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六四章 香港大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官途

  李向東回到市縣,應酬依然不斷,部門單位的邀請他可以不應酬,企業老板的邀請他可以安排其他人,然而,海外鄉親的邀請他就不能不應酬了。

  春節之際,許多華僑鄉親都回家鄉過年,或是某華僑僑領,或是某華僑社團組織的團體,還有那些港澳鄉親的知名企業家,人家點名要見你李向東,要請你李向東吃飯,他不能不去,不僅去了,還要回敬人家宴請人家。

  市縣海外鄉親有一個好傳統,都非常樂于捐資建設家鄉的公益事業,比如建學校,建醫院,建路筑橋等等。那些受益的地區或單位,就也形成了一種習慣,趁華僑鄉親春節回鄉的熱潮,舉辦各種捐建項目的奠基剪彩活動。

  李向東不會參加每一個項目,但大的項目不能不參加,知名僑領、港澳知名企業家捐資的項目不能不參加。有一次,他還參加了一個村子里的文化樓剪彩活動,那項目捐資最多也就兩萬美金,然而,是一個華僑僑領捐資的。那華僑僑領特意從美國回來參加奠基,李向東不得不陪他,

  不得不參加,要知道,市縣很多華僑捐資的大項目,都是由那僑領出面在美國籌資的,這種力量要團結好!

  李向東還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宴請了幾個華僑團體,好在那些華僑對官們還是很客氣很尊重的,也沒有斗酒的習慣,一杯紅酒碰幾圍桌他們也不介意。

  這年春節前,李向東陪得時間最長的是一位香港企業家鄉親。在市縣大凡有這么一種情況,有錢人大多在港澳,港澳的鄉親為家鄉建設也最慷慨,往往能一人獨資捐建某一個大項目,比如,在城區捐建一所千多人的學校,捐建一所幾百萬的醫院大樓。這次,李向東陪的這位香港大亨就在市縣城區捐建了一所中學,為數所鎮級中學捐建了好幾幢教學大樓。

  據說,家產這位香港鄉親數百億。他不僅在市縣捐資頗巨,就是在地級市也有巨額捐資。因此,地級市委書記也很給他面子,他回到市縣,李向東哪敢怠慢。

  香港大亨回來,主要是參加他捐資的一幢教學大樓的奠基活動。

  參加完奠基活動,李向東便陪他去他捐資過的學校看了一圈,在參觀某所學校的時候,正遇上學生在排演春節期間的演出節目,那校長又很熱情地邀請香港大亨觀看節目,于是,李向東只好耐著性子坐下來看那些孩子在舞臺上蹦蹦跳跳。

  說心里話,李向東一點興趣也沒有。這都什么時候了?那校長只想著在捐資老板面前表現自己,卻不考慮陪同他的市委書記有多忙碌,時間有多寶貴!

  當李向東看著那香港大亨很感興趣觀看節目,心里想,或許,他內心也像自己一樣,恨不得把那校長撤了。一個把時間當金錢的人,會對小孩子在舞臺上蹦蹦跳跳感興趣嗎?

  離開那學校的時候,他把教育局長拉到一邊,告訴他,以后別搞這種自以為是的炫耀,時間都被他浪費了。

  他說:“你看看幾點了?”

  按原定計劃,他們晚離開那學校大半個小時。

  他說:“不考慮我們,也要考慮學生吧?每一次排練節目,學生這么晚都沒回家嗎?簡直是亂彈琴,計劃都被他找亂了。”

  本來,李向東還想安排香港大亨兜一圈城區,跟他談一談城區這些年的巨大變化,然而,天已經黑了。盡管街燈霓虹燈不停地閃,那效果總不比白天吧?

  教育局長連連認錯,說以后一定注意,說以后再不會讓學校擅自主張,無緣無故打亂參觀程序,浪費李書記的時間。

  上了車,李向東問香港大亨,我們直接回酒店吧?香港大亨卻說,還是按原來計劃,轉一轉城區吧!他說,每次回來,他都要轉一轉城區,看一看城區的變化。他說,這已經成了他的一種習慣!

香港大亨告訴李向東,六十年前,他就出生在這里。他說,那時候,這里還是一座小城,只有兩平方公里左右。現在,已經擴展得幾十公里了。他說,不過,他對這個城市的感情還是凝聚在原來那個小  城區。

  李向東說:“其實,不只是你有這種情結,老實說,我也有這情結。我是在舊城區長大的,所以到現在,還是感覺舊城區那一塊最有感情。”

  香港大亨說:“你不應該有這種情結。你是這里的最高長官,你應該對整個城市都有感情。”

  李向東笑“哈哈”地說:“這是不是有點假?”

  香港大亨愣了一下,也笑了起來。

  李向東便叫司機把車往舊城區開,說大城市建設,怎么也比不上香港,還是舊城區更吸引人。他說,不管新城區怎么擴展,最熱鬧的還是舊城區這一塊,這里幾乎已經成為整個城市的商貿中心了。

進入舊城區,人多起來,車變得更緩慢了,香港大亨很感興趣地看著窗外,看著街兩旁的舊建筑。他告訴李向東,小時候,他曾在哪一個鋪店買過糖,在哪一個鋪店吃過餛飩,他指著窗外告  訴李向東,以前,這里有一個涼亭,他在那里躲過雨。

  李向東便問他:“是哪一年去香港的?”

  香港大亨說,解放那年,他只有七八歲,就隨父親去香港了,說那時候,他爺爺就在香港做小生意,解放前,各種謠傳都有,對也不理解。

  香港大亨笑著說,如果,他父親不帶他去香港,或許,他就能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李向東說:“其實,你還是去香港好,去了香港,事業有成,對家鄉貢獻才更大!”

  車離開鬧市,開始駛入一塊較偏靜的地帶。那里雖然也屬舊城區,卻與剛才的旺區比,有一種天壤之別。香港大亨說,他就出生在這一片。

  他感慨地說:“同是一座城,同是經過了幾十年的變遷,但他一直搞不懂,為什么這里就旺不起來?別的地方燈火通明,這里卻燈火暗淡?”

  李向東笑了笑說:“這里主要是住宅區,也顯得偏了一點。”

  他說,城區的擴展,在一個規律,它不是全面擴展的,總有一種傾向性,和交通便利很有關系。東面交通便利,城區就向東擴展。突然西機要建高公路,西面交通便利了,城區就向西擴展。

  他說,這一帶臨河,本來,是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當初建城的時候,也曾旺過一陣,只是這幾十年,河上游搞水利建設,截留了水的流量,河水就變得窄小了,無法行船了,這河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因此,就成了死角。城區便總是向其他方向擴展。

  他說,我曾有過一個想法,想把這塊地方打造成一個舊城區的縮影,好好地保護起來,幾十年,幾百年以后,這里就會凸現它的價值了。

  香港大亨說:“我和你不一樣,我的心愿是,希望這里成為全城最旺的地方!”

  向東并沒把他的話當回事。試想想,真要投資把這里搞成最旺的地方,那得遇到多少問題?至少拆遷補償就夠頭痛的。治理舊城區,他太有體會了,那投資比新建一個商業城耗資要多得多。

  香港大亨不是沒有這個實力,但他會投資嗎?這么些年,他對家鄉的建設僅限于捐贈,捐資近一個億辦公益事業也沒想要辦實業辦商貿,可見,他未必看好市縣的展前景,或者說,以他的實力,根本就不宵在市縣展,賺市縣人的小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