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肆此時對農人的想法是……借用力量”“源自他遇到的第二個大麻煩,廣東工商也開始逼宮了。
嚴格說起來,這還是天王府的軍政架構很是混亂,不適應局勢飛速發展的原因,他這英華一國連場大勝,東路將清兵趕出了廣東,還占了南澳威脅福建,西路敗了清廷三省之軍,整個廣西眼見都是囊中之物。最危險的初生期已經度過,聚在英華大旗下的文人和工商,都急不可耐地伸手要分花紅。
“好!那咱們就興這攤丁入畝!可咱們不是滿清,不僅只說,同時還要做,而且言行合一!”,
李肆心念轉動,下了決斷,要將“攤丁入畝”一事,當作一個切入點,不僅吸聚農人之心,還要調整天王府政務架構,同時借此而上,砥定他英華一朝的治政根基,兌現他最初立國時許下的承諾:“英華是眾人之國”。
歷史上雍正搞“攤丁入畝”,不過是順應自明朝張居正一條鞭法改革以來的發展大勢,基本背景是以銀代役之后,人頭稅,也就是子銀的實際征收越來越艱難,越來越跟實際脫節。滿清入主華夏,延續明時賦稅制度,丁銀征收以萬歷黃冊所統計的“丁口數”為根基,已經完全脫離實際,各地州縣按都圖甲攤派到戶,而實際被征收的對象,跟籍冊上的戶等資產根本對不上。各地州縣對“丁銀”的征收從來都頭疼無比,還要花相當多的時間精力來造假賬,讓他們的丁銀帳目看起來是每年在變動的,畢竟這稅是人頭稅,人變稅就得變。
實際經理政務的地方官員一直都在作各種嘗試,比如廣東,早在明末,就有州縣已經在推行“丁隨糧走”的權宜之計,實質上是將丁銀攤分到田畝里,只是在賬務流程上,還保留著基于黃冊的都圖甲丁銀體系。原本歷史上也是廣東最先推行攤丁入畝,從康熙五十五年就開始了,因為這里基礎最好。
李肆前世有很多人將“攤丁入畝”粗淺地看作便民利民政策,認為這是均衡貧富,解堊放了人身束縛的“仁政”,這是絕大的誤解,當然也是滿清文人刻意渲染出來的結果。這樁政策之所以成型,根本緣由是貨幣取代勞役和實物稅的過程里,傳統政堊府被迫從直接到人頭的傳統稅收體系,退步到基于田地的間接稅收體系上,是明代一條鞭法的必然延續。
“攤丁入畝”是貨幣深入到最底層的生產生活中的必然趨勢,原本的丁銀是代役性質,既然是銀子,既然是貨幣,那天生就是要用來交換的。政堊府要收銀子”就不能不放開賦稅意義上”對草民框起來的人身束縛,只從草民耕種的田地上去收,這個轉換在邏輯上也是必然過程。
這一策并非雍正即位后才推行,康熙推行丁銀定額,“永不加賦”,后,廣東等地就已經開始推行,雍正不過是推之全國。而論其實質,僅僅只是帳目層級的財務制度調整”卻能在后世留下“善政”的大名”傳揚頗遠,滿清文人手筆的力道,由此可見一斑。雍正其實不懂這方面的事,給年羹堯的奏折里就自承過他不了解此事根底,要年羹堯提意見。
“攤丁入畝”,的結果是什么?各地州縣不必再假造另一套帳目,而是跟著田產籍冊走。實際攤丁的辦法”有一省通攤,有州縣分攤,將丁銀按田畝數量攤分的,有按田銀數量或者田產糧食攤分的,實際操作還是各地方自己看著辦。而且這行動也非在雍正朝就完成了”大多都延續到乾隆朝才完成,甚至有的省份,比如山西,直到道光年間才完成帳目上的轉換。這一樁政策,絕非什么轟轟烈烈的改革,而是順其歷史必然,被迫一步步完成的。
至于“攤丁入畝”解除了什么人身束縛,這說法僅僅只有紙面上的意義,原本丁銀的人身束縛就是空對空,將其混淆為實際的人身束縛,很是可笑。丁銀自晚明就跟實際情況脫節,少有誰因為要收丁銀就少生兒女的,也少有誰因為丁銀限制而不能外徙的。一條鞭法后”人身束縛就很少再跟賦役有關,更多是跟職業和社會管控有關。“攤丁入畝”之后,原本用來造假的都圖甲戶籍制度漸漸消亡,而實際束縛人身的保甲制度又興起了。
“我們做這攤丁入畝,要讓農人感覺到實際好處,同時呢,該收的銀子又不能少。
李肆如此交代天王府的參議和尚書廳戶科官員,眾人面面相覷,這話里的意思,那就是要劫富濟貧了?
“好處不等于就是少收銀子,而是確立一樁清晰可見的規則,以后他種多少田,交多少稅,都能心里有數,不必再受鄉伸和官府欺凌。”
李肆話鋒一轉,說得眾人點頭又搖頭,點頭是因為,這可是千百年來農人的理想之一。少收多收都是其次,農人最怕的是對自己的負擔心里沒底口為何每年青黃不接時”農人會生活困頓,乃至于賣物舉債,難以預料的天災是一樁,而難以預料的人禍,也就是賦稅又是一樁如果能清楚自己的負擔,他就能早作規劃,預先應對。
但大家搖頭的是,這事怎么可能辦到?收稅都得靠民間鄉伸幫著收,滿清連自封投柜,也就是讓農人自己交稅,都還沒搞出個名堂,他們這英華新朝,就算借著新立之國的威勢,能壓得地方官和鄉伸不亂伸手,也難給農人劃哼下一道清晰界限,讓朝廷和地方都說到做到,不給農人多余攤派吧?
影響農人負擔的因素太多了,真堊實的田地面積,肥壽程度,豐欠年糧折色,也就是能賣多少銀子,這些別說朝廷,就連州縣都難掌握。更大的問題是,很多農人都是租佃田地,要么租給別人,要么自己佃種別人田地,相互間的田租都是自己約定,朝廷和地方難以干涉,李肆這話,是還要插手農人租佃分成?這未免有點天方夜譚了。
一個人名下意識地從眾人腦子里蹦出來……王茶……
“攤丁入畝是名,內里的實質,是要重新整理地方和朝廷的財稅關系。”
李肆悠悠說著,將話題引到了讓文官們皺眉的方向,可不少州縣吏員出身的文官卻是兩眼一亮,原來是這樣啊。
白城書院”一身滿清官服的兩人進了書院大門,身后不遠處跟著兩個灰藍制服的兵丁。這兩個“清官”,老的五六十歲,少的三十出頭,繃著一臉慷慨凜然,目光卻是閃爍不定。
前廣東巡撫湯右曾,前廣東按察使史貽直,這兩人在廣州被捕后,一直關在白城的莊園里。湯右曾跟段宏時和李肆都有私交,史貽直則是沾了湯右曾的光,兩人都沒遭什么罪,除了不能離開白城,出行還有守衛跟著之外,完全享受貴賓待遇。而這兩人也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骨氣”,不跟人說話,也不留下文字,還經常穿著一身官服在白城晃悠,彰顯清廷仍在廣東,他們氣節仍在心胸。
可去了一趟新會之后,湯史二人的心思開始有些搖曳,以他們的學問造詣,對新會之事,自然有自己的了悟和感慨,清廷對新會人忠義的宣揚”在他們看來,也是無奈之舉。
但就是這樣的無奈,讓他們漸漸面對清廷自入主華夏以來,就背負上的一個死結,華夷之辨和君臣大義,到底何者為先?
“聽聽他們今日說什么。”
大年初六,這兩人既想不通這大難題,又思念家中親人,心中憋悶,又出了莊園散堊步,不知不覺,就到了白城書院門外,干脆就走了進去。身后的守衛也就只跟著,只要他們在白城里轉悠,守衛就不限制。
“段老頭不在,今日是那薛雪講課,等他宣揚謬論之時,史某可要好好駁斥一番!”,
史貽直罵人之心蠢蠢欲動,段宏時他罵不過,畢竟學問不如人,可這薛雪”不過是段宏時的弟子,趁段宏時不在,欺負他一番,也算是出他一口惡氣。
“若還是那天主道之說,有什么好駁的?就非一處來路。”,
湯右曾意興闌珊地搖著頭,段宏時所述天主道,不僅出自道家,還捎帶著孔圣人所論天道之義,就一幅骨架,難以瓣駁。在他看來,也虛無縹緲,不著實處,無甚意義。
可他心中也是滯郁,聽聽那薛雪要說什么,甚至再聽聽史貽直跟他怎么斗嘴,也算是一樁樂事。
白城書院很大,薛雪的講堂在一座名為“太平樓”的大殿里,這樣的大殿還有三座,分別叫“立心樓”、“立命樓”、“繼學樓”,正合張載的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年前讓諸位讀梨州先生《明夷待訪錄一田制三》,其中述及“積累難返,之勢,乃今日研討之課題。”
講堂是一座扇面階梯狀的廳堂,百多年輕人分坐在階梯里,而一身儒衫,頭戴明時方巾的薛雪則站在廳堂最下方,綺著一面黑墻給眾人講課。
“國政秘學,豈是一幫小兒所能肆言的?膚淺!”
史貽直拂袖冷哼,不讀圣賢書,不立正心術,就來研究這國政之學,怕不熏出一幫貪吝誤國之輩?等等,誤的是李肆這偽國,他又何苦生氣?
勉強調整好心態,史貽直就跟著湯右曾躲在廳堂最上面的角落里,聽著薛雪傳遍整個廳堂的清晰嗓音。()本文字由啟航不屈201107提供 后世人看歷史,特別是看賦稅,總有一種誤解,以為古時政堊府對社會信息的把握跟現在一樣,其實完全不一樣。近現代國堊家有靠成熟的工商金融體系掌握社會,有靠“先進思想”取代工商金融體系,以權力掌握社會,不管是哪各路,對社會信息的把握,遠遠超出古時政堊府。沒有計算機,沒有電話電報,沒有成熟的帳目體系,一個十萬人的縣里,就幾個正式編制的官員,幾十號吏員,幾百兼堊職臨時工,能掌握到具體的田地人丁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