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幾名服事僧全都怔住,臉上露出驚駭之色。
黃光飛卷而來,王動袍袖倏然一收,駢指如刀,刀風破空,只聽“嘭”的一聲,片片梧桐枯葉已爆散開來,化為一團火焰。
“袈裟伏魔功!”
“燃木刀法!”
幾個服事僧人驚呼起來,面上露出不敢置信之色。
王動仰天一聲長嘯,悠長的嘯音如若驚鴻,傳遍整座寺院,震動少室群峰,一個個僧人飛掠而來,涌入院中,大聲叱喝:“何方鼠輩,膽敢擅闖經閣……。”
聲音戛然而止,所有人目光頓住。
嘭!嘭!嘭!連續七聲震響,道道轟鳴,如若敲擊大鼓一般,王動揮動拳頭,七拳轟出,那顆四五人合抱的梧桐巨樹陣陣顫動,樹體上清晰可見烙印出七道深深的拳印。
七拳擊出,他五指一開,化拳為掌,收攏胸前,這一掌雖沒有擊出,但在場眾僧都突然感到一股迫人的壓力驟生,猶似金剛降臨,韋陀伏魔。
砰然一聲,樹體再顫,隔著四丈之距,五道指痕印入樹身尺許。
少林眾僧明知任憑王動屹立經閣前并不妥當,此時竟也是鴉雀無聲,只覺得對方一舉一動都充斥著魔力,再也挪不開眼睛。
突然之間,那股凝重的氣息消失了,王動臉上逸出一絲笑容,駢指一拈,一朵花在指間綻放,數丈之外,一片飛落的黃葉陡然凝住,無聲無息間分為兩截,切口平滑,竟如刀鋒一般。
眾僧倒抽一口涼氣,愣愣的瞧著王動,半晌無法言語。
世上竟有人能氣達數丈,仍凌厲如刀,此人內力之深。簡直已到了尋常人匪夷所思的境地。
眾僧驚怔之間,王動微一施禮,道:“不請自來,叨擾貴寺許久,還望恕罪。不過經閣之中。我也留下了些許心得體悟,希望能對貴寺有所幫助!”
“告辭!”
話音一落,眾人中一名老僧如夢驚醒,大叫道:“尊駕請留步!”
但王動已是一聲長嘯。身如長空飛鷹,一竄數丈之高,凌空一個倒折,化為一條青色的影子,數個起落。人已去得遠了。
少林眾僧人人色變,倒抽涼氣。
這一手輕功當真如同飛燕去來,足可傲視武林,妙絕天下,卻又比內力更為驚人了。
下了少室山,王動展開身法朝就近的城鎮而去,一是打尖休息,二是探聽江湖上最新的消息。
此番藏身少林寺中,他收獲之豐。難以想象,少林七十二絕技歷經數百年乃至千年歲月的沉淀,也不知經過了多少代高僧之手,也許草創之際還有破綻,但被無數少林高手加以斧正彌補之后。堪稱千錘百煉,雖未必稱得上‘不敗’,但實已可說是‘不破’之武功。
王動初學乍練,數月光景自然難得其中精髓。但光憑他那一身遠超當代的渾厚內力,即使只領略其中皮毛。發揮出來的威力已足教世上高手瞠目結舌。
除了七十二絕技外,易筋經也已被收入囊中。
修煉吸星的隱患,王動一直引以為忌,因此除非萬不得已,他從不冒然吸取他人功力,以免走上任我行的老路!
結合經中歷代高僧對易筋經所作的批注,心得!王動大概已明白易筋經化解異種真氣的路子。
這與北冥神功是完全不同的。
北冥神功乃是道門武學中頂尖的功夫,既有王道,亦有霸道相輔相成,正奇相合,無往不利!它對異種真氣的特性突出在‘融合’二字上,不論什么性質的真氣,一旦入體都會被化為北冥真氣。
易筋經則不然。
易筋經更突出的是一個‘調和’的作用。
便如一個統軍的大帥,底下將領雖有數十上百,人心迥異,各有矛盾沖突,但有大帥的存在,一切矛盾都會被調和鎮壓,化于無形!
但僅是‘調和’畢竟不是真正消弭爭端,比起北冥神功而言,易筋經有兩個劣勢存在。
第一:臨界點!
易筋經調和作用雖強,但畢竟有其極限存在,正如統軍大帥或能用十數將,二十將如臂使指,可將領人數一旦多達上百呢,那便非是力所能及了。
不過這一點倒也可忽略,吸取他人內力為己用看似了得,終歸遠不及自身修煉所得,王動或偶一為之,但絕不會將其視作正途。
而且,正如易筋經調和功效有其極限所在,人體經脈穴竅所能容納的真氣也有上限,自我修煉便是一個拓展經脈,不斷進化的過程,吸取他人內力則不成,一旦到達極限,終生再無望進步。
第二:品階高低!
易筋經乃是佛門武學的精髓,品階之高,無需贅言,但王動納入體內的化石真氣,明玉真氣也是由天下頂尖的神功所出,或許領悟‘無我相,無人相,諸法空相……’之后,易筋經能壓倒前兩者,現在卻是不能。
簡單來說,雖有統帥之名,將領之中卻有威望不比統帥低者,因而便成了對峙之局。
市井之間,酒樓乃是三教九流匯聚的場所,不用刻意打聽,王動已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消息。
亂了!
果然亂了!
非但清廷大亂,這個天下也亂成了一團。
只從一點,便能瞧出這天下紛亂的程度。
王動踏入酒樓時并沒有戴斗笠,但是眾人瞧見他那一頭長發,固然有詫異吃驚之色,卻無一人面露惶惶,正是因為清廷內斗不止,地方上反清勢力層出不窮,天下失控。
三個月時間,大勢已改!
先是鰲拜殺死小皇帝,皇太后,太皇太后,大肆屠戮宮廷,剿滅反對勢力,但他終歸還是沒有昏頭到直接登基稱帝,而是先扶持了愛新覺羅一世系的一位五歲幼童登基,自己則加封‘皇父’,稱‘攝政王’,獨攬大權,排除異己!
不過他先殺皇帝,又殺太后,太皇太后!忠于愛新覺羅氏的,以前就與鰲拜作對的王公大臣乃至愛新覺羅一氏系的怎會坐以待斃,短短半月之內,相繼便有五路大軍起兵,五路大軍各擁愛新覺羅宗室中一人為帝,浩浩蕩蕩,開拔京都!
除此外,三藩相繼相應,平西王吳三桂在云南起兵,平南王尚可喜在廣東起兵,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吳,尚,耿三人聯出‘誅叛逆,殺鰲拜’旗號,大軍進發,勢不可擋。
臺灣鄭家附屬勢力天地會,沐王府乃至眾多江湖勢力也是不甘寂寞,紛紛行動,蜂擁會京都!
鰲拜眼見事不可為,干脆撕破臉皮,直接在京城登基稱帝,改回國號為‘大金’,自稱‘大圣皇帝’,秣兵歷馬,誓要將一切‘叛逆’蕩平。
暗流洶涌,天下大亂,諸侯并起,一個將臺面徹底打破,重洗天下牌的時代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