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六十五章 還是一俗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官路逍遙

  小農民)

官路逍遙第一百六十五章還是一俗人  聽到潘寶山說要對付何大龍,劉海燕問怎么回事。潘寶山便把與何大龍的怨源逐一一道來,包括采石場運作的事,也全盤托出。

  “都是些小事,說到底無非是一個錢字。”劉海燕道,“你要記住一條,為官者,不與人爭利。你可以在安全方便的條件下開辟錢途,但不能侵犯現有得益者,否則麻煩也會隨之而來。”

  “何大龍的麻煩已經擺在眼前了。”潘寶山道,“照目前看還沒什么法子緩解。”

  “在沒法緩解的前提下,能不激化就不激化。”劉海燕道,“總之不會直接找到你頭上。”

  “嗯,那就由他去吧,不到萬不得已就不關注他。”潘寶山說完,拿起遙控器給電視加了兩個音量。

  七點鐘了,新聞聯播開始。

  頭條新聞引起潘寶山的極大關注,國務院召開全國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提出為了調動糧食主產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黑龍江、吉林兩個省先行進行免征農業稅的試點,還有十一個糧食主產省、自治區,降低農業稅稅率三個百分點,其他地區降低農業稅稅率一個百分點,沿海和其他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進行免征農業稅的試點。

  這是一個信號,國家對農業的重視程度提到了新高度!

  潘寶山坐不住了,一下站起來,“春天來了!”

  劉海燕看著潘寶山,笑了,“明天你可以找祁書記談談心,他來富祥后重抓農業,是先知。”

  潘寶山沉穩有力地點點頭,不由地握緊了拳頭,“是的,我也這么想!”

  第二天一上班,潘寶山便來到祁宏益辦公室。祁宏益正在看當天的《松陽日報》,頭版頭條就是轉發新華社關于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稿件。

  “祁書記!”潘寶山一臉激動,“你對農業的重視真是高瞻遠矚!”

  祁宏益笑呵呵地放下報紙,“農村是多廣闊的天地,不守好農村這個攤子能行嘛。”

  “還是祁書記認識到位。”潘寶山笑道,“昨天晚上看過新聞聯播后就想給你打個電話,真是個利好消息,下一步,要更加放心大膽地去開拓農村工作局面!”

  “嗯,農村工作是個重點,但也是個難點。”祁宏益道,“走傳統的路子是遠遠不行的,所以必須走新型農業發展道路,但是這個新型新在什么地方?結構的調整是大方向,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不變的主題,如何去豐富、去拓展這個主題,很值得思考。”

  祁宏益的話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何進一步挖掘農業發展的潛力。

  潘寶山把這當作必解的課題來研磨,他覺得農業生產轉型促發內生動力,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固然重要,但同時在借助外力、加強引輸血功能方面也不應該忽視。

  其實,這是個很簡單的思路,就是招商引資。只不過因為慣性思維,一提招商引資就覺得是工業、商業的事,農業其實也一樣,只是沒有重視到一定程度而已。循環高效農業產業園內引進省涉農龍頭企業立春集團,就是典型的農業招商成功實例。

  農業招商!

  潘寶山覺得這個簡單的思路應該強化,他立刻向祁宏益匯報請示,說富祥的農業發展,在政府和農民兩方面努力的同時,還應該通過加大農業招商引資的力度,爭取吸引更大的投資,才能更好地促使現代農業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祁宏益對潘寶山的提法很感興趣,但沒有立即同意,他讓潘寶山可以先選取幾個試點,看看成效再說,不能盲目行動,否則沒有個好結果,反倒會被說成是搞形式主義,工作作風不踏實。

  潘寶山一尋思也對,得抓幾個亮點出來做典型,但是怎么抓是個問題,在這方面可沒什么路子,更談不上經驗。潘寶山抱著腦袋一通琢磨,效果是很明顯的,有辦法可想,去市農業局局長呂光榮,涉農招商方面,他那邊的情況應該了解的多一些。

  有了路子事情就好辦,潘寶山決定去市里找呂光榮,向他表示表示,以獲取幫助。

  說來也巧,市農業局那邊恰好傳來了一個消息,去年申報的夾林循環高效農業產業園已經獲批省級農業產業園,過些日子就公示,然后就可以掛牌了。

  剛好借此機會,潘寶山馬上來到市里找呂光榮表示感謝,順便提一下涉農招商的事。

  呂光榮對潘寶山的到來表示歡迎并祝賀,“這一批省級農業產業園有十幾個,咱們松陽一共兩個,你負責的夾林循環高效農業產業園就是其中之一,很不容易!”

  “那都多虧了呂局長幫忙,我代表夾林政府感謝你!”潘寶山笑道,“不過呂局長,后來產業園升級為縣屬了,跟掛牌不會有沖突吧。”

  “不會,反正園還是那個園。”呂光榮笑道,“發展是隨時隨地的,去年申報和今年獲批這段時間,有變化升級了,很正常。”

  “那就好。”潘寶山道,“呂局長,我們富祥的農業發展起步較晚,受傳統思維觀念影響比較重,最近跟縣委祁宏益書記就如何突破創新,推動新型農業、現代農業進一步發展進行了一點探討,有些地方還需要呂局長多多指導。”

  “你們做得很好!”呂光榮仰頭一笑,說完后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頭一探,身子向前一傾,“對了潘縣長,去年隨徐市長去夾林調研的時候,對產業園內的火雞養殖項目印象很深,現在形勢如何?”

  聽到呂光榮這么一說,潘寶山還真想了起來,當時在范少華的養殖區前,他特意問過養殖效益怎樣。

  “很好,規模又擴大了。”潘寶山道,“呂局長對那項目感興趣?”

  “哦,是想了解了解。”呂光榮呵呵一笑,“老家那邊有人想搞養殖,讓我參謀參謀,物色個好點項目,我看養火雞就不錯。”

  “老家那邊?”潘寶山一皺眉頭,明白了個大概,“關系遠近?”

  “近,其實是自家人。”呂光榮笑笑,“到時還要麻煩潘縣長,在技術上給予指導。”

  “哪里談得上麻煩。”潘寶山道,“一點都不麻煩,呂局長要不這樣,等我回去安排一下,一條龍服務到家,免費提供火雞苗和養殖技術,而且坐鎮進行技術指導,最后在銷售上也幫助開辟渠道。”

  “喲,那怎么能行。”呂光榮擺擺手,“那可不行。”

  “呂局長就不要客氣了,都是相互幫忙的事。”潘寶山道,“呂局長老家在什么地方?”

  “遠嘍。”呂光榮道,“雖然沒出市,但跟你們富祥離得遠呢,一百多公里的距離。”

  “古河縣啊。”潘寶山呵地一笑,“也不遠,而且剛好避免競爭嘛。”

  “潘縣長說的也是。”呂光榮道,“離遠點也好。”

  “那就這么定了。”潘寶山道,“三天內我把事情定下來,到時再溝通具體方案,現在正是火雞下苗的好機會,必須抓緊。”

  “好,越快越好!”呂光榮道,“費用的問題也要理清楚,到時用一次性支付過去。”

  “呂局長怎么還提錢的事。”潘寶山道,“都說了是相互幫忙。”

  “這個……”呂光榮猶豫了下,“那現在先不說,到時再看情況。”

  “情況也不用看了,就按我說的來。”潘寶山說得很干脆。

  “那就不太好意思了嘛。”呂光榮咧嘴笑了笑,問道:“哦,剛才潘縣長說在推動新型農業、現代農業進一步發展方面,哪些地方需要指導?”

  “涉農招商上。”潘寶山道,“富祥的農業發展在投入上很欠缺,需要引入外來資金充實發展,但在這方面經驗很不足,甚至沒法入手,所以呂局長要是有可能的話,多給予些指引。”

  “平臺,主要是依托平臺來招商。”呂光榮笑道,“你還真問巧了,馬上省里就召開農洽會,是個好機會。”

  “怎么參加?”潘寶山急問。

  “省里安排的項目名額早已經滿了。”呂光榮道,“不過潘縣長放心,你那邊我肯定會照顧到位,就產業園里的項目可以整體組個隊,到時由我帶著一起參會!”

  “那可真是太好了!”潘寶山一拍手,“呂局長,再次表示感謝!”

  “不用客氣,相互幫忙嘛。”呂光榮笑笑看了看時間,“潘縣長,來到市里就是客,我要好好招待一下,走吧,去松陽酒店,先打打牌玩玩,然后喝酒。”

  潘寶山看看還不到十一點,等喝完吃完起碼得三個小時,“呂局長跟你說句實話,我今天就想把火雞養殖的事給敲定下來,現在趕回縣里,再到夾林還來得及,剛好也把組團參加農洽會的事布置一下,爭分奪秒啊。”

  “不用那么緊張吧。”呂光榮笑道,“吃飯的時間總歸要有。”

  “這時間還早呢,趕回去也晚不了多少。”潘寶山道,“呂局長,等事情忙一忙,還請你到我們富祥指導工作,到時讓我好好招待你!”

  “也好,既然潘縣長工作心切,那我就不挽留了。”呂光榮道,“反正以后有的是機會。”

  和呂光榮握手道別,潘寶山并沒有真急著回富祥,而是去找沈欣麗。對于一次成癮的事情,誘惑力實在太大。

  潘寶山承認,自己也還是一俗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