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發財了 凱拉爾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姑娘們這是怕他受傷啊。
心中感動之間出手也不慢。
對于阿爾托莉雅,那是為了讓她立威而沒有任何表示,因為一切計謀都會被看做是取巧而讓騎士們心生藐視,但是大劍的姑娘們和自己知根知底,哪里還需要費什么心思?
首先是“心靈之光”,姑娘們因為妖氣腫瘤在子(和諧)宮位置,每次使用妖氣都相當于性高(和諧)潮。所以如果忍受不住的女孩都會直接暴走,據說那個“組織”頭三代全都是男性,結果男性大劍一下子忍受不住全部覺醒,最后才采用女性大劍。
大劍們之所以看上去冰冷冷的樣子就是因為長期壓抑性(和諧)欲產生的。
所以第二道魔法才是力量增益。
第三道……
足足給大劍的妹子們加了五道增益魔法,實力翻了足足一倍有余,凱拉爾的價值終于不僅僅體現在政治和智力上了:在戰場上的價值他的增益和治愈魔法也無比的重要!
不顯山,不露水,僅僅憑借著二十人就殺到一千五百人膽寒的大劍們反而比一百五十位封號騎士更加讓人恐懼:因為封號騎士就算再強在不是戰場,沒有封號增益的他們面對弩箭和匕首的偷襲卻還是普通人類,但是這群大劍不論什么時候都能夠保持人類的狀態。
或許這么說會讓人覺得她們不可戰勝,甚至那些可以輕易虐殺大劍姑娘們的深淵在這個世界上無敵一般。
但是凱拉爾卻將她們,它們,他們的弱點看的一清二楚,沒錯,個體戰斗力確實超群,但是人類聚集在一起,單方面超過一千人的時候戰斗力就會成倍的提升,如果加上封號騎士這種作弊的存在更是大大的增加了贏的概率。
如果說一千騎士面對一千大劍是輸的話,那么五千騎士面對五千大劍就是平手,如果說一萬騎士和一萬大劍對壘死光的肯定是大劍!
凱拉爾沒見過深淵,但是據迪妮莎這個經驗老道的大劍戰士的經驗說明,普莉茜婭已經是超深淵階段,所以暫定深淵少一個階段的實力在計算了普莉茜婭的實力之后,凱拉爾也有信心用一萬普通步兵圍殺深淵。
至于你說以多打少?
這不是笑話么!
人類在大自然中一直都是處于弱勢階段的:力量不比犀牛厲害,手臂沒有猩猩發達,爪子沒有老虎銳利,牙齒不如獅子兇猛,靠的不就是智力和工具么!
不說凱拉爾自己的沉思,戰斗已經落下了帷幕。
除了上萬人級別的大合戰,遭遇戰哪里有慢的?
只不過區區四分鐘阿爾托莉雅就帶著封號騎士突破了對方的陣型,七零八落的陣型讓封號騎士們面無表情的開始跟著阿爾托莉雅來回絞殺起來。
而這一邊的騎士卻是提前崩潰的:任誰看到一群穿著白色緊身衣臉上帶著甜美笑容的銀發女孩們一邊甜美的笑著一邊將自己這邊身披重甲的騎士和馬分尸都會崩潰的。
崩潰如同連鎖,仿佛在戰場上都能看到對面隊友的撤退和潰逃一般,本來還期望著那邊的隊友來救自己的騎士們在雙重刺激下如同被雨滴打到的螞蟻一般亂轉起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的發生了:收編潰逃的騎士,找到罪魁禍首,然后斬首示眾,連根拔起。
就連安德烈大公都暗自驚訝這群貴族的勢力之重,錢財之多——總共十六個侯爵,二十二個伯爵參與其中,這也正是為什么他們能夠湊出來三千騎士的原因:一人養五十個騎士的話差不多正好,但是在抄家的時候遭到的抵抗居然是多則兩三百,少則一兩百,很明顯這些貴族就算是齊心協力也各純私心:若是干掉了阿爾托莉雅,接下來很顯然就是群雄割據的時代,而他們手上的兵力就是保證榮華富貴的砝碼。
他們真是太聰明了!
凱拉爾不禁感嘆,若是他們在蠢一點,每人留那么五十人自保,其他人全部來攻擊阿爾托莉雅的話就算是再強的封號騎士也不可能贏得:他們全部聚集起來至少兩萬啊!
還好他們太聰明了!
凱拉爾內心不禁感嘆。
他們真是太有錢了!
國庫因為騎士們的比試而支撐了十萬人半個月的金錢,糧食已經七七八八耗損得差不多了,凱拉爾甚至打著打秋風的主意除了少量的糧草,其余糧食一律在蘇格蘭劫掠。
但是這群貴族家里抄出來的糧食和金錢足夠五十萬大軍數年吃喝!
其中陳糧爛在最底層,里面的老鼠甚至有家貓大小!
凱拉爾算了算,估計這些貴族們從五十年前就開始累積量糧食了,但是最近十年累計的糧食呈直線上漲,聯想一下自己凱拉爾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紅葉嶺的糧食開始出現的時間。
前文提過紅葉嶺的糧食顆粒飽滿個個都可以用來作種子,價錢還是其他糧食產地的三分之二,商人們自然對紅葉嶺趨之若鶩,就算之后他們拿到了紅葉嶺的種子開始種植之后紅葉嶺的招牌也打了出去,品牌效應之下,商人們來卡美洛也只是為了去紅葉嶺一趟而買賣,哪里有時間去其他的領地轉轉?
所以凱拉爾把握行腳商人的舉動是正確的,把握了血脈的凱拉爾牢牢地占據了壟斷的低位——這也正是為什么他即能夠養三千魔馬騎士,五千的步兵還能夠支持國王搞這搞那的原因。
面對如此多的財富阿爾托莉雅面紅滿面,在她看來這些財富既然是來之不易的當然要分散于民。
但是凱拉爾苦口婆心的勸了兩天這才打消她這個可笑的念頭。
一個是不勞而獲雖然讓民眾對于國王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但是到天災,戰爭,或者其他原因而缺衣少食的時候若是不滿足他們的要求恐怕他們就會產生逆反厭惡心理,而事實上政府是沒有義務這么做的——就好像美國的經濟補貼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