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十三章、一筆小財(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晴兒的田園生活

  子福剛一下驢車,東西還沒送回家,子晴就把他拽住了,她急于想知道自己出的主意好不好,東西可否賣出去。

  “娘,你看,我就說到家妹妹肯定要迫不及待地問這件事。晴兒呀,就是一小財迷。”子福打趣道。

  “討厭,大哥最討厭了。娘,你看,大哥就知道欺負我。”子晴扭著身子抓著沈氏的衣角,絲毫沒意識到自己是在撒嬌。

  “好了,不逗你了,今天我和你二哥把對聯全賣出去了,城里人太多了,辦年貨的,賣年貨的,賣菜的買菜的,嘖嘖,太熱鬧了。下次大哥帶你去,這次大哥從城里買得紅紙比咱鎮上的還便宜一文錢,我把掙的銅板都換成紙墨了,這些賣完之后就不賣了。”子福摸摸子晴的頭,說道。

  一家子進屋了,沈氏把買的布料拿出來,給子晴買的是一塊大紅的棉布,給家里的男孩子買的是一塊粉藍的棉布,給田氏買了一塊棗紅色的,曾老爺子的是深藍色,唯獨沒有曾瑞祥和沈氏自己的,子晴見了心里一酸。

  沈氏讓子福把給老爺子和田氏的布料送過去,“就說是你們幾個賣對聯的錢買的,孝敬你阿公阿婆。”

  子晴聽了忙跟上。

  田氏看到子福送來的布料,臉上的笑容熱切多了,忙接過去,說道:“我大孫子還真本事,這么小就會掙錢,難得的是還知道惦著阿公阿婆,告訴阿婆,你掙了多少錢?”

  “阿婆,沒多少錢,就夠弟弟妹妹們過年做件新棉襖,今天都花了,可惜時間太短了,要是早點準備,興許還能給我爹我娘掙出一件衣裳錢來。”子福回道。

  子晴看著大哥說謊連眼都沒眨,沒想到大哥小小年紀也挺有心眼的。

  “子福,沒給小姑買點什么,小姑白對你好了。”秋玉一見子福的手空了,急忙問道。

  子福聽了閃過一絲難堪,正想說什么,老爺子和曾瑞慶進來了。

  原來,曾瑞慶也是放假回家過年了,在街里碰到老爺子就一起進來了。

  田氏把布料抖給老爺子顯擺,又把夸子福的話重說一遍,正說著,周氏帶著子萍又進來了,老爺子自是高興,原本他就最看重這個大孫子的,這下心里更自豪了,不過曾瑞慶和周氏的臉色就不怎么好看了。

  偏生子萍問道:“怎么還不吃飯啊,我都餓死了。”

  “吃吃吃,你就是個飯桶,就會蠢吃蠢做,看看人家,這么小就會動心眼子,一天到晚什么家事都不做,就會給自己家掙錢。哪像你,就會跟你娘似的,一天到晚忙得累死,也沒人說你一聲好。”

  訓完孩子,周氏忽地又轉向了老爺子和老太太,“爹、娘,話說回來,咱家還沒正式分家呢,子福掙的錢是不是該交公啊?”

  這話著實有點突兀,讓沉浸在喜悅中的老爺子和田氏一愣,半天沒反應過來。

  子晴推了推子福,子福忙把話接過來,“大娘,我沒掙到多少錢,今天都花光了,也就我娘看到弟弟妹妹的棉襖都破了,要過年了也沒錢置新的,這不才讓我們試試的。”

  “就是,小孩子瞎搞的,能有幾個子,再說也都花了,就算了。”田氏總算反應過來了。

  “好了,吵什么吵,開飯。不用眼紅別人有新衣服穿,我這次回來也給你娘倆買了布料,過年你們也有新衣服穿。”曾瑞慶的話讓這頓午飯在沉默中開始了。

  不管怎樣,這一關算是過了,子晴也才意識到子福為何答應要給阿公阿婆買布了,否則,今天這一關絕對不好過。

  來了也有一個多月了,子晴是深知自己一家沒什么地位的。

  次日,因著是小年,沈氏很是忙碌,一大早要殺雞,要做早飯,還要和周氏做各種甜的糯米果,有炸的,有蒸的,小孩子都攆出去了,怕偷吃。

  東西做好了要先祭灶神,祭完灶神老爺子又拜祭了祖宗,最后田氏才給每個小孩一人分了一塊,剩下的藏起來不知留著干什么了。

  曾瑞祥這天沒出去,想是見到孩子們賣對聯的甜頭了,一整天躲在子福屋里寫對聯。

  子福說二十五大墟市去賣一天,剩下的就二十六日拿去去安州城里賣,賣完了今年就不弄了,安心幫家里干活。

  二十六一大早,子晴還在睡夢中就被子福叫醒了,因為前一天晚上子晴好不容易央求母親同意她和子福去城里,留子祿看子喜,好在是姑婆自家的驢車,若非如此,沈氏不會同意的。

  上了驢車,子晴依舊睡意朦朧的,沒辦法,這具身子實在是太小了,說是五歲,實則四周歲多一點,她也是才搞明白,古代人是用虛歲算年齡的。

  好在安州城真不算遠,估計也就半個來時辰吧,子晴就聽見說到了,忙掀了車簾一看,果然一座城墻立在眼前。

  城墻和城門都沒什么稀奇的,和子晴上一世從電視里看的差不多,也是一堆人排著隊在城門口候著進城,還好,進城不需要檢查也無需交錢。

  進城后,街道兩邊的房子大多是平房,拐到商業街這邊才看到有二層的,據子福說大多是食肆酒肆,農貿市場在商業街的街口,里面的人真是摩肩接踵的,嘈雜的很,蕭福生送他們到這,約好回去的時間和地點就去辦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子福帶著子晴駕輕就熟地擺好了地攤,今天帶了六百來副對聯,估計賣完得一會,子晴想一個人去轉轉看有沒有什么新的農作物,畢竟家里過完年就徹底分家了,總得打算好種點什么經濟作物。

  還有,這個時空既然有花生和玉米,她想去找找看看有沒有土豆和番薯,一來是這兩樣東西比較高產,二來是不挑地,土地貧瘠些也無妨,三來是新式作物,若是能打個時間差說不定就能掙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可子福說什么也不敢答應她一個人逛,子晴只好安下心來吆喝,這樣才能賣快點,早點賣完好有時間做別的。

  好不容易來一趟安州,總不能空手回去。

  眾人看見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在吆喝賣對聯,梳著簡單的包包頭,身上衣服雖然舊,但是很干凈,小女孩的聲音脆脆的,甜甜的,一點也不怯場,都很驚奇,不一會就圍了不少人過來。

  對聯賣的很快,子晴賣,子福收錢,兩人配合默契,也就花了一個多時辰就全賣完了。

  看著眼前一籮筐的銅板,還有子福身上那個沉甸甸的布袋,子晴真心發愁怎么把這些銅板帶回去。

  財不露白的道理子福也明白,好在籮筐里早就鋪上了一層稻草,再加上臨近年根下,可能怕有人鬧事,時不時有衙役在市場里轉悠,倒是不擔心有人當街搶劫。

  子晴出了個主意,說是找個錢莊兌換成銀子,這是她上一世從網絡小說里看到的。

  還別說,這一招真行。

  好在錢莊不遠,就在街口,子福一個人跑過去打聽了一下,很快就帶著一個小徒模樣的男子過來了,男子幫著子福把籮筐抬進了錢莊。

  子晴是第一次進錢莊,感覺跟她從電視里看到的當鋪有點相似,柜臺很高,別說她了,就連子福也夠不到。

  好在掌柜的還算和氣,看在他們抬了一籮筐銅板進來的份上,找了兩個學徒出來幫忙數錢。

  子晴也才知道,這銅錢和銀子并不是隨意兌換的,雖說一兩銀子等同于一千文錢,但一千文錢卻兌換不來一兩銀子,需要加一點費用。

  好在這筆費用不高,算是點辛苦費,加之對方見子晴兄妹兩個年齡小,且這筆銅錢又是子福寫對聯賣來的,少年郎小小年紀有這本事,將來的前程定小不了。

  再則,對方也從子晴兩個的衣著上看出這是一戶農家子弟,幾十文錢對他來說不算什么,可對一戶農家就未必了。

  于是,掌柜的發了個善心,免費幫他們兌換了五兩銀子。

  子福接過銀錠沒敢仔細看就放在籮筐里藏好,兩人沒敢再去市場,

  畢竟對兩小孩來說,五兩銀子真真是一筆巨款。

  從錢莊出來,子晴看到旁邊有個大的雜貨店,倒是拽著子福一起走進去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