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虎王重型坦克和巴爾干戰爭結束 b2噴氣式戰術轟炸機的起源要追溯至1935年,當時中華帝國空軍委員會已得知德國和英國都開始發展讓人生畏的噴氣式轟炸機,盡管后來被證明是英德兩國的戰略性政治欺騙,但是中華帝國空軍委員會當時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向帝國航空工業界提出了招標,發展一系列全新的噴氣式轟炸機,總重從36噸級直至90噸級,最大速度800公里每小時,作戰半徑1609公里,實用升限至少12000米等高性能指標。
這些新飛機的引擎將選用北洋電氣正在研發中的gtg1_80或gtg1_90。光華三十五年,亞洲航空回應帝國軍部的招標,提交了ca130的設計。ca130為傳統的上單翼布局,平尾具有上反角,使用4具渦輪噴氣式航空發動機,兩具為一組并列放置在機翼中段的發動機艙中。
同年9月8日,亞洲航空獲得帝國空軍部的合約,發展3架基于ca130的驗證機,型號xb1。還有3家公司也同時獲得類似合同,分別是皇家航空公司xb2,太平洋航空公司的xb4和中原航空集團的xb3。
隨著中華帝國擁有了強大的核武器,許多武器研發計劃或被取消或被推遲,但帝國航空委員會深感發展噴氣式戰術轟炸機的重要性,因為歐美各國的防空能力在大幅度增強。現有的轟五戰術轟炸機已經很難突破潛在敵國的防空了。
雖然xb1、xb2、xb3和xb4的合同并未波及,但在光華三十_八年,由于跟德國的關系不斷緊張,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和蘇聯的合作令帝國政府深感戰爭迫近的壓力,空軍委員會給予噴氣式戰術轟炸機的研發最高優先級。
為了盡快獲得新型轟炸機,帝國軍方決定放棄四個項目之間的競爭,改為選擇可以最先投產的設計。到光華三十_八年中期,xb1和xb3接近完成,而xb2和xb4還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在時間第一的方針下,帝國航空委員會決定立即對xb1和xb3進行比較后擇一種投產。軍方在對xb1和xb3對比后得出結論,皇家航空公司xb3預期性能低于xb1。而且其細小優雅的機身不足以容納所有必要的雷達設備。另一方面xb1質樸的氣動布局已有大量機型采用,沒什么好擔心的。
光華三十_八年底,帝國航空委員會宣布對xb1進行批量生產,并于光華三十九年一月二十日簽署了b2的生產合同。b2是帝國空軍授予的戰術轟炸機代號。第一架xb1原型機于3月17日在北苑空軍基地進行了飛。這次飛行也成為中華帝國4發噴氣式轟炸機的次飛行。
中華帝國空軍共生產了3架xb1樣機,分工實施不同的試飛項目。在試飛展開前,一架xb1墜毀,兩名來自北直隸的飛行員不幸罹難,這也是中華帝國空軍幾十年來試飛計中最大的一次空難事件。帝國空軍一度因為兩名空軍家屬的起訴而陷入麻煩當中,最終空軍大臣劉翔還是說服了國會,使得噴氣式轟炸機項目得以繼續進行。
在接下來的密集的試飛工作中,有鑒于之前的空難事件。帝國空軍委員會加強了試飛員的安全保障工作,使得剩余兩架xb1平安進行了171次飛行。隨后交付中華帝國空軍。
帝國空軍在6月30日接收了架b2戰術轟炸機,8月31日接收了第2架。兩架b2轟炸機被先配屬給皇家禁衛軍航空隊。歸帝國戰略空軍司令部直轄。
由于中華帝國在噴氣式戰術轟炸機上的研發尚屬次,因此b2戰術轟炸機從研制那天開始,一直到其退役,包含了許多種升級改進型號,基本上每架b2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動。
不過,一切改動都是基于基礎型的b2,其翼展為27.145米,長度為22.98米,高度達到7.68米。基礎型總重量為49963公斤,載彈9988公斤。帶4540公斤彈藥時作戰半徑為1622公里,轉場航程為3930公里,實用升限為11452米,最大速度為917公里小時,巡航速度為804公里。
b2轟炸機基礎型采用采用梯形垂尾,隨后后續又有了多種改進型,但整體上沒有太大變化。其最大的特點是平尾有很大的上反角以避開發動機的尾氣。前三點式收放起落架,前起落架為雙輪,翼下主起落架為大型單輪,向內收入到翼根部的輪艙中。4具北洋電氣pd47渦輪噴氣發動機,每兩具為一組并列安裝在機翼中段的發動機艙內,推力為2724公斤。機腹內有一彈倉,機組包括兩名飛行員,一名投彈手兼領航員及一名尾部機搶手,分別置于機身前上方的縱列復座氣泡式透明座艙罩、機鼻透明投彈艙,及尾部動力旋轉炮塔內。
由于b2戰術轟炸機的速度非常高,很容易突破敵人的防空火力網,僅需尾部防御火力向后射擊,所以僅要求安裝尾部機槍。機身前部3名乘員通過機鼻左側的大艙門進入飛機,尾部機搶手在平尾下方的右側機身擁有自己的艙門。b2的電子系統包括轟炸導航雷達和火控系統、無線電通訊設備、緊急飛行控制設備等。機尾有兩具50毫米的機炮,備彈2000發。能在兩個彈艙能攜帶最大12485公斤彈藥或一枚重9988公斤的“滿堂紅”低空戰略炸彈。
可以說,中華帝國將噴氣引擎引進到戰斗機飛行器上。徹底改變了人類在空中作戰的形式。最主要的沖擊就是速度,因為早期的噴氣引擎的效能足足比傳統的輪轉機快上三倍。速度的提升當然廣受駕駛員歡迎,不過此種變化的特性也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被適應。以前帝國空軍飛行員駕駛螺旋槳戰斗機可以緩慢體驗速度由低到高逐漸遞增的狀態,但現在速度一開始就達到了數百公里每小時。令帝國空軍飛行員們有些不太習慣。同時,在演習當中,噴氣式戰斗機的空中纏斗變成更困難的一種任務,因為開火的最佳時機變得只在一瞬之間。
但不管有著各種各樣的困難,中華帝國次大批量開始量產噴氣式戰機并且大規模裝備空軍,替代現有的螺旋槳作戰飛機,由此掀開了世界航空史上的新時代,飛機由此進入到了第二代。中華帝國成為繼續引領世界空軍未來發展方向的國家。并且在二戰爆發后得以迅速保住世界航空領域的霸權地位。
不過,跟傳統的螺旋槳戰機相比,噴氣式戰機雖然擁有極強的戰斗性能,但這跟它們的造價也是成正比的。
此時。中華帝國的航空工業制造能力世界第一,像殲十那樣的先進的螺旋槳戰斗機成本已經降至5.4萬龍幣,而在國外,以德國航空工業的能力,用來制造殲十戰斗機的成本也不會超過6.2萬龍幣。
由此可見。條約時代世界航空工業的發展可謂神速,從主力戰斗機制造成本大幅度下降就足以證明了這一點。
然而,對于噴氣式戰機而言,最大的差異在于噴氣式航空發動機的制造成本。以中華帝國的殲十一殲擊戰斗機而言。其成本便高達8.5萬龍幣,a5強擊戰斗機略高。達到10.5萬龍幣。f6艦戰造價9萬龍幣,雙座為9.2萬。f8魚雷轟炸機則約為8.4萬龍幣,而b2戰術轟炸機則高達33.6萬龍幣。
對于最昂貴的的h7戰略轟炸機而言,盡管升級了,但成本反而下降,維持在52萬龍幣左右。
對于中華帝國軍方而言,這些噴氣式戰機的成本雖然還有些高,但以中華帝國強大的財力而言,這個成本是在可承受范圍內的。尤其中華帝國軍方會趁著殲十、轟五等螺旋槳戰機還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時候對外出口,反而可以賺取大量的外匯,抵消了新一代噴氣式戰斗機的額外成本。
當然,這也是中華帝國軍方歷來的戰略,即自己永遠都用最好最新的,把淘汰的裝備對外出口。
不過,對于希臘軍方的采購要求,中華帝國軍方出口給他們的僅僅是殲十和轟五的外貿版本,即適當的降低了性能。只有等到中華帝國軍方完成了裝備的換代更新后,才會把本土完整版對外出口。
以中華帝國的強大工業制造能力,帝國軍方有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壓力,在兩到三年內就會完成全面更新換代的。
出口給希臘軍方的殲十戰斗機和轟五轟炸機是這樣的,同樣出口給他們的擁有陸戰之王之稱的m28a1豹式主戰坦克也是如此,因為中華帝國陸軍業已完成了新一代主戰戰車的研制,并且開始了批量生產,正在快速取代m28系列主戰坦克的地位。
自m28系列主戰坦克問世十多年以來,中華帝國陸軍一直在這方面領先世界。不過,隨著德國陸軍開發出來三號和四號主戰坦克后,m28戰車遇到了強大的競爭對手。德國人的三號坦克已經達到25噸了,四號坦克更是接近30噸,火力和裝甲都在不斷增強,跟中華帝國的m28系列主戰坦克的差距大幅度縮小。為了避免德國人把中華帝國的陸戰之王的稱號奪走,帝國陸軍委員會在光華三十一年便正式立項開發下一代主戰坦克。并且正式將主戰坦克分為三類,即輕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三種。
其中m28a3作為中型主戰坦克得以繼續服役。a1系列用于對外出口。而陸軍委員會則下達了研發輕型主戰坦克和重型主戰坦克,這就是m36虎王重型主戰坦克和m35獵犬輕型主戰坦克計劃。
按照中華帝國陸軍委員會的要求,m36虎王主戰坦克作為重型戰車應達到搭載80毫米主炮,全面重裝甲防護。戰斗速度在50公里每小時等性能指標。m35獵犬主戰坦克作為輕型戰車,應達到搭載47毫米主炮,輕裝甲防護,戰斗速度在70公里每小時以上等性能指標。
虎王重型主戰坦克有皇家兵器重工負責研發制造,而獵犬輕型主戰坦克則交給江南機械制造研發生產。
戰斗速度要求50公里每小時,這對于重型坦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在光華三十六年,皇家兵器重工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還是做到了這點。令虎王主戰坦克成為全世界機動性最好的重型坦克。
m36虎式重型主戰坦克的設計概念不同于中華帝國早年的大部份坦克。在此之前的坦克設計強調機動性、防護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虎王主戰坦克的設計呈現出著重火力和裝甲的而適度犧牲機動性。但事實上,虎王坦克的機動性只是相對下降,和之前的m28a3系列的62公里每小時相比。最終配屬給中華帝國陸軍的虎王坦克測試最大速度達到55公里每小時,僅僅降低了7公里而已。當然,這跟虎式采用了更大更先進的發動機和傳動系統有著密切關系,也就是說,虎王重型坦克仍然擁有中華帝國陸軍中型坦克的機動性。雖然比不上德國輕型坦克馬克二型和蘇聯的t34,但卻對歐美各國陸軍的中型和重型坦克處于絕對機動性優勢,因此中華帝國的虎王坦克被稱之為歷史上機動性最好的重型坦克一點都不為過。
對于m36虎王重型坦克而言,真正刺激虎王主戰坦克出現的是德國陸軍在西歐和北非的戰爭。其75毫米45倍徑坦克炮對英法主戰坦克幾乎是壓倒性的優勢,包括中華帝國的m28a3主戰坦克的裝甲在德國坦克的面前。也是面臨巨大威脅的。
盡管虎王主戰坦克的大體上的設計和外型類似m28a3豹式坦克,但虎王坦克的重量卻比豹式坦克重了十幾噸。重量的增加來自于更厚的裝甲和大口徑火炮,以及必然產生的龐大燃料和彈藥儲存空間、較大的引擎、更堅固的傳動及懸吊系統等等。
厚度能夠在正常交戰距離抵擋絕大部分炮彈,這是帝國陸軍委員會給虎王主戰坦克的定義標準。皇家兵器重工設計的虎王坦克的車體前方裝甲有100毫米厚,而且是傾斜式的中華特種鋼,防護能力可以在600米內抵擋住80毫米坦克炮的致命性攻擊。炮塔正前方炮盾正面厚度達到120毫米,側面達到100毫米,同樣是帶有45度傾斜棱角的長方體結構。相較之下同時期的德國iv號坦克車身前方只有50毫米厚的裝甲而炮塔正前方的裝甲也只有40毫米厚。
而m36虎王主戰坦克的兩側和背面也有高達82毫米厚的裝甲。這樣的厚度能夠在正常交戰距離內抵擋絕大部分的炮彈,尤其是來自正面的反坦克炮彈,虎式能夠抵擋遠距離落下的大口徑自行重榴彈炮炮彈。虎王主戰坦克的大部分的裝甲都是傾斜裝甲,與其它結構相連接并且采用了咬合連接形式,使其獲得了良好的綜合結構性能。同時咬合的裝甲塊之間都采用了焊接,焊縫質量極高,遠超國際先進水平,但也這因為焊接的車身和炮塔也大大增加了虎王主戰坦克自身的結構性重量。
按照帝國陸軍委員會要求,至少保障50公里每小時的機動性能。為此,皇家兵器重工開發了最先進的引擎系統。兩個可對流的隔艙置于兩側,每個隔艙都有油箱、散熱鰭片、散熱風扇。引擎最初是設計使用一具21公升12汽缸迪塞爾dbx210p45柴油引擎650千瓦。雖然是一具好引擎,但它提供的動力不敷使用。這很快被升級了到迪塞爾dbx230p77,30公升850千瓦的引擎,驅動重達55噸的虎王主戰坦克最高速度達到55公里每小時。采用直列式汽缸,汽缸間角度約為60度。安裝了慣性啟動器裝置,位于右側,穿過坦克后部的洞口透過鏈條驅動,引擎可透過車頂的艙口吊起,方便維護。引擎在后部下方連結前方的齒輪變速箱,11噸炮塔使用由引擎供給動力的液壓驅動系統推動,自轉一圈需要25秒。懸吊系統使用了十_八組扭力桿,為節省空間。負重輪擺臂一側向前而另一側向后,每只負重輪擺臂裝有三個負重輪,提供更好的乘駕。
由于虎王坦克達到55噸,因此為了降低對地面的壓強。皇家兵器重工開發出了一條寬度達到700毫米的履帶,其履帶壽命雖然沒有提高多少,但至少維持在了m28系列履帶的壽命同樣的水平上,對于重型坦克而言,1500公里的履帶壽命是一種強大生命力的保障。
當然。對于虎王主戰坦克而言,最大的威懾力還在于其裝載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強悍的坦克炮。皇家兵器重工為其設計了mkpdx38式80毫米口徑70倍徑的高膛壓電動擊發滑膛炮,整個炮塔扁平而修長,十分接近現代主戰坦克炮塔設計。看起來像一個拍在炮車上的巨大蒼蠅拍一樣。
主炮的支撐及發射機制則發展自中華帝國著名的80自行高射炮,并配置了極為精確的北洋科技tdm39光學和機械式雷達反射瞄準器。精準度驚人,該炮可裝載三種型號彈藥。分別是ck33彈道穿甲爆破彈、ck36亞口徑鎢芯穿甲彈和cm39型高爆彈。
虎王主戰坦克強悍的主炮口徑和倍徑,其發射的炮彈可以依著一條非常直的軌跡高速飛行。在北苑靶場的一次試射時,m36主戰坦克在1500米的距離外開火,而連續5發落在一個2米x3米的目標上。在1600米內可以輕易擊穿德國三號輕型坦克,在1000米內可以直接擊穿德國四號中型主戰坦克的裝甲,威力驚人。
另外,虎王主戰坦克采用液壓控制可變速齒輪箱和半自動傳動系統。坦克的重量增大意味著需要新的操控系統,采用高性能的離合器和煞車設計。虎王坦克的操控系統是雙斜齒輪類型,有兩個不同且固定的軸藉由不同斜齒輪相互扭動,它配有有八段速度齒輪箱,有十六種斜齒輪運作。在必要情況下,最小半徑旋轉要透過單邊煞車來進行旋轉。m36坦克的操控系統在整個四十年代而言,是最容易使用的。
到了三十年代末,中華帝國的m28a3豹式中型主戰坦克的造價成本已經降至9萬龍幣了,而新的m36虎王重型主戰坦克的造價是它的兩倍多一些,在19萬龍幣左右。雖然成本很高,但是虎王主戰坦克的戰斗力是毋庸置疑的,在整個二戰期間,它基本上是無敵的存在,符合其昂貴的身份。
而對于m35獵犬輕型主戰坦克而言,其不足5萬龍幣的成本使其具有極高的性價比,整個二戰期間,中華帝國大量生產裝備,直到戰后,該型坦克依然是國際上的搶手貨。
m35獵犬輕型主戰坦克,從其設計那天開始,直到其退役,一直是坦克世界里的速度之王。
m35戰車的戰斗全重只有12噸,是m28a3中型戰車的降低裝甲和主炮口徑的縮小版。戰車車長只有4.61米,車寬2.14米左右,車高2.4米,采用迪塞爾dpc400馬力引擎,最大速度公路速度70公里每小時,越野速度40公里每小時,最大行程400公里,配備乘員4人。
在火力方面,m35戰車裝備一門47毫米55倍徑火炮,備彈40發。配備兩挺12.7毫米m2型重機槍,備彈2400發。為了獲得最大速度,m35坦克不得不犧牲裝甲防護,正面采用25毫米傾斜裝甲,側面采用10毫米傾斜裝甲,可以抵擋600米外47毫米以下口徑火炮的攻擊。由于其高速度的靈活機動能力,敵人的大口徑火炮很難鎖定它,這就給m36輕型坦克制造了絕佳的生存機會。
另外,m35獵犬輕型坦克可以輕松爬上29度的山坡。通過一米垂直高墻跨越2米的塹壕,涉水深度也達到0.9米左右。
中華帝國陸軍委員會除了制定了研發m36重型坦克和m35輕型坦克之外,由于m30輪式步戰車和z29反坦克戰車繼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帝國軍方認為沒有必要對其進行淘汰更換,因此輪式步戰車和反坦克戰車的更新換代被擱置,但并沒有放棄研發,只不過在未來十年內不作為必須。除非國際上出現了可以對抗w30和z29的新型戰車,否則不會對其進行換代的。
當然。帝國陸軍在戰車發動機技術方面的長足進步,大功率發動機是提升速度的關鍵部件。對于w30輪式步戰車和z29反坦克步戰車的升級是得到允許的,更新了這些現役戰車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使其繼續以領先國際二十年的標準在中華帝國陸軍服役。
在中華帝國本土大規模進行軍事裝備革新的時候。在希臘雅典訪問的中華帝國海軍,被國際上稱之為“大灰狼”的艦隊于8月8日離開,進入地中海訪問意大利。
在這之前,中華帝國軍方已經將希臘軍方所需要的殲十戰斗機、轟五轟炸機、m28a1戰車等先進武器裝備交付給了希臘軍隊,將4.5億龍幣收入囊中。
而對于希臘軍方來說。4.5億龍幣被中華帝國賺走雖然很心疼,但是很快物有所值的得到了回報。
8月10日,前線希臘軍隊借道雅典命令,全線后撤。意大利軍隊以為希臘軍隊就此垮了。于是長驅直入,準備一舉攻陷雅典。結束希臘戰爭。
實際上,這不過是希臘軍方的緩兵之計和誘敵之計而已。因為希臘軍方需要將中華帝國的先進武器裝備分配給主力部隊。并且要給主力部隊時間來適應新裝備。
為了贏得時間,被誘敵深入的意軍遭到希臘軍隊的頑強抵抗,希臘軍隊依托地勢之利,迫使意大利軍隊停頓了下來,雙方在山區展開了膠著戰斗,另外一邊,意大利東進的部隊亦被希臘守軍擊退,進攻不利。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后,希軍的增援部隊到達前線,裝備了中華帝國最先進武器裝備的希臘第一集團軍立即展開了反攻。
川月14日,希軍發起品都斯山之戰,希軍第一集團軍出動殲十戰斗機掩護轟五轟炸機群對意大利軍陣地進行地毯式轟炸,掩護地面的第三軍第四裝甲師的150輛m28a1主戰坦克發起了猛烈的反沖鋒,一舉擊敗意大利第六裝甲師,強悍的m28坦克輕而易舉的摧毀了意大利軍裝備的意大利版的德國二號坦克,不到30分鐘的坦克大戰,希軍摧毀了意大利軍76輛坦克,而自身僅僅有6輛坦克因為操作不當在戰場上拋錨。意大利軍遭到開戰以來的最大失利,被迫后撤,希臘軍隊取得了決定性的轉折勝利。
22日,帕帕戈斯指揮希軍大舉反攻,意軍全線潰退,主基地科爾查與波格拉德都丟給了對手。戰爭轉移到阿爾巴尼亞境內。
12月8日,完成了再補給的希臘軍發起了第二次大反攻,憑借著中華帝國提供的先進軍事裝備,打得意大利軍滿地找牙,戰線直接離開希臘本土,并且深入意大利境內30多公里。隨后,希臘軍隊更是一舉占領了阿爾巴尼亞港口薩蘭達,控制臺培萊納交通要道。
希臘軍隊反敗為勝,打敗了號稱世界第四的軍事強國的意大利軍,頓時令國際社會大為震驚。意大利上下一片悲催之聲,打不過法國也就算了,連小小的希臘都打不過,實在丟人丟到家了。
大怒之下的墨索里尼立即組織了50個師準備全線反攻,但是未能擊退希臘軍隊。
很快,墨索里尼親自掛帥,集中28個師,300架飛機大舉反攻,卻再次被帕帕戈斯將軍指揮下裝備了世界最先進武器的希軍給挫敗了。意軍傷亡高達12萬人以上,而希臘軍隊僅僅傷亡不到一萬人。
如此巨大的反差。令墨索里尼悲催不已。于是,他不得不丟掉面子,向那個本應該從“報紙上讀到”領袖“已經占領了希臘”的好兄弟希特勒發出求救的哀號了。
當意大利軍在希臘遭到失敗之時,德軍已經攻占了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將英法聯軍逼退至色當、凡爾登一線,并且再度威脅法國都巴黎。法國上下一片恐慌,因為他們很清楚,現在的法國面臨比一戰期間更加嚴峻和被動的局面。一戰時法國還有沙俄作為盟友在東線牽制德國,才促成西線德法進入對持局面,保住了法國。如今二戰爆發后,德國沒有東線的威脅,全力進攻西線。同時。意大利和西班牙配合德軍三面包圍法國,導致法國兵力被牽制在三個方向上,尤其在局部上對德軍無法形成優勢,盡管英國遠征軍幫忙。但是英國陸軍的戰斗力也不敢恭維,英法聯軍顯得非常的吃力。
希特勒據此揚言,將在一年內結束在法國的戰爭。但就在這個時候,希特勒聽到了他的好兄弟墨索里尼的求救聲音,原本是意大利入侵希臘。結果反過來被希臘攻入意大利本土,這讓“小胡子”相當的不爽,大罵墨索里尼是個廢物。
墨索里尼在希特勒面前哭喊著都是中華帝國向希臘出口先進武器裝備導致意大利軍的敗退,于是希特勒頓時對中華帝國的先進武器裝備感到了震驚。
此時。意大利軍的戰敗,讓協約國英法看到了在巴爾干戰場上開辟新通道來牽制德國力量。減輕西線英法聯軍壓力的希望,于是英法加大了對希臘的軍事援助。甚至在英法軍力都緊張的情況下,還抽調了兵力到巴爾干戰場支援希臘。
意大利入侵希臘的失敗,讓a.希特勒感到了壓力,為防止英國開辟巴爾干戰場,保衛唯一供應德國的羅馬尼亞的油田,并保證未來德軍入侵蘇聯翼側的安全,希特勒下令制定入侵希臘的作戰計劃,并先后將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拉入德、意、西三國軍事同盟。
1940年3月初,德軍30萬人進駐保加利亞。3月25日,南斯拉夫政府被迫簽署參加德、意、西三國同盟的協定。27日,南斯拉夫軍親英派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南斯拉夫新政府拒絕與德結盟,并于4月5日同蘇聯簽訂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
希特勒遂決定占領南斯拉夫。德軍的企圖是:以第2集團軍,分別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向貝爾格萊德實施向心突擊,分割、殲滅南軍。意第2集團軍沿達爾馬提亞海岸北、南對進;匈牙利第3集團軍向諾維薩德方向推進。
與此同時,德第12集團軍和東色雷斯進攻。
南斯拉夫和希臘缺乏抗擊德國的軍事準備。南斯拉夫軍企圖在長達3000多公里的邊境地區組織防御,并協同希軍對駐阿爾巴尼亞意軍實施突擊。但南軍裝備落后,部隊缺編,僅有約28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和32個獨立團。希軍主力約15個步兵師在阿爾巴尼亞與意軍作戰,企圖將意軍趕出阿爾巴尼亞,在保希邊境地區僅部署有6個師、2個旅,沿夸斯托斯河、斯特里蒙河和韋爾米翁山、阿利阿克蒙河一線構筑三條防線,計劃在抵達希臘不久的英軍配合下阻滯德軍進入希臘腹地。
4月6日,德軍對南斯拉夫和希臘發起進攻。在南斯拉夫方向,德意航空兵對交通樞紐和貝爾格萊德等重要城市實施猛烈轟炸。南斯拉夫政府和最高統帥部陷于癱瘓。德第1裝甲集群和第2集團軍一部越過保南、羅南和匈南邊界,向貝爾格萊德實施向心突擊;德第2集團軍主力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向南斯拉夫克羅地亞府薩格勒布實施鉗形突擊。
11日,意軍分別由伊斯特拉半島和阿爾巴尼亞的斯庫臺出發,對杜布羅夫尼克實施向心突擊。匈牙利第3集團軍10個旅從塞格德地域攻入南斯拉夫。13日,德第1裝甲集群和第2集團軍在貝爾格萊德地區會師并占領該市。次日,南軍最高統帥部命令部隊停止抵抗,17日投降。德軍傷亡500余人,南軍被俘約34.5萬人。
在希臘方向,德第12集團軍右翼第40裝甲軍分三路進入南境,奪占斯科普里,爾后向科扎尼方向推進;中路第1_8軍占領斯特魯米察后沿阿克西奧斯河推進,于4月9日占領薩洛尼卡。駐守東色雷斯的希軍被迫投降。駐守韋爾米翁山、阿利阿克蒙河一線的英希聯軍為避免被圍,后撤至布拉洛斯、莫洛斯一線,企圖阻滯德軍進攻,掩護主力從雅典經海路撤退。
正在阿爾巴尼亞境內與意軍交戰的希軍,因側后受威脅被迫后撤,但為時已晚,陷入重圍。盡管希臘軍隊裝備了中華帝國的先進武器,但是希臘軍隊掌握這些先進武器裝備的時間尚短,跟裝備同樣精良卻訓練有素的德軍比起來,自然是不敵的。
20日,被圍希軍主力走投無路向德意軍投降。23日,希臘政府簽署投降書。次日,德軍突破英希聯軍布拉洛斯、莫洛斯防線,27日占領雅典,30日占領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4.1萬英軍和部分希臘軍隊經海路撤至中華帝國控制的克里特島,遭到中華帝國軍武力解除武裝。
至此,巴爾干戰爭結束,德軍傷亡約1.15萬人。希軍22.3萬人被俘,英軍損失1.2萬人。
此戰過后,德國軍方從希臘軍隊手里繳獲了大量的中華帝國的先進武器裝備,德國軍方立即展開逆向工程研究,很快德國人山寨出了中華帝國的m28a1戰車、殲十戰斗機、轟五轟炸機等先進武器裝備。
中華帝國未能料到希臘軍隊如此快的被德軍打敗,更未能料到德軍逆向工程的強悍,使得中華帝國軍方不得不加快了新一代軍事裝備的革新更換速度。同時,中華帝國對于德國的忌憚加大了,帝國總參謀部已經開始研究跟德國可能爆發的軍事沖突或者全面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