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零一章直入青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盛唐風流

  群臣們再次嘩然了起來,實在搞不懂今日的朝議究竟是怎地了,兩位皇子居然都有本要奏,李顯上本倒也屬正常之事,畢竟剛奉旨去探視了廢太子一回,終歸得回稟,可李旭輪這個攏共只上過一兩回朝的主兒也嚷嚷著要上本,這可就令群臣不禁有些個犯叨咕了的。

  “輪兒有何本章只管奏來。”

  高宗屁股都已離開了龍床,可這一聽李旭輪要上本,自是不好就此離去,只能是無奈地坐了下來,滿臉倦意地虛抬了下手道。

  “兒臣謝父皇恩典!”李旭輪恭恭敬敬地謝了恩,而后將手中捧著的奏本攤了開來,朗朗宣讀道:“儲君,國之根基也,非德才兼備者,不可擔之,今幸有英王顯,賢能神武,為帥可降服邊寇,為政,則可造福萬民,是謂國之棟梁才也,純孝而又仁愛,是謂德也……,是故,兒臣以為六哥乃東宮之不二人選,懇請父皇、母后恩準!”

  “這個……”

  李旭輪的奏本一出,群臣都不免有些詫異,鬧不清李旭這一手究竟是出自真心,還是以退為進之道,一時間全都就此安靜了下來,而高宗也同樣有些子茫然,倒不是認為李旭輪的奏本有問題,而是他本無在此次早朝議定太子的打算,驟然被李旭輪這么一提將起來,還真有些不知該咋應對才是了的。

  “輪兒休要妄言,此非爾可以參預之事,還不退下。”

  未能將李顯打壓下去,武后的心情本就已是糟到了極點,別看表面上依舊是雍容而又淡定的樣子,其實那完全是靠養氣的功夫強裝出來的,這會兒再被李旭輪這么一鬧騰,火氣登時便起了,再一看高宗那副措手不及的樣子,心中立馬有了決斷,這便面色一板,毫不客氣地喝斥了李旭輪一聲。

  “父皇,儲君乃社稷根本,不可一日無主,還請父皇圣斷!”

  李旭輪自幼便怕武后,此時被武后這么一喝斥,尚顯得單薄的身子不由地便是一顫,似有些扛不住地要往后退,只是卻又強行忍住了,也不去看武后那張鐵青著的臉,仰起了頭來,滿臉激動之色地高聲疾呼道。

  “陛下,老臣以為翼王殿下所言甚是,儲君不立,國不得安,懇請陛下早做決斷。”

  李旭輪話音剛落,不等武后再次出言呵斥,張文瓘已疾步搶出了文官隊列,高聲附和了一句道。

  “陛下,值此大朝之際,正是議事之時,老臣以為儲君確是當立,臣亦愿舉薦英王殿下入主東宮,懇請陛下圣裁!”

  張文瓘這么一帶頭,裴行儉也跟著站了出來,高聲附和道。

  “臣等亦是此意,懇請陛下圣裁!”

  “陛下,英王殿下屢有大功于國,又兼仁順,正是最佳之儲君人選,臣附議,懇請陛下圣斷!”

  “請陛下早立儲君,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除了武后一黨之外,一眾朝臣們其實都對武后主政頗有微詞,只是敢怒不敢言罷了,這一有了裴、張二位宰相帶頭,自是呼啦啦地涌出了一大片,紛紛表明了擁立李顯的態度。

  “顯兒,諸公都屬意于你,你可愿為父皇分憂否?”

  高宗本就屬意李顯,只是原本并未打算在今日議定此事,而是想著過些日子,再召諸丞相商議一番,然則如今群臣們既都已表明了擁立李顯的態度,他自然不會反對,也沒去問武后的意思,一壓手,示意諸臣工安靜,而后將目光投到了默默立于殿旁的李顯,笑呵呵地問了一句道。

  “愿為父皇效犬馬之勞,萬死不辭!”

  為了這一刻,李顯已是忍耐了許多年了,其間不知花費了多少的精力與代價,而今,終于等到了直上青云的機會,又怎有甚不樂意的,心中早已是激動得波瀾起伏不已,只是城府深,并未帶到臉上來,而是極之沉穩地行了個大禮,恭敬萬分地應答了一句道。

  “嗯,好,諸公既然都以為顯兒可行,朕又豈能拂了眾意,此事便這么定了也好,傳朕旨意,著欽天監擇吉日,舉冊封大典!”

  望著李顯那張英氣勃發的臉龐,高宗很是滿意地笑了起來,捋了捋胸前的長須,頗顯興奮地下了旨意。

  “陛下圣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見高宗已然下了決斷,諸臣工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各自山呼萬歲不已。

  “嗯。”

  高宗一日里連著辦成了兩件大事,心情自是不錯,然則畢竟身子骨虛,不耐久坐,眼瞅著事已了,自是不想再在這大殿里呆將下去,這便輕吭了一聲,自顧自地起了身,抬腳便向后殿行了去,武后見狀,滿臉陰霾之色地掃了李顯一眼,卻也沒甚旁的表示,款款地站了起來,追著高宗去了。

  “恭喜殿下!”

  “賀喜殿下!”

  高宗既去,這朝議自也就此算是告了個終了,只是朝臣們并未似往常那般一哄而散,而是盡皆圍在了李顯身旁,七嘴八舌地討著喜。

  “多謝諸公抬愛,小王愧受了,愧受了。”

  人一多,嘴便雜,饒是李顯也算是經歷過不少的大場面了,可還是被群臣們的熱情鬧得有些吃不消,只是這當口上,卻也不能擺譜,只能是謙和地一一應和著,到了末了,頭都大了幾分,也算是痛并快樂著罷。

  “英王殿下,恭喜了,為慶賀殿下直上青云,老朽特在府上備薄酒一樽,還請殿下賞臉一行可好。”

  好不容易才將熱情過度的群臣們一一打發了去,沒等李顯稍松上一口大氣,卻見越王李貞已領著長子李沖,次子李倩這兩位如今在朝為官的兒子迎上了前來,甚是客氣地發出了邀請。

  嗯?這老兒想作甚?一聽李貞發出了邀宴的約請,李顯眉心不為人覺地便是一跳,可也沒多猶豫,只是笑著拱手還了個禮道:“八叔有命,小侄自當遵從才是,只是小侄近來俗務纏身,實難脫身,不若改作后日可好?”

  “那敢情好,為叔就掃榻以待了,告辭,告辭。”

  一聽李顯如此說法,李貞的臉上立馬露出了欣喜之色,也沒再多廢話,笑呵呵地拱手行了個禮,便即領著兩兒子徑自去得遠了。

  “七哥,那廝……”

  李旭輪并未跟著朝臣們散去,而是始終默默地跟隨在李顯身旁,直到見李貞去得遠了,終于是有些子憋不住了,指點了一下李貞的背影,便打算勸說李顯一番。

  “八弟,為兄心中有數,走罷,明日一早五哥便要離去,你我兄弟一道去送送好了。”

  壓根兒用不著李旭輪來提點,李顯早就清楚李貞是何等樣人,雖說猜不透其如此猴急地相邀之用心,可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再說了,此際群臣雖散,可大殿上還有著不少輪值的宦官在,人多眼雜之下,李顯自不愿見李旭輪有失言之態,這便截口打斷了其的話語。

  “嗯,小弟記住了。”

  一聽李顯如此說了,李旭輪自是不敢再多言,忙不迭地應了一聲,跟在李顯身旁,哥倆個有說有笑地自行出宮去了……

  “父王,您為何邀那廝來府上,萬一要是天后娘娘怪罪下來,那……”

  李沖本就是個急性子,哪怕在朝中歷練了多年,也不曾有多少的改觀,加之因嫉妒心作祟之故,素來便看李顯不順眼,這才一回到自家王府的書房中,屁股都尚未落座,便已急吼吼地嚷了一嗓子,待得發現其父臉色不對,話只說到半截子,便即說不下去了。

  “守德,你怎么看?”

  李貞橫了李沖一眼,可也沒去責備其之孟浪,而是將問題拋給了含笑不語的裴守德。

  “回王爺的話,小婿以為此舉大佳,實是妙棋也。”

  裴守德之智顯然比李沖要高出了老大的一截,早已看破了李貞此舉的用意何在,只是不想說破而已,此際見李貞擺明了要指點李沖一把,自也就不再藏拙,笑著回答了一句道。

  “哦?妙在何處?”

  李貞顯然對裴守德的機敏甚是滿意,笑著一捋胸前的長須,不緊不慢地出言追問道。

  “妙在陛下身上,若是小婿料得不差的話,此番英王殿下入了東宮,陛下少不得要大力扶持,只是朝局所限,英王縱能,卻無施展處,宮里那位也不會給其有施展處,如此一來,其所能得之助力除王爺外,更有何人?”

  裴守德輕笑了一聲,暢暢而談地將緣由剖析了一番,將個中道理徹底說了個通透。

  “斯言大善,沖兒可都領會了么?”

  李貞對李沖這個世子素來極為寵愛,時時都不忘提點于其,指望的便是其能早日成熟起來。

  “父王,孩兒知曉了,只是娘娘處……”

  李沖為人雖魯莽,卻并不蠢笨,裴守德都已將話說得如此之明了,他自不會聽不懂,然則心里頭還是擔心武后那頭會見怪,猶豫了一下之后,還是硬著頭皮將心中的不解之處提了出來。

  “哼!”

  這一見李沖還是沒能領悟到個中的精髓,李貞的臉顯然有些子掛不住了,雖不曾出言呵斥,可一聲冷哼也已是表明了態度。

  “沖弟無須多慮,我越王府乃是親王府,不是宮中宦官之輩,豈能容得旁人隨意呵斥來去的,真到關鍵時候,兩邊都得求著才是,又何來怪罪之說。”

  裴守德與李沖關系一向不錯,此際一見李貞如此作態,忙笑著從旁解釋了一句道。

  “原來如此,孩兒知曉該如何做了。”

  李沖到底不是笨蛋,總算是徹底明了了其父的算計之所在,一躬身,緊趕著表了態。

  “那便好,到時候陪著英王殿下多飲幾樽,都是年輕人么,終歸是能合得來的。”

  眼瞅著李沖已是真的聽懂了,李貞欣慰地笑了起來,笑得有若偷到了葡萄的老狐貍一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