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27章 中華軍工業報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紅色警戒之民國

  回到御書房的陳紹并沒有休息,而是拿出一份《中華軍工業發展報告》看了起來。這份報告洋洋灑灑幾萬字,詳細記錄了中華這十年來的軍工業發展的規模、產能以及樣式。

  軍事工業:與軍隊或戰爭(戰備)有關的工業方面,主要為國防建設服務,直接為部隊提供武器裝備和其它軍需物資的工業部門和工廠。

  這是一份陳紹親自整理的報告,從好幾份報告中集成而來的。這些報告有的是公開的,有的是秘密的。為了整體的規劃,陳紹花了點時間,把完整的報告整理出來。

  這也是一份讓世界各國看不懂的發展報告,因為里面涵蓋了很多他們不清楚的項目,估計連聽都沒有聽說過。要是這份報告被公布出去,那世界局勢很有可能會發生驚天逆轉,到時候各國都會把矛頭指向中華。因為從報告中,透露出的信息很強大。

  中華經過十年的規劃建設,現有的軍工業,覆蓋了航空、航天、兵器、艦船、電子、核等多個行業,產品范圍極其廣泛。就連后世很多先進理念,這里面都有詳細的記載。盡管航天航空到現在才只是一撇,可陳紹已經把發展規劃好了。為了就是能更快一步的發展起來。

  核能,這在中華高層內部已經不算是一個秘密了,核電站已一年一座的速度被建起來,緩解了很多城市的供電。這在中華高層,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百姓們也只是用點。至于電從哪來,也都不清楚。

  至于核彈這種大殺器,目前也只有陳紹一人和尼泊爾軍事基地里面的人知道。這樣的東西能保密就要保密,藏起來的王牌才是真正的王牌。

  中華軍事工業的產品大多是六大行業各自獨立研制、生產的產品,即基本上是由一個行業單獨完成研制生產的產品。但是也有一些重要軍事工業產品是跨行業的產品,即由兩個或更多個行業協作、共同完成研制生產的產品,例如核潛艇、彈道導彈核武器分別是由艦船與核、航天與核、艦船和航天與核兩個或三個行業完成研制生產的產品,火箭則是具有航天、航空兩個行業特點的產品。今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火箭推進、核推進航天器、等一些軍事工業新的重要產品上。行業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這對軍事工業的行業結構產生也將一定影響。

所以陳紹需要一份詳細的規劃,在保證隱蔽的況下,來把這些東西慢慢的整合在一起。如今各個領域的研究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樣的事也更加的迫切。而有些事  還不能讓很多人知道,只能由有限的幾個人來幫忙。畢竟知道的人多了,就不再是秘密了,王牌也失去效用。

  中華目前的軍事工業是由多個與國防緊密相關的產業或行業組成、具有從科研、生產到維修職能的完整的科學技術與產業體系,其產品不僅包括所有武器裝備也涉及大量的經濟、科技及其它非國防產業的民用產品。像士兵使用的迷彩服之類的用品。都是由很多民用企業來生產,不過這也只限制在龍騰集團旗下。

  陳紹現在也想學后世美國和歐洲的先進國家那樣。后世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的軍事工業企業結構根據其作用和規模分為系統主承包商、分系統/部件轉包商和零部件/原材料供應商三個層次。呈上層小、下層大的金字塔型。一個大型武器系統研制生產計劃的主承包商可能只是1家大公司或是1個由23家公司組成的承包組,而涉及的轉包商和提供零部件的供應商卻可能多達上千家以至上萬家。比如美國ddg51驅逐艦計劃涉及500多家轉包商,每個轉包商下面又有一大批供應商,如該項目的一個轉包商通用電氣公司就有1200多家零件供應商。武器系統主承包商也稱為系統集成承包商,負責武器系統的總體設計、綜合協調和最后的組裝,處于軍事工業企業結構金字塔的頂層,構成軍事工業的核心。

  這類企業均為世界知名的大型企業,如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英國的bae系統公司和法國的塔萊斯公司等。而陳紹就打算在這里把龍騰集團打造成這樣的大型軍工研制生產公司。不過龍騰集團的規模已經很大了,里面涵蓋了無數的子公司子集團。按照陳紹的初步設想,他要把龍騰集團拆出一些公司或者集團,讓他們獨立,并且以后全心全意專注在軍事方面。不再接受龍騰集團的管轄,并且和龍騰集團一樣,隸屬于皇家管轄。并且相互形成良好的競爭力。

陳紹這樣做并不是為了二戰,而是為了以后中華軍工業能夠走得更遠。這是未來軍工業發展的趨勢,提前做好準備,也有利于占據先機。二戰以后新軍事變革的步伐加快。戰略力量對比失衡,綜合國力競爭激烈。各國在進行軍事戰略調整的同時,也在積極制定新的軍事工業政策和發展計劃、規劃,繼續推進軍事工業的轉型和良  發展。可以預期,未來軍事工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會繼續加強,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將進一步深入,主要國家的武器裝備的生產可望持續增長,軍事科技的創新能力將持續增強。

  軍事戰略、國防科技戰略、軍事工業政策和軍事工業改革規劃,力圖充分發揮軍事工業在本國戰略力量中的先導作用和潛力基礎。陳紹要制定一個“先發制人”的軍事戰略,這一軍事戰略明確了軍事工業作是“新三位一體”戰略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充滿生機、富于創新精神和競爭力的軍事工業對于中華的國防至關重要、必不可少。

  如此整合中華現有的軍工業,也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其實民用科技和軍事科技息息相關,軍事科技的發展,能更好的帶動民用科技的進步。僅是要使軍事工業為武裝部隊提供高質量的裝備和保障,同時,還要求軍事工業為國家經濟和科學與技術基礎的發展服務,推動一個有高技術含量和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的形成。而軍事工業在軍民兩用技術和兩用產品上經過連續多年的投入發展,也將繼續對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當前,中華軍事工業面臨的挑戰之一是既要削減過剩的一般能力又要維持有效的大規模生產能力,將在實現集團化的基礎上追求大規模的專業化。

在紅警基地的幫助下,中華的軍民兩用科技有著很強的互補  ,各占半壁江山。并且由于軍民兩用技術、兩用產品經過10多年不斷發展取得的成果,軍事工業在經濟和科技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增強,以及新的產品進入軍事工業領域,預計軍事工業產品中的民品比例,將在現在約50的基礎是進一步增長。

  為了更有利地推動“軍轉民”和“民轉軍”,從而進一步提高軍民結合程度,有計劃地開發軍民兩用技術已成為軍事工業軍民結合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也是中華現在主要的發展方向。軍民兩用技術是既可以用于軍事又可以用于民用的技術。

  對軍民兩用技術陳紹倍為重視,從技術上考慮主要是因為,許多對軍事至關重要的高技術,如計算機、通信、先進材料和先進技術的發展,已主要由民用市場所推動。從經濟上考慮,主要是高技術武器成本一度上升,通常需要民間力量來推動軍事科研的進一步發展。

整合后的中華軍工業,將作為好幾個方向交叉發展,相互形成競爭力也可以形成互補  。不過現在距離二戰還有兩年的時間,這就給陳紹一個比較大的準備時間,整合全國所有的軍工廠,兩年的時間夠了。

  而一些東西,陳紹也開始打算漸漸讓中華高層知道,整合軍工廠就是最好的契機。不過這件事需要慢慢來,急也急不來。

  報告中的最后一頁是此時中華軍工業生產能力,這份數據將中華如今的戰爭潛力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看到一串串數字時,陳紹嘴角忍不住露出一絲高興的笑容。

  從當初紅警建立起第一座戰車工廠到現在,陳紹已經在西南、兩廣、東北、東南、西北、新疆高原、蒙甘地區建立起完整的軍工生產基地。并且很多都是地下生產工廠,這些軍工生產基地,就是陳紹打贏二戰的最大本錢。

  只要戰事一開始,這些軍工生產基地就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武器裝備。小到子彈,大到飛機坦克,都能快速的生產出來。并且能夠快速的補充部隊,因為這些軍工基地很多都在軍隊駐地不遠,并且都有良好的交通環境。不管是公路還是高速公路乃至鐵路以及空運,都能夠快速的運到戰爭前線。

  陳紹重視海軍造船工業,重視戰略武器的研制,也十分重視陸地、空中等常規武器的生產,畢竟這些才是作戰的主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