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撲朔迷離 為了豐富故宮博物院的,鐘院長沒少干這種事,深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磨洋工才能出細活,所以也不繼續糾纏,反正已經認識了秦學兵,日后再慢慢勸說,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鐘院長拿起唐刀:“刀鞘是近幾年打造的,款式也一般,沒什么價值。”
鐘院長本身就是世界最頂級的鑒定專家,青銅、瓷器、玉器無一不懂,無一不精,是國內界的領軍人物,既然做出判斷,自然不會錯誤:“不過這個刀柄應該上年頭了,可見刀鞘是后來做上去的,小秦,你這把刀在那收的?”
“在東北一戶老農家里收的。”
秦學兵將事情大致說了一遍,不過隱瞞了石齋集、元青花:“這把刀砍過鬼子,說起來還是一把英雄之刀。”
“那就對了,抗戰那會用刀的不計期數,但更多的是用大刀、苗刀之類的,卻很少聽說用唐刀。我想這把刀的主人應該是因緣際會才得到唐刀。”
鐘院長并沒有急著拔出刀,反而很有興趣一樣給秦學兵普及古玩知識:“這個刀柄也做得很有水平,其制作款式幾乎是仿造橫刀成的,但還是有一處存在很大的差別,就是刀柄上的雕刻。”
“唐刀中的橫刀刀柄的握手處是沒有雕刻的。”
錢正泰幫忙解釋道:“唐刀有陌刀、儀刀、橫刀和障刀四種,橫刀被廣泛應用于戰場,更注重的是實用。而在戰場上,為了怕刀脫手,橫刀的刀柄上會纏線。”
“原來如此。”秦學兵恍然大悟,既然是用來纏線的,自然不會浪費精力雕刻紋理。
“你再看看雕刻,有什么發現。”鐘院長又說道。
刀柄兩面的紋理相同,都是鐘馗抓鬼,線條非常簡單,好像寥寥幾筆就完成了一幅圖案:“線條雖然簡潔,卻已經完整表達出內容,到跟現代裝修風格有點像,簡潔婉約,卻不失大氣。”
“沒錯,這是典型的明代風格。”
鐘院長點了點頭,說道:“再看刀柄,從包漿來看,也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應該是明代的產物。當時關于唐刀的資料遠比現在豐富,所以在刀柄的制作上才能達到這種水平。”
“既然要仿唐刀,為什么不連刀柄也一起仿制?”秦學兵提出自己的疑問。
“因為這幅圖案,鐘馗抓鬼。”
鐘院長笑了起來:“小秦你應該懂這些吧?”
“這是他的本行,人家可是風水大師。”殷柔在一邊插嘴。
“原來是你這條小美女蛇啊,什么時候來得啊?”鐘院長這才發現陰柔的存在。
“您老人家只關心古玩,那會關心我的存在啊。”
殷柔玩笑道:“以后,你們故宮要是有麻煩,千萬別找我們,找我們也當不認識您。”
“你這丫頭,故意挖苦呢。”
鐘院長苦笑了一下,岔開話題:“小秦,想明白了吧?”
“鎮宅!”秦學兵再不明白那也不配當奇門中人了,自古以來就有以兵器鎮宅的傳統,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家庭以兵器鎮宅,這把刀的制作者肯定是用刀鎮宅,所以才刻上鐘馗抓鬼圖。
“沒錯,就是用來鎮宅的,現在來看看明代的鍛造工藝。”
鐘院長拔出長刀,也被突然襲來的冷冽刀光嚇了一跳,不由贊道:“好刀,當真是一柄好刀。”
“好是好,可是新啊。”錢正泰無奈地笑了起來,試問誰見過傳承幾百年的刀還跟現在的一樣,刀光四射?
“這不能說明問題,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埋藏地底兩千年,尤其是越王勾踐劍,幾乎是泡在水里的,不一樣跟新的一樣?”
鐘院長并沒有因此就否定這把唐刀,而是認真地研究了起來,甚至讓錢正泰拿來放大鏡,仔細琢磨:“奇了,怪了,竟然不是明朝的工藝。”
“我就說嘛,勾踐劍又不是經常有。”錢正泰說道,勾踐劍能千年不朽一直是個謎,但普遍認為是個材料有關,里面應該蘊含著不為人知的元素。
可這把唐刀不同,一眼就能看出是鋼制的,與勾踐劍這類青銅劍相差太大了。
“不,這是唐朝的鍛造工藝。”鐘院長緩緩說出這番話,也被自己的判斷嚇了一跳,竟然是唐朝的鍛造工藝,那豈不是說這是一把唐刀?
唐刀在漢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采用漢刀的“百煉鋼”的鍛造工藝,并且改善了在鍛造時對鋼材里雜質的處理方法,并創造了“包鋼”的技術,使唐刀外硬內軟,擁有極強的韌性。
可復雜的工藝也使得唐刀的成本太過昂貴,所以在我國歷史上,也就只有唐代才用的起這樣精良的兵器。
而在唐朝滅亡之后,唐刀鍛造技藝逐漸失傳,就算以現在的現代工藝,也無法復制一件真正的唐刀了。
“不會吧?”錢正泰張大嘴巴,感覺不可思議。
如果,這只是一把明朝仿品,雖然也是古玩,但價格也不會太高,頂多百來萬。可這要是真正的唐刀,那價值絕對無法估量。
首先,國內并無唐刀出土,這是一項空白,這把唐刀就變成存世孤品。古玩這一行,只要是有來頭的,又是孤品,那價值絕對低不了。
其次是唐刀本身的意義,從唐初到唐末,它始終活躍在戰場上,是大唐帝國開疆擴土的強有力保證,其歷史價值難以衡量。
然后是唐刀的影響力,向東流傳到高麗和倭國,并演變成為他們民族的冷兵器,向西南則成為藏刀的祖先,在以后的演化中成為宋掉刀,其中變化出的來數種長刀都為后世流傳,等于是見證了我國歷史上最強的帝國。
最后是當今社會的爭議,倭刀蛻變自唐刀,可因為國內沒有躺倒出土,倭國抵死不承認,造成強烈爭議,令人憤怒。
存在這樣四大因素,唐刀的價值要怎么衡量?錢正泰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只要秦學兵愿意,他馬上就可以利用各種渠道借錢,用一個億買下這把刀。
“這也太神奇了吧?”秦學兵則愣了一下,感覺這把刀太過撲朔迷離了,近幾十年做的刀鞘,明朝做的刀柄,唐朝做的刀身,給人的感覺就一個字,玄!
“是啊,的確很神奇,神奇得我也不敢相信。”鐘院長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他這輩子就沒見過這么復雜的古玩。
不過如果非要串聯起來,似乎也不難解釋。
這把刀制作與唐朝,在明朝時被人發現,但刀柄已經腐朽,所以后人又為他重新做了一個刀柄,畢竟刀身和刀柄是分開制作的,制作者不可能花同樣的心血制作刀柄。
然后這把刀又反復流傳,一直到抗戰時期被李老伯的父親得到,于是又重新做了一個刀鞘,直到今天被秦學兵得到。
“不過你也別高興得太早,我只能說這是唐朝的鍛造工藝,但并沒有說這就是唐代生產的。”鐘院長并沒有莽斷,唐朝的鍛造工藝并不是在唐朝覆滅后就馬上失傳,而是往后的朝代無法承擔唐刀昂貴的造價,這才慢慢失傳。
所以,誰也不能肯定明朝是否還有一小部分人掌握著唐代的鍛造工藝。
而且,這把刀保存太過完好也是一大疑點,鐘院長也不敢輕易定論,否則最后被傳出去不是唐朝生產的,那可就不是丟人這么簡單了,甚至會有人藉此攻擊故宮博物院專家的權威性:“小秦,我建議做一次碳十四檢測吧,有我的判斷,再加上碳十四檢測,應該能蓋棺定論了。”
“好,回頭我就送到鑒定站。”秦學兵拿起唐刀,同時催動元氣,想以玉筆鑒定年代。
如果說之前他只當這把唐刀與奇門相關,那現在他對這把刀則有著無限好奇,迫切地想要知道它是否真的有那么撲朔迷離的身世和艱難曲折的命運。
還有就是,這把刀與奇門到底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