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四十二章 兵員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紅色警戒之民國

  放下了手中的文件,陳紹也放下了心中的憂慮。

  這次的中日之戰死傷這么大,是人民軍建立以來的第一次,此事在陳紹的心里始終像一根刺似的,一想到這件事,就無比的難受。相比日本傷亡,這樣的戰績已經算是逆天了。可再怎么說,這對人民軍來說也是第一次有了這么多的傷亡。陳紹有些擔心這件事會引發出什么后果,結果一切看來,事情不但沒有向陳紹擔心的那樣,還往好的方向發展。

  那些戰亡將士的家屬不但沒有怪軍隊,反而很自豪。因為這次戰斗死傷的戰士,每一個都可以說是英雄,他們用陣亡換來了偉大的勝利,以后會被記錄在英雄紀念碑上,受后世萬人的敬仰。而且軍隊沒有忘記他們,不說那一次性一百個月的軍餉,就是一些后續的政策,和那連續可以領十年軍餉,這在現在是什么概念,這些錢足夠一家四口人平平靜靜的生活二十幾年。

  相比以前在其他軍閥下當兵待遇,這樣的待遇是所有家屬都無法想象的。當他們的親人去當兵,他們都預想到有今天,沒有預想到的是原來這個世間還有撫血金這種東西。軍閥時代,很多當兵都是被逼的,或者直接來抓壯丁,和家人一分開,便是生死兩茫茫,別說再次見面了,要是有一天真的犧牲了,家里的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死的。

  慰問團的任務結束后,引發的后果就是。這次負責招兵的每個招兵點雖然還是人擠人,但是來報名的規模大了好幾倍。當兵有這樣的待遇,軍餉高不說,死后還可以領到撫血金。要不是對年齡有硬性的規定,此時只怕前來報名的人群會更壯大。

  陳紹一直追求走精兵路線,而且在當兵上有各種限制。年齡十八到二十歲,身體健康,獨生子女不收,有新婚妻兒不收,還規定每個家庭只能有一個人參軍,除非兄弟數量超過四個。才可以兩個同時參軍。

  這次慰問團的事跡被報紙曝光,廣播上也有了詳細的介紹,結合傷亡家屬的言傳,中華大地掀起一股當兵熱。再也沒有什么宣傳效果比這個來得快。此時在廣大老百姓的心中,當兵就等于養家糊口,等于光宗耀祖。

  陳紹剛剛看完的文件詳細記載了這件事,放心的同時,還有深深的驚訝。他完全沒有想到。這件事會有這么大的效果。原本是要盡心盡力的幫助陣亡家屬,也讓陳紹的心里更好過一點。并不是陳紹太女兒情長,也不是他太感性,只是有些東西陳紹還無法淡然面對。那些陣亡的戰士。他們都是有家人,有的是兒子。有的是丈夫,有的是爸爸。有的是哥哥,有的是弟弟,每次他一想到,心里都免不了一陣悲切。再怎么說,他們都是陳紹的兵,都是在為中華偉大的事業中犧牲的。

  現在這件事也算決解了,陳紹拿起了第二分報告,這份報告是軍部送來的,主要是匯報這次對南京北伐軍和奉系軍隊的挑選情況。兩個地區的軍閥,總兵力加起來超過百萬,加上各地無數的保安團、民團等武裝力量,需要挑選的兵員數量達到了兩百萬以上。現在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半,也挑選出了五十萬的合格戰士。加上火爆的招兵場面,軍部預計等對兩個部隊的挑選任務結束,加上招兵結束后,人民軍的兵員數量可以達到250w,不算預備役部隊和建設兵團,武警部隊也不算在內。

  在這份報告的后面還向陳紹請示,各個招兵點是否繼續招兵。

  招,為什么不招。這個數據才勉強達到陳紹心中的正規軍數據,在正規軍的基礎上,陳紹還打算每兩年培養出一百萬的三級士兵,這些士兵經過兩年的訓練,便會退役,不算在預備役里面。現在是1928年,按照陳紹的計劃,在1940年時,最少要訓練出600w的后備力量。預備役也要保持在一百二十萬的數量,建設兵團規模不變,武警部隊也要有個一百萬,正規軍每年也要保持在兩百五十萬,這個數據包含了海陸空三軍還有以后的戰略力量。這樣在二戰時,中華隨時可以拉出一千萬有戰力的部隊。至于建設兵團,按照陳紹的意思,那就是以后工程兵的后備力量,不要小看工程兵的力量。以后軍隊要走機械化路線,沒有工程兵的幫助,沒有他們鋪路搭橋,沒有他們掃雷構筑各種軍用堡壘,整個軍隊的戰力也會大打折扣。不過按照陳紹的計劃,工程兵不會單獨成立一支部隊,而是搭配以后組建的集團軍或者軍區。

  現在日本戰敗,沒有個十幾年的恢復,根本不會妄起刀兵,不過以后還不知道日本會向誰動手,至少陳紹在這方面做了許多的動作。德國小胡子還有幾年才會上位。這段時間過后,世界最少會呈現一副和平的景象,最少大規模戰爭短時內不會出現,只是小規模的沖突和戰爭那就不一定了。

  有件事還是中華人和陳紹心里的一根刺,刺得他們的心血淋淋。這件事陳紹也準備了不少的時間,戰勝日本是第一個準備,軍售就是為這件事做的第二個準備。軍售在賺錢的同時,何嘗不是一種威懾力。此時看到中華強大的軍工能力,還沒有從一戰恢復過來的各國,敢和中華爆發全面戰爭嗎?只要是有理性點的領導人,都不會愿意以現在的狀況和中華起沖突。不過話說回來,一個沒有理性的人,能當上領導人嗎?

  陳紹把心中的想法細細的理了一遍,便在報告中寫下了自己的意見。現在西南的各個部門已經全部健全,不向剛剛拿下廣東時的情景,到處缺少干部,十幾年的教育發展,整個西南地區涌入了眾多的人才,各所大學每年都會畢業許多成績優秀的大學生,他們都是陳紹各個部門的組成的重要基石。此時拿下全國,雖然在各級官員上還略感缺少,但在部門運行上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只不過每個人相對來說都累點,克服一下就好了。

  現在在政事和軍事上,許多事情他們都可以自己處理,不過在遇到一些大方面的問題,都會請示陳紹。這和能力沒有關系,而是整個西南都是陳紹發展起來的,很多東西陳紹并沒有讓他們知道太多,一些事關戰略上的問題,必須來請示,這點是陳紹的要求。別說別人了,就是蔣百里和蔡鍔,也不清楚現在人民軍到底有多強大,還有什么東西他們不知道的。王云山現在已經消失在眾人的眼前,雖然經常會碰面,但是蔣百里和蔡鍔等人都不知道王云山到底在執行什么任務。軍隊的制度,和保密條令讓他們不敢多問。現在獨立的炮兵部隊的指揮官雖然還是王云山,可這陣子一直由蔣百里代為管理。

  對許多的軍政干部來說,特別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在他們眼里,陳紹的身上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每當陳紹揭露了一點時,又有更大的疑問在等著他們。就像這次的王云山,他是陳紹的第一個學生,是陳紹最親近的人,在這個世界除了謝雨欣和陳韻外,陳紹對那幾個學生是最親的。王云山一直是獨立炮兵部隊的長官,現在的炮兵規模已經和一個軍差不多,但那都是常規的火炮,雖說都是重炮,但是對于在后世導彈滿天飛長大的陳紹來說,這樣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完美工程師謝爾蓋.科羅廖夫的出現,火箭列車計劃的出現,讓陳紹看到了未來中華真正戰略炮兵的曙光。

  王云山喜歡火炮,這點陳紹十分的了解,不然也不會一開始就讓他擔任炮兵的指揮官,一直當到現在。為了更好的發揮出以后真正戰略炮兵的威力,王云山在前段時間便被陳紹調走,參與了謝爾蓋.科羅廖夫的實驗室,了解未來戰略炮兵的真正力量。熟悉它們,了解它們,才能更好的運用它們。

  時間在陳紹處理政務中悄悄流失,最后一份文件是孔洪的報告。他是跟在陳紹身邊最久的老人,兒子孔文鴻是一方大將,他也是西南少有的幾個高層,在陳紹的手中,孔家儼然成為了一個在中華屬于一流的家族。

  在這份報告中,只是例行的向陳紹匯報下對南京和奉系官員的篩選情況。還有就是匯報改建未來首都各項工程的具體進展情況,同時還包括英雄紀念碑的建設情況。

  等陳紹處理完這些文件后,黃昏已悄悄來臨。

  陳紹一直有兩個辦公室,一個是在基地里,也就是陳紹的家中,一個就是南寧的政府辦公大樓。此時他就在南寧的政府辦公大樓里。陳紹的辦公室位于六樓,推開了窗戶,任憑暖風拂面。遠處夕陽已經落下,天邊只留下一片余輝。

  陳紹內心和遠處的景觀成反比,在他的心中,此時的中華就猶如冉冉升起的朝陽,不管在什么方面都是如此。(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V

  ,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