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必點,為本書增加 隨后的大半個月里,工程師們都在空間站內部鋪設線路和管道,負責近距離監工的沈超也終于明白為什么這些家伙要把這件工作留在最后了。
他知道這個空間站的線路多,非常多,但是知道他看到施工過程后,才明白了21萬公里的管線是什么意思。
沒錯,空間站內的各種管線加起來的長度確實有那么長,足夠繞地球5圈兒。內含各種電線,通訊鏈路,二級保險線路……
線路的數量和復雜程度簡直難以想象,還好空間站上的絕大多數線路都可以通過已經設定好程序的工程機器人快速的自動對接。
否則,光靠他們這么點兒人,光是接線路和管道恐怕就要幾年的時間才行。而且即便是有著大量機器幫忙,這項工作還是持續了半個月才完成。
在多數工程師負責鋪設空間站上的線路的時候,其中一隊工程師被分配了不同的任務,他們被安排建設空間站上的幾條外接停泊帶。
這一部分的工程由于規模較小,從結構上來說也不是也別重要,所以沒有算到主要結構中。而在主要結構中,整個空間站有5個內置飛船停泊口。分別位于核心區和環帶上。
位于核心區的主停泊口是這5個停泊口中最大的,能夠停靠布達佩斯號這樣的大型戰艦。相比之下,環帶上那4個停泊口就小得多了,只能停靠護衛艦一級的艦船。
不過不管大小,由于是內置的室內空間,所以這幾個停泊口的功能都非常完善,能夠給停泊進入的飛船提供從停靠到大修的服務。
但是這些地方的承載能力畢竟有限。這幾個停泊口加起來也只能同時停靠一艘布達佩斯號這樣的巡洋艦和4艘諾曼底號那樣的護衛艦,實在無法滿足他們未來兩個階段的擴張。
所以,他們必須加入一些外接設備,以提高空間站的飛船停泊能力和物資的吞吐能力。而外接的停靠帶正式最佳的選擇。
至于說停靠帶是什么樣子的?這就很有意思了,因為從外觀上來看,幾條建立在空間站的環帶上的停靠帶對于主位面經常旅行的人來說長得不是一般的熟悉。
因為,這些停靠帶看起來非常像是主位面的機場的登機通道!除了尺寸上要大出很多以外,整體外觀上幾乎沒有區別。都是長長的方形通道。
當然了,尺寸上和內部結構上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比如長度,環帶上的每條停靠帶都有1.8公里長,而主位面絕對沒有這么長的“登機通道”。
除了非常長以外,停靠帶的體積也非常的大,通道的高度是15米,寬度是15米。長寬都相當于5層樓房。內部巨大的空間被分成3層結構。
最頂層的是人行通道,有著十米寬的道路,4米高的天花板,足夠密集的人流通過,這一層通道的兩邊兒還有著大量的觀察舷窗。能夠讓人看到停泊的艦船。
中間的一層是貨運通道,負責通行各種貨運載具和機器。在停泊的艦船和空間站之間運送貨物。
至于最下面的那一層則是燃料通道,里面的幾條高壓管道負責向內或者向外輸送氫燃料。每條這樣的停靠帶上都有很多分岔,連接著一個個飛船駁接口。
空間站上總共有四條停靠帶,足夠同時實現120艘小型艦艇或者超過40艘大型艦艇停靠。
回到工程的主體,當管線最終鋪設完畢,設備也都安裝好后,工程師們便開始了全面的系統測試。反應堆6大系統,兩套超導電路,維生系統11個子系統……
他們對空間站上的一百多個重要系統分別進行了檢測和排障,調整了大量的維護和運行參數。
終于,在工程開始后第47天,最后一項調整宣告完成。這個大型空間站終于完成了建設。具有了設計時的運行能力。
在新竣工的空間站環帶上的一個停泊區內,沈超接了空間站。此時空間站的自旋系統已經開啟,這里剛好能感受到101個G的人造重力。
整個環帶區從頂層1號甲板到底層12號甲板的重力再093G到104G之間,差別很小,以至于普通人根本感受不到其中的區別。
他們所在的這個停泊區雖然是一個副停泊區,但是其寬度也接近200米,長度和高度分別是200米和40米。整個停泊區的大小被設計的剛好能讓諾曼底那樣的護衛艦停泊進來。
停泊區的兩端是巨大的可伸縮式百葉閘門。當然了,平時也可以收起這扇閘門,用門口安裝的特定型號的動能屏障發生器制造一道透明的屏障阻擋。
這樣的動能屏障既能保證停泊區內部的的空氣不會泄露出去,也會允許特定速度的飛行器無阻的進入。
沈超在這里接受了空間站后,立即安排人員接受了中控室,隨后他就安排工程師們回到冬眠艙,并承諾他們會盡快把他們送回神堡。
他也不算是撒謊,只不過他會是在下次回到質量效應世界的時候再“盡早”把他們送回去。將冬眠艙收入倉庫中后。他們便分頭參觀起了新建成的空間站。
整個空間站上只有他的探險隊里的一百多個人,十分空曠。其他人都在環帶上或者核心區挑選著自己的住處,而沈超此時和愛麗絲在環帶上散著步。
這里是空間站上的生活空間,有不少落地舷窗,能從這些巨大舷窗看到外面的星空和木星。是不是還能看到一兩顆木星的衛星。景色到時非常好。
在這樣的景色下,沈超摟著女友的腰,他們一邊散步一邊兒說這話,商量著下一次行動和其他私人事務……
“我們什么時候出發?”愛麗絲抓住他的手問道。她問的是什么時候去我是傳奇位面,他們的計劃表這一段時間一直在調整。
“很快吧,我還要確認一下我們的代理人那邊的軍事人才召集得怎么樣了,畢竟幾個月沒管了。”沈超想了想回答道。
之前幾個月他都在忙著計劃,天知道他交給代理人的計劃現在到了什么階段了。可能早就完成了,也可能一直得不到他的指示暫停了人員招募。
而且除了首批開發人員,他們的新一版的時空門穩定器還沒有測試,需要完成岑石后才能確定最終的出發日期。
幾個小時后,他們都完成了參觀,所有人聚集在主控室開始商量起命名的問題,他們新建成的這個空間站需要個名字,而每個人對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些隊友建議取一些神話里神只的名字。希臘神話、北歐神話……這里面倒是有些不錯的名字,但是沈超總是覺得里面的宗教意味太濃,而且對他們來說毫無實際意義。
還有些隊友想要用歷史人物的名字,這個他倒是不反感,但是試了一下發現也不是很順口,而且關于要用哪個歷史人物大家也無法達成一致。
以哈格瑞夫為首的一群科學家們認為應該使用一些重要的物理理論學家的名字,而其他人則是提議了一堆古今中外的軍政名人。
最后為了結束這個在他看來毫無意義的爭論。沈超還是決定自己給空間站命名,而我們都知道他的習慣……
果然,它采用了完全沒有宗教意味,完全沒有政治傾向性,也最沒有新意的序號命名法,反正這也不是他第一次這么干了。
由于是第一座建成的空間站,所以這座空間站被命名為“零”,全稱就是零號空間站,以后建成的大型空間站就從這里開始計數,安排序號。
他的這個決定大家都還算不上很滿意,但是都沒有反對。就這樣,空間站的名字確立了下來。
隨后的一天里,他們安排時空門穩定裝置的測試,前一段時間的行動中,他們已經驗證了通過穩定裝置長時間的保持時空門的開始的可行性。
因此,之前在質量效應世界的行動末期,沈超就安排哈格瑞夫負責帶隊研制新一代的時空門,目標是能更安全,并且將更大的時空門維持住。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們早就拿出了成品,新的時空門穩定裝置和原先的實驗版本外型上差別不大,依舊是帶支架的圓環形設備。
但是比起尺寸差別卻比早先的版本打出了十幾倍。首先,光是環狀結構的直徑就足有15米。不僅是體積變大,環形架構上的激光發射器也經歷了升級。
現在的發射器不僅能發出更大功率的激光,還能隨時微調每個激光發生器的輸出功率,而且隨時可以自動替換其中的部分組件。
這樣一來,環形結構上的一個或者一組激光發射器出現故障或者過熱的時候,就可以自動換上一組新的替代。不會出現之前的測試時的安全問題。
在環帶停靠區,測試進行了一整天,終于,他們確認了新的穩定裝置的可靠性,并安排了新的時空門開啟和關閉的安全條例。
昨晚這些后,每個人都知道新的行動即將開始,他們很快就會用壓倒性的軍事力量占領一整個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