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兩百六十一章:喪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入聊齋

  烈焰獵獵,將整座村子都付之一炬,包括滿地的僵尸——他們身前橫死,死后化為行尸走肉,現在倒算是超脫了出去。

  “這黑山老妖,罪惡滔天,該殺!”

  陳劍臣面沉若水,心中憤然。

  嬰寧道:“公子,眼下還只是黑山外圍,便遭遇到滿村的僵尸,深入進去,不知道又會碰到什么。”

  陳劍臣念頭轉動:對方經營的勢力,甚至要遠超過了昔日的蘭若寺,這侯青修為一日千里,卻不知里面有沒有樹妖的作用力……難道說,它們乃是傳說中的“好基友”,故而能達到資源共享的無間地步,從而讓侯青的實力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一飛沖天?

  想一想,還真是大有可能。

  “嬰寧,經此一事,此地不可久留。”

  “呃,那該去哪里?”

  陳劍臣問:“你現在能驅使道書嗎?”

  “可以,但不能持久。”

  她擊殺數目眾多的僵尸,法力耗損不菲,不過因為沒有受傷的緣故,通過打坐調息一段時間后,即可順利把法力恢復回來。

  “那就往回飛,就近尋一個縣城落腳安歇。”

  聞言嬰寧一怔:“公子是要走回頭路?”

  “不錯,先撤出黑山這一帶區域,反正攻打黑山,必須通過陰司地圖,只要我還在江州范圍內,都不會有影響。”

  嬰寧冰雪聰明,很快就領悟到公子的用意:公子的長處,在于正氣,現階段正氣不能自由外放,受肉身所局限,又成為短板。一來肉身無法進入陰司;二來身體留在陽間,需要得力的保護,因此遠離黑山,能有效避開黑山老妖的耳目,處境更加周全。

  “好。”

  他們雖然趕了幾天路,但速度慢得很,其實并沒有走出太遠的距離——當初決定步行而來,本就是為了親身近距離地接觸觀察黑山一帶的情況。

  所謂“行萬里路”,可不能走馬觀花,飛天而過,那就沒有多少意義了。

  陳劍臣修煉《三立真章》,“立言”大成,將要“立功”,對于真章本身的文章主題,奧義理解,道德思想等等,早已吃透,摸透了。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實踐,執行,磨礪心境,鍛煉意志。這絕非把自己關在書齋里埋頭讀書寫字所能完成的,閉門造車只會造出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來。

  修心養性,如何修,如何養,最佳的路徑,無疑便是大量的經歷磨練。這就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

  小狐貍當即吐出道書,和陳劍臣一起坐上,飄蕩而去。

  約莫半盞茶時間,嗖的,從黑山方向掠來一道迅猛的身影,魁梧而高,不類常人,尤其一雙寬大的肉翅,靈活自如地在背后舒展著,每扇動一下,便能飛出百米距離。

  黑影降落在被焚燒成廢墟的村莊中,雙翅收回,凜凜然猶若一座鐵塔——其全身漆黑如鐵,除了腰間系著一塊紅布外,其他部位都是赤、luǒ的,露出一塊塊精壯的肌肉;他的頭呈三角形,頭上雙角高聳如牛,五官粗獷,雙瞳瑩瑩激發出兩道宛如有實質的紅芒,環視四周,仿佛能洞悉一切。

  一邊看,一邊那巨大的鼻子一聳一聳的,嗅聞著。

  “逃了……但逃不掉的……”

  隨即這個怪物再度張開背上的肉翅,沖天而起,所追蹤的方向,正是陳劍臣和嬰寧離開的方向。

  飛行的速度和步行有著天壤之別,不用多久,嬰寧便驅使著道書帶陳劍臣遠離了黑山區域。

  駕馭道書,需要充沛的法力,否則根本撐不住。戰斗了一場,嬰寧本來剩余的法力就不怎么夠了,又飛了一刻鐘時間,漸感不支,恰好見到下方地面一片燈光點點,當即降落下去,在偏僻無人的角落地方收了道書。

  這是一個小縣城,規模不大,夜市頗為零落,只得零零星星一些飲食攤子擺出街邊來做買賣。

  陳劍臣正感到有些餓,便尋了一家面攤子吃面。吃喝間,問攤主那里可以投宿。

  攤主笑道:“這位公子一定是讀書人吧。”

  陳劍臣點點頭,心道投宿和讀書人有什么關系?

  攤主道:“本來一般人都該去客棧投宿,然而公子既然為讀書人,便可以到宿云寺里去。”

  陳劍臣訝然:“這是何故?”

  “很簡單,公子去客棧住宿要錢,可到那宿云寺去住,不但環境清雅,而且不用分文花費呢。”

  攤主娓娓道來。

  陳劍臣哦了聲,釋然了。

  現在釋家大興,寺廟林立,在各大州府縣城都有建設。這些新建立起來的寺廟,對外宣稱大開方便之門,尤其對于讀書人,十分開放。很是歡迎有才學的書生秀才前往游覽,借宿。此舉自然有好處,來往的文人多了,對于寺廟本身的知名度具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有文人以該寺廟入題,寫出質量上佳的詩詞來,傳誦開后更是了不得。

  一言以蔽之,等于是宣傳。

  ——釋家西來,百廢待興,為了增加影響力,站穩腳跟,就必須有大智慧,制定適宜發展的方針來。上層路線要走,中下層路線同樣不能棄之不顧。

  陳劍臣乃過來人,自是明白,比如前一世的那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便屬于典型的例子。

  “多謝老伯指點。”

  未中舉前,天下書生多寒酸,為了節省費用,有寺廟可以借宿,自然不會到客棧去花錢居住。面攤老板讓陳劍臣到寺廟借宿,純屬一片好意。

  填飽肚子離開,在路上嬰寧問:“公子,我們真要到那宿云寺去?”

  陳劍臣道:“既然路途不遠,去看看也無妨。”

  轉過兩條街道,很快就到了面攤老板所指示的宿云寺外,見到是一座頗大的寺廟,氣象清新。只是當下寺廟內鼓樂哀鳴,念經聲不斷,似乎里面正在做法事一般。而寬大的廟門屋檐下,還懸掛著兩盞白皮燈籠,白色的紙皮外寫著漆黑的“奠”字,正是辦喪事的標志。

  宿云寺內辦喪事?

  有些古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