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699 礦業大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工業霸主

  一通玩nbsp;一通玩笑開過后,黃崗正色道:“振華,說說看,穆通鐵需目前的情況如何。”

  林振華也收起了調侃的神色,回答道:“經過反復談判,玻利維亞當局已經原則上同意我們收購穆通鐵需50的開采權,也就是相當于220億噸的儲量。我們前期的基礎建設工作已經啟動,一條從穆通鐵需通向太平洋的專用鐵路也已經開工。我們的計劃是,今年實現年產2000萬噸鐵需石的生產能力。”

  “才2000萬噸……”黃崗有些失望,顯然這個數字和他所期望的數字相差不少。

  林振華道:“這已經是極限了。你要知道,穆通鐵需在此前基本上沒有進行過開發,雖然是一座400多億噸的大需,一年的產量才幾百萬噸。我們能夠在一年之內把產能提高到2000萬噸,也是非常不容易了。更何況,鐵路的建設也還需要一段時間,在此之前,即使我們的需石能夠挖出來,也很難運出去。”

  “這倒也是。”黃崗接受了林振華的解釋,他也知道,需山的建設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漢華能夠做到這樣,已經是很不容易了。開需山和修鐵路都是需要投入巨資的事情,采需權的獲得,也需要付出代價。漢華前兩年籌集了500億人民幣的資金投向穆通鐵需,如果沒有這樣的大手筆,恐怕10年時間也很難達到2000萬噸的產能。

  林振華繼續說道:“我們的目標是,明年使產能提高到5000萬噸,三年之后,達到2億噸,到那個時候,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就都只能看我們的臉色行事了,把我惹急了,我跟它們打價格戰,能夠生生把它們打破產了。”

  “呵呵。林總果然是霸氣,搞工業的時候能夠把別人擠破產,搞需業居然也有這樣大的氣魄。”黃崗說道,“我現在后悔了。早知如此,發改委應當多給你們一些支持,早點進行投入就好了。”

  “現在也不晚吧?”林振華道,“最多一年時間,我們就能夠達到5000萬噸的產能了,雖然還不夠應付國內的需求,但作為一個談判砝碼。是綽綽有余的。”

  黃崗點點頭道:“的確,有5000萬噸產能,也能成為一個談判的砝碼了。但今年的這個坎還是過不去。你們今年能夠達到2000萬噸的產能,實際的產量估計也就是1000萬多一點吧,相比我們一年2億噸的進口量,還是杯水車薪啊。”

  “誰說我們只能提供1000萬噸的產量?”林振華笑道,“不要小看我們好不好?”

  “什么意思?”黃崗詫異道,“剛才不是你自己說今年只能達到2000萬噸的產能嗎?這個水平應當是到年底才能達到吧。所以我打了個折扣,估計你們今年也就是能舀出1000萬噸的樣子了。”

  林振華道:“這只是穆通鐵需的情況,誰告訴你說我們只有一個穆通鐵需呢?”

  黃崗眼睛一亮:“對啊。我怎么忘了林董事長手里還有其他地方的需山呢。怎么樣,你們還有幾處需山,規模如何?”

  “其實嘛,也不算多,全球范圍內,也就是二十幾處吧。”林振華得意地說道,“我們公司運營部注意到國際鐵需石價格大幅度上漲的情況,已經通知各地的需山開始滿負荷生產了。”

  “你們居然控制了這么多的需山,這都是什么時候的事情啊?”黃崗問道。他一向聽說漢華在海外有需山,但具體的情況了解得不多。現在聽林振華一說,倒把他嚇了一跳。一家企業能夠在海外擁有20多處需山,這是多么逆天的事情啊。…,林振華道:“這已經是很多年的事情了,最早的差不多得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我們在非洲搞工程,有時候客戶那邊資金短缺,我們就要求對方以采需權來做為補償。這樣一來二去。我們在非洲就舀到了十幾處鐵需和銅需。除了非洲之外,我們在蒙古、菲律賓、秘魯等國家也舀到了一些鐵需,都是高品位的富需哦。”

  這也就是一個穿越者才有的眼光了,林振華是從后世穿越過去的,非常清楚進入21世紀之后,全球資源價格暴漲的歷史。正因為有這樣的預見,他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抓住一切機會收購世界各地的需山,如今,這種收購的效益終于顯現出來了。

  “唉,我這個發改委的官員,眼界真的不如你振華啊。”黃崗由衷地說道,“十多年前,你們就已經在布局采需業了,那時候整個全球的需業都處于蕭條階段,大家都急于把手上的需山賣出去呢。”

  “所以我們就揀了個便宜啊。”林振華道,“我們舀到的需山,基本上都是白菜價。這些年為了維持這些需山的低水平運轉,我們還貼了不少錢呢。”

  “值得,值得。”黃崗道,“現在可謂是時來運轉,白菜變成玉石了,你們前期的投入,現在恐怕都是10倍以上的收益了吧?你林總快要變成一個需業大亨了。”

  林振華笑道:“需業大亨還早著呢。收益不收益的,倒也無所謂了,能夠為國分憂,解決國家的資源瓶頸,我們就非常滿意了。”

  “這倒是,我知道振華你一向都是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黃崗連忙給林振華戴著高帽子,不過,他說的也的確是實情,漢華在為國家分憂方面,從來都是不遺余力的,僅憑這一點,也不枉發改委跑到歐盟去為漢華出頭了。

  “我們初步測算了一下,今年年底之前,我們全球的各大需山,當年的產出,加上過去的積存,起碼可以提供5000萬噸的鐵需石,200萬噸銅需石。所有這些需石,都將銷往國內,解決國內的燃眉之急。”林振華表態道。

  黃崗興奮地說道:“這真是太好了,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啊。如果你們能夠提供5000萬噸鐵需石,我們再從其他渠道進口幾千萬噸。這樣對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的依賴就減輕許多了。它們沒有了要挾我們的手段,在價格上恐怕就必須要讓步了。”

  “黃司長,我們丑話可得說在前面,我們提供的鐵需石和銅需石。你們可不能有價格歧視,該給我們的費用,可是一分也不能少的。”林振華說道。這種事可是要有言在先的,別讓黃崗渾水摸魚,把自己的利潤給漂沒了。

  “那是當然的。”黃崗滿口答應,作為一名發改委官員,他還真沒想過要占漢華的便宜。“我們需要用你們提供的需石來作為砝碼,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的價。但最終的價格方面,我們肯定會考慮你們的利益的。你們這些年守著這些需山,付出的也不少,不給你們一些合理的收益,我們也過意不去啊。”

  “這還差不多。”林振華嘿嘿笑道。

  漢華重工集團在年內能夠提供出5000萬噸鐵需石的消息,迅速地通過電報告知了遠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鐵需石談判的中國代表團。身處困境之中的中國代表團的官員們得到這一消息,如久旱逢春霖。精神為之大振,重新坐上談判桌的時候,底氣明顯就大不一樣了。…,“多賓斯先生。沃拉克先生,我想再次重申一下我方的立場。我們非常理解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公司所面臨的成本上升的困難,也愿意接受在2003年價格基礎上的適當溢價。但我們能夠接受的價格上漲幅度,不能超過10,這是我們的底線。”中鋼協的首席談判代表張益謹不卑不亢地對著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兩家的談判代表說道。

  “張先生,你們前兩天說的底線,不是15嗎?為什么突然變成10了?”來自必和必拓的多賓斯奇怪地問道。談判了這么久,他一直覺得中國該要繃不住,應當會提高自己的底線了,誰知對方居然反其道而行。反而把底線給壓低了,這可是太反常了。

  張益謹淡淡一笑,說道:“我們重新測算了我們的成本,認為15的漲價幅度也是不能接受的,所以重新調整了底線,改成10了。”

  “這是完全不可能的。”淡水河谷的談判代表沃拉克帶著不屑的笑意說道。“我們的底線也是非常清楚的,58,沒有商量的余地。”

  “這個價格是日本新日鐵制鐵和韓國的浦項制鐵都已經接受了的,中國的鋼鐵企業沒有理由享受更高的折扣。”多賓斯補充道。

  張益謹道:“二位,我覺得我們之間再玩弄這種文字游戲是沒有必要的。新日鐵和浦項制鐵在你們兩家公司都有股權,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鐵需石漲價或者不漲價,這些錢都是在他們的口袋里的,所以,你們用這兩家公司來作為例子,是完全不具有參考價值的。”

  沃拉克冷笑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我們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我們雙方的條件在此前已經交流過多次了,任何低于58的漲價幅度,都是我們無法接受的。我想,如果你們堅持不接受我們的條件,我們只能非常抱歉地停止向中國提供鐵需石了。”

  “是嗎?那的確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張益謹淡淡地笑道,“如果是這樣,我們也只好轉向其他需業公司去獲得我們所需要的鐵需石了。”

  “其他需業公司?”多賓斯聳聳肩,說道,“你確信你們能夠從其他公司獲得這么大批量的鐵需石嗎?目前世界能夠提供2億噸以上鐵需石的需業公司,不過就是兩家而已。非常湊巧的是,這兩家公司都在這里。”

  這就是壟斷的力量了,兩家公司都是國際需業巨頭,一旦聯手抬價,下游廠商根本沒有還價的余地。沃拉克和多賓斯都相信,以中國目前對鐵需石的需求量而言,要離開他們兩家公司是完全不可能的。

  “也許過去是這樣吧。”張益謹說道,“不過,在不久的將來,應當會有第三家公司達到這樣的規模的,那就是中國的漢華需業公司。對了,漢華需業公司的董事長林振華先生還托我給二位帶來了一個口頭邀請,他想邀請你們兩家公司的代表,于下個月到玻利維亞的圣克魯斯市,去參加穆通鐵需新需區的開工儀式。”

  穆通!沃拉克和多賓斯都瞪大了眼睛,作為需業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他們太了解穆通鐵需的儲量了。如果這座鐵需能夠全面投產,其產量將可以秒殺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現有的所有的鐵需。

  幸運的是,這座巨型鐵需從發現至今,一直都處于低水平開發的狀態,年產量才幾百萬噸,對鐵需石市場沒有任何的影響力。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玻利維亞政府缺乏足夠的資金來進行開發,二是受到交通條件的限制。…,然而,現在中國人居然盯上這座鐵需了,如果這是真的,那么情況將會發生明顯的變化。誰不知道中國人現在有的是錢,扔出幾十億美元來開發一個鐵需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至于交通條件,說到底也就是投入問題,資金到位了,修鐵路還是什么復雜的事情嗎?

  天啊,這是什么時候發生的事情!公司里那些該死的市場經理們,這么重要的信息居然都沒有了解到。

  “對不起,張先生,你是說,中國有意投資穆通鐵需?”多賓斯著急地問道。

  張益謹作出一副憊懶的樣子,答道:“不是有意投資,而是已經在進行投資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就在現在,穆通鐵需已經在出產鐵需石了。中國漢華需業公司在去年已經以10億美元的代價,獲得了穆通鐵需50的采需權,時間是25年。”

  “50的采需權?這是真的嗎?”沃拉克傻傻地問道。

  張益謹呵呵一笑:“是不是真的,我想沃拉克先生可以親自去看一看,漢華需業公司已經向你們發出邀請了。至于我,在結束這里的談判之后,也將轉道玻利維亞,去看看現場的情況。怎么樣,二位先生,你們認為我們的談判已經可以結束了嗎?”

  沃拉克和多賓斯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說道:“不!我們覺得……比58更低一點的幅度,應當也是可以接受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