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縣永安鎮演繹現代“愚公移山”
海拔1105米的通江縣永安鎮擂鼓城村,一個世代被大山阻隔的小山村,在無法承載貧窮重負之下,毅然決然以一己之力,通過“一事一議”,發揚紅軍精神,開始了一段艱難的開山之旅。21戶人的數年夢想,在開山歷程中,他們經歷了令人難以想象的風險,終于修通了一條寬4.5米、長7.3公里的公路,不僅縮小了閉塞小山村與外界的時代距離,而且點燃了富裕之夢的熊熊火焰……
山高路陡山村舉步維艱“前年冬天,要賣3條肥豬,天還未亮,幾個人就抬著豬下山,直到下午才走到鎮上,活活凍死了2條,一年的指望泡了湯!”村民胡通禮心疼地說。由于交通不便,該村運輸只得靠人力,僅拿賣一頭生豬為例,不僅需要兩個人力,而且要耽擱一天,開支高達200多元。75歲的袁正倫說,他曾經背一袋化肥回家,累病倒地,躺了一周才恢復過來。由于農資運不上山,農作物嚴重缺乏“營養”,人均糧食收入不到300公斤,養殖收入不足1000元。該村因此成了永安鎮最窮的村,姑娘們都不愿意嫁到這里,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人口銳減,記者在村小學看到,全校僅有4個孩子,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袖珍學校”。面對外邊日新月異的變化,擂鼓城村的出路在何方?“修路,只有修通路才有出路!”79歲的退休黨委書記胡通烈斬釘截鐵地說。沒有項目,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青壯年勞動力,更沒有現代化的測繪儀器和施工設備,一道道難題擺在面前,修路從何談起?
一事一議多年夢想成現實正值大家百愁莫展,“3.19永安鎮農村公路建設專題會”卻點燃希望,此次會議重點探討“一事一議”與農村公路建設的結合問題。堅持“量力而行、群眾受益、事前預算、上限控制、有事則議、無事不議、民主決策、民主管理”的原則,黨委政府及部門做好事前引導、事中指導、事后審計,保證“一事一議”制度執行中的公開透明。“村民自治”給黨員代表胡通烈、何光榮、胡同瑤等留下深刻印象,也給他們找準了修路的方向。回村后立馬挨家挨戶宣傳政策,得到全村老百姓擁護,在擂鼓城村“一事一議”公路建設專題會上制定《修路公約》。根據“誰集資、誰投勞、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以投勞為主、機械施工為輔的辦法施工,人平籌資4000元。為保證工程透明、進度和質量,村民選舉成立由代表組成筑路領導小組,負責財務、協調和施工。“村干部不跟錢沾邊,只負責協調和服務工作。真正體現大家事,大家議,大家定。”村支書唐忠說。
誓摘“貧困帽”群眾捐資熱情高“要改變面貌,必須把路修通!”“修路如果占我的田地,我絕沒有怨言。”“一不等,二不靠,三不要,咬緊牙關、拴緊腰帶,下定決心,必須修通永(安)沙(溪)公路”。胡通烈、何光榮、胡同瑤三位老人率先拿出6.8萬元的全部積蓄,點燃全村修路籌資熱情。有的拿出修新房的錢,有的拿出過年錢,有的甚至賣掉家里值錢的東西。胡通烈為多籌錢,就向住在鎮上的女兒借,女兒哭著說:“爸,你都八十歲的人了,自己的病都舍不得治,這是你的養老錢呀!”這位飽經風霜的巴山漢子卻抖出心里話,只要把路修通了,死也瞑目矣。正是胡通烈前后拿出83800元才保障了工程的順利開工。60多歲的“五保”老人胡通義,在得知情況后,要賣掉自己的館材用于修路。大家再三勸說都無濟于事,他卻笑著說:“沒關系,山里還有樹,只要能把路修通,一切都值得!”一個個感人的修路故事如同一座座大山連綿起伏,蕩氣回腸。
愚公移山村民生活改變模樣4月8日,轟鳴的挖掘機進場,村民忙著夯路基、挖水溝,砌涵洞,一場修路戰斗打響。“為趕在汛期前修好致富路,十幾個人起早貪黑,帶著干糧,吃住在工地上,‘五保’老人袁治俊自發加入修路隊伍,甚至搶著干,紅軍精神無處不在啊!”75歲的袁正倫感嘆道。挖機老板張述瑞告訴記者,以前有幾個老板打算承包,但看到線路和報價,都走了,他被當地老百姓的修路精神所感動,不圖賺錢,只愿幫助他們早日實現通公路的夢想。如今,靠村民籌集資金48.38萬元,15個村民組成的筑路隊,建大小涵洞23個,砌堡坎10處,動用11萬土石方,寬4.5米、長7.28公里的公路終于建成通車。擂鼓城村與永安鎮的路程由原來的4個多小時縮短為半小時,也給擂鼓城村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路通經濟活,該村將依托當地資源,發展生豬、土雞、黃羊等養殖業以及干果種植產業。而且森林資源、歷史古跡和紅軍文化遺跡得以更好保護。“村民的年均收入將增加近千元,不僅提高生活水平,而且改變了山區發展意識。”村主任胡光平說。從上海趕回來參與修路的年輕人袁平告訴記者,待路修好后,就在家鄉發展生態養殖,帶動村民致富。
“一事一議”在擂鼓城村成功運用后,更多的村社復制該模式,全鎮農民已自籌100多萬元,發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道路修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需要興辦的集體生產生活等其他公益事業。永安鎮黨委書記茍廷彥說:“擂鼓城村修通路,不僅是一種感動,更是‘一事一議’這項機制在貧困山區的成功實踐,是推動農村發展的給力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