮預警飛機,是為了克服雷達受到地球曲度限制的低高度目標搜索距離,同時減輕地形的干擾,將整套遠程警戒雷達系統放置在飛機上,用于搜索、監視空中或海上目標,指揮并可引導己方飛機執行作戰任務的飛機。借由飛行高度,提供較佳的預警與搜索效果,延長容許反應的時間與彈性。

  大多數預警機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機背上背有一個大蘑菇,那是預警雷達的天線罩。配上圓形天線罩的鷹眼也不例外,同樣背有一個巨大的蘑菇。本來就很臃腫的機身,看起來就更加的肥胖。有點像后世伊爾76改裝而來的幾款預警機。

  后世空中預警機比較常見的是以客機或者是運輸機改裝而來,因為這類飛機的內部可使用空間大,能夠安裝大量電子與維持運作的電力與冷卻設備,同時也有空間容納數位雷達操作人員。也有國家以直升機作為載具,不過這一類的空中預警機的效果不如以中大型機體改裝而來的機種。不過空中預警機搭載的人數與裝備的限制,除了提供早期預警的功能之外,最多可以另外提供非常有限的空中指揮與管制的能力。

  如今的中華也不例外,一樣是使用了以運輸機為載體的機身,龐大鯤鵬運輸機為預警機的機載設備和人員提供了一個比較不錯的空間。遠距離的巡航速度能夠增強預警機的警戒范圍和持續警戒時間。最高飛一萬三千米,高空優勢能夠使得預警機能夠躲避多半的防空炮,乃至是敵機的攔截。安裝有八臺噴氣式發動機的機身,也能夠使得預警機的巡航速度保持在六百公里每小時。

  預警機是軍隊高效率武器體系構建的核心。后世西方發達國家在預警機的研制和使用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正四處尋求購買空中預警機。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卻嚴格地把持著國際預警機市場。可見,預警機對于現代戰爭是多么重要。

  在現代戰爭中,空中預警機主要的任務是對空中目標的警戒和對空中作戰的指揮控制。預警機還可以與電子戰飛機協同實施電子偵測、干擾,作為空中戰術通信中繼平臺進行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等。

  對空中目標的警戒是預警機最主要、最基本的任務。預警機可以在遠離己方的空域,及早發現、識別和跟蹤各種目標,為己方部隊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和平時期,預警機用于對周邊國家的監視,加強對某一地區、某一方向的監控。在防空作戰中,它既可執行防空預警任務,也可與地面遠、近程雷達共同構成防空預警網絡。與普通地面雷達相比,空中預警機所能提供的預警時間要多好幾倍。

  空中預警機既能在戰場范圍內執行搜索、探測、指揮引導任務,又能在寬大的正面、幾個作戰方向和指揮中樞進行遠距離情報信息聯系,并完成通信中繼任務。先進的預警機可對上百架飛機參加的大規模空中突擊和空戰活動實施有效的引導和指揮控制。能提高防空系統的整體作戰能力,與空中突擊力量相結合,可極大地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空中突擊效果。在執行攔截行動時,預警機可在地面雷達引導配合下,對己方戰斗機進行遠程攔截引導。

  也可以這樣說,要不是因為裝備了預警機,中華也不可能會在盟軍屢次的空襲中占據有效的主動權,這就是預警機的作用。

  當然預警機的功能有很多,預警機通常裝有大功率特高頻無線電臺、特高頻收發信機、甚高頻和特高頻調幅調頻無線電臺、高頻數據鏈和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它可作為戰術空中通信中心,接收和中轉聯合戰術通信。比如,后世美國空軍的e-3A預警機通過高級空中指揮所和全球指揮通信網,能同美國總統保持聯系,直接接受美國總統的指令。

  空中預警機在現代戰爭中承擔特殊任務、發揮特殊作用,因而實際上它已成為一個國家軍隊戰斗力的倍增器。

  節省兵力在一個國家的防空體系中,如果擁有空中預警機,不但可減少甚至取消在空中進行戰斗巡邏的作戰飛機,而且可以大幅度減少地面防空值班兵力。在防空作戰任務相同的情況下,有了預警機,就可以大大減少防空兵力兵器。

  后世美國空軍防空專家經過計算,認為美國本土的防空,如果沒有預警機,需要530架截擊機,建立空中預警系統后,只要200架就足夠了,可節省62%的截擊機。1架高性能預警機的工作效率相當于8至10個高性能、大功率的地面雷達站。

  高效率,后世英國專家對沒有預警機和擁有預警機的防空系統分別進行模擬計算表明,后者的防空效率比前者提高7.5至30倍。美國空軍對防空作戰也進行了模擬計算,其結論是:擁有預警機的防空系統的防空效率可提高15至30倍,攔截和擊落敵入侵飛機的數量將增加15至35%。

  對于預警機的作用,陳紹有了足夠的認識,加上紅警雷達的幫助,中華的預警機才會走在世界的前列,也才能在美國正式把真正說得上是預警機的e1搞出來的前十幾年就把自己的預警機整出來。

  當然中華的這款預警機也并不是說有多先進,最少在二戰時期,他的地位還是無能能及。當然一般預警機所擁有的特點他也具有,預警機所存在的缺點他也一樣具有。

  預警機雖監視范圍大、指揮自動化程度高、目標處理容量大、抗干擾能力強,通常遠離戰線、縱深部署、執勤時有殲擊機掩護,工作效率高。但它也存在著許多弱點。活動區域和飛行諸元相對穩定,活動高度一般在8000到10000米,有一定規律。飛機體型較大,雷達反射截面積大,利于雷達發現和跟蹤,行跡容易暴露。機動幅度小,機載雷達只有在飛機轉彎坡度小于10度的條件下,才能保證對空的正常搜索,且下視能力弱于上視能力。巡航速度慢,機上沒有攻擊武器,自衛能力弱。電子防護能力弱,工作功率較大,極易對方探測。技術復雜,作戰操縱不便。因此,就算是后世,預警機的發展始終圍繞著克服自身弱點而進行。

  按照原來的歷史,預警機的發展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當時飛機的飛行速度和高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快速報知敵情就成為人們的企盼。英國人首先發明、應用了雷達。它在抗擊德國入侵的戰斗中屢建奇功。隨后美國首先在艦載飛機上安裝警戒雷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預警機——艦載預警機Ad3w。

  而此刻在這架機身涂著18號的預警機上,當朝陽完全升起后。機艙里面頓時傳來了一陣陣驚呼聲,各種聲調都有。

  “奇怪,雷達是不是壞了,太恐怖了吧!發現危險目標,數量超過雷達主動分析的數量。”

  “來至低空的目標,快速朝我們接近,距離我們只有兩百公里。”

  “現在不是初春,對方也絕對不是小鳥,一定是盟軍的戰機。”

  “天啊!已經超出計算機的計算數量,我們儀器的計算數量是六百個目標,對方高出這個數字太多了。”

  面對短時間傳來的消息,機長也是短時間有些頭大,他另可有些相信是不是設備出現問題的。但是他不敢這么想,因為以前就算出現設備故障,也不是這樣的情況。

可要是這些被探測出來的目標都是真的敵機,那事情就真正糟糕了。面對這么龐大數量的敵機,就憑后面沒有多少護航戰機的攻擊編隊,能夠抵擋得住嗎  但是不管如何,這里的情況必須要及時匯報上去,此時真的是必須要爭分奪秒。

  “馬上將這里的發現的情況匯報給太平洋戰區攻擊艦隊的戰勤指揮中心,菲律賓的太平洋戰區司令部,臺灣的高雄空軍基地。多發幾遍,用一級紅色代碼,馬上發出去。”

  下達完命令,機長心中也泛起了很強烈的危機感。如果對方不是低空掠海飛行,按照預警機的性能,早在三百多公里外,就會被預警機查探到。正是由于對方都是低空目標,他才會這么著急。

  這是一場有預謀的空中突襲,目標就是身后的太平洋戰區攻擊艦隊。不然的話,對方也不會全部保持低空飛行。這件事,設備故障的幾率,在機長看來,連千分之一都不到。

  而后方不管是攻擊艦隊還是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甚至是高雄的空軍基地,就連空軍總部,海軍總部,乃至于國防部指揮中心,都被這封來至預警機的一級紅色警報打破了凌晨的平靜,不亞于晴空驚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