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641章 跪迎欽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錦醫衛

  無邊無際的草原腹地,敕勒川的中心位置有一座青磚為墻的城市,草原牧民逐水草而遷徙、居于氈房之中,這座城市的出現就顯得格外神奇,而它青色的城墻又正好與藍天草原的背景色融為一體。

  坂升城,為十年前俺答汗、三娘子所筑,白蓮北宗趙橫北出力甚多。

  城高三丈、周圍二里,外城周圍三里,板升城的規模在中原不值一提,但在連固定房屋都不多的塞外,則成為遠近聞名的草原明珠,甚至在俺答汗雄踞漠南、土默特部兵鋒曰盛的歲月里,超過正統蒙古大汗世系圖門汗駐帳的察哈爾部,成為了右翼三萬戶乃至整個蒙古草原事實上的政治中心。

  俺答降明之后,這座城市又有了新的名字,朝廷改坂升城為歸化城,取歸降天朝、慕我王化之意。

  正因為如此,黃臺吉、三娘子這正在對峙的雙方,都把營盤扎在歸化城的南方,迎著朝廷欽差前來的方向。

  歸化城較小,而且蒙古騎兵善于野戰不利守城,雙方都不約而同的扎營城外,歸化城南門外就是三娘子的一個精銳萬人隊,而屬于黃臺吉的三個萬人隊以倒品字形,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形成包圍之勢。

  同屬蒙古土默特部的戰士,因為各自主人的不同,互相怒目而視、劍拔弩張——自從俺答汗去世,歸化城內外的氣氛就一直非常緊張。

  比較外圍的地方,還有土默特部其他長老、臺吉、和碩齊、那顏的營帳,因為支持不同的對象,分為東西兩個陣營,東邊的貴族們是三娘子的擁躉,西邊則支持黃臺吉,雙方涇渭分明。

  更多的貴族還沒拿定主意,營帳在方圓十里的范圍內星羅棋布。

  眾軍帳環繞的中心位置,一座潔白的大帳飾著金繡、流蘇,頂部一丈五尺高的羊毛大纛迎風飄揚,這就是大明順義王、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俺答的營帳。

  往曰,俺答汗與三娘子同坐營帳處理各部事務,現在俺答汗已死,帳中只剩下了未亡人三娘子。

  這位夫人生于嘉靖二十九年,如今三十一歲,正是熟透了的季節,只見她面若銀盤、體態豐腴,烏光發亮的青絲扎成數條小辮,白皙的臉上兩團腮紅透著媚意,果然不愧為塞外草原的第一美人兒。

  三娘子的臉上并沒有失去丈夫的悲戚,因為俺答汗其實是她的外公,當年強行霸占了她,雖然草原上不像中原那樣講究禮法,可遇到這種事情,她要是心甘情愿那才怪了呢。

  其后三娘子顧全大局,盡心竭力輔佐俺答汗治理草原事務,以卓越的政治才能贏得了各部的尊敬,但青春少艾的她,自始至終不可能對實為外公、又生姓粗魯兇暴的俺答汗產生什么夫妻之情。

  而且俺答汗去世前這兩三年,出于種種考慮,最終沒有傳位給三娘子所生的幼子不塔失里,而是傳位于兇蠻神似乃父、與三娘子關系緊張的黃臺吉,這就更讓她分外惱怒,連一星半點的夫妻之情都蕩然無存了。

  如果親生兒子不塔失里繼汗位,三娘子是不需要下嫁的,從此恢復自由身,但是黃臺吉登位的話……今天三娘子沒有像往曰那樣出帳走馬練兵,為麾下的精兵強將打氣鼓勁兒,也不曾理會矮幾上各部那顏官員的文牒,而是慵懶的斜倚坐榻,把玩著一只竹刻的筆筒。

  六樹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記柳橋頭。

  嬌來靨靨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樓。

  櫻桃小口輕啟,讀著筆筒上刻的香艷詩句,三娘子美麗的眼睛里閃爍著憧憬,見慣了草原風光、大漠飛沙,不知江南煙雨是否真像那人說的,如夢似幻、令人迷醉?

  外面突然一陣人馬喧鬧,三娘子將竹刻筆筒放下,慵懶的神色一掃而光,手扶腰間黃金彎刀,厲聲喝道:“珠瑪、那姑,是誰在營中喧鬧?不畏我的軍法了嗎?傳我號令,再高聲喧嘩者,斬!”

  帳內兩名背弓佩刀的侍女就要出去傳令。

  “額吉,額吉(蒙語:媽媽),”十三歲的不塔失里風風火火跑進來,滿臉興奮之色:“天朝大皇帝的欽差到啦!就在二十多里外,黃臺吉已經迎出去了,咱們也趕快吧!”

  欽差到來的消息,早已用七百里加急傳了火牌、滾單,所以三娘子并不著慌,秀眉微皺:“不塔失里,我的兒子呵,你急個什么勁兒?雄鷹盤旋良久,看準了才一擊必中,你是老汗和我的兒子,要學學雄鷹的沉穩哩。”

  不塔失里撓撓頭,臉上很有點不好意思,他無論長相還是脾氣都更像三娘子,與粗獷野蠻的黃臺吉截然不同。

  “珠瑪、那姑,把吳大人贈給我的衣服取出來,還有不塔失里的那套衣服,”三娘子慈愛的撫摸著兒子的頭頂,笑容中帶著點兒狡猾:“黃臺吉要搶先,就讓他一次吧,咱們哪,換好了衣服再去,哼哼。”

  黃臺吉的確搶先一步,他的營帳從三面把三娘子的營帳包圍起來,處在外圍當然先得到欽差的消息,即刻傳令土默特部所有長老、那顏、臺吉、和碩齊隨他前往迎接。

  不出所料,聽說天朝欽差已到,不僅黃臺吉的支持者傾巢而出,就連眾多猶豫不決的蒙古貴族也紛紛出迎,跟在黃臺吉的后面,顯得聲勢龐大。

  黃臺吉身穿綃金質孫服、耳垂金環,打著羊毛大纛,洋洋得意,儼然以土默特部的汗王自居了。

  “哈哈哈,崔先生好主意啊!”古爾革臺吉策馬緊隨著黃臺吉,將馬鞭朝身后一指:“這、這一招叫先,先什么?”

  “先聲奪人,”黃臺吉身后另一人笑著答道。

  此人四十歲上下,作蒙古式打扮,但白面微須相貌斯文,騎馬的姿勢也有些生疏,與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迥異。

  崔獻策,乃是大漢殲趙全的余黨,落第秀才出身,號為智多星,當年俺答封貢、趙全等首惡被誅戮,但白蓮北宗先后招引擄掠到塞外的漢民數以十萬計,朝廷不可能盡數捉拿,崔獻策便僥幸成為漏網之魚,從此寄身黃臺吉帳下。

  黃臺吉回過頭,頗有懊悔的道:“可惜上次赴京,崔先生生病未曾同往,否則本汗也不會吃秦某人的虧,平白折了拔合赤這員大將……崔先生真是本汗的中行說啊!”

  中行說是漢朝太監,隨宗室女和親進入匈奴,因為怨恨朝廷,盡心竭力輔佐匈奴單于,勸說匈奴一再對中原用兵,屠殺劫掠同族。

  本來黃臺吉以宦官來比崔獻策,很有些不恰當,但崔獻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欣欣然有得色:“小可累年科場不利,在中原郁郁不得志,如今得汗王賞識,方能一展胸中之策,愿從此效法中行說,為汗王效犬馬之勞。將來興兵叩關、馬踏中原,咱也做個從龍之臣呢!”

  歷朝歷代都不缺崔獻策這號人,前有中行說、張邦昌、劉豫,后有范文程、寧完我、吳三桂,據說在本族郁郁不得志,又是如何如何的逼不得已,只好做了漢殲,好像替異族人做狗腿子,大刀闊斧的屠殺本族同胞,反而可以叫做得志了,從此便顯親揚名、流芳百世似的。

  黃臺吉當然十分得意,用馬鞭輕敲崔獻策的背脊:“好、好,本汗若有入主中原的一天,便教崔先生做丞相!”

  “謝汗王恩典!”崔獻策喜笑顏開,被馬鞭敲那么一下,簡直連骨頭都輕了二兩。

  可笑崔獻策自以為得志,滿心想要做個開國的元勛、從龍的功臣,暫且不論黃臺吉有沒可能入主中原,就算僥幸入關坐了天下的異族胡虜,哪個不是轉身一抹臉就變?即使異族敵人如完顏宗弼、忽必烈等,也只尊敬岳武穆、文天祥這樣的赤膽忠臣,而張邦昌、洪承疇、吳三桂一撥兒人,反而要把姓名高高的列《貳臣傳》上,遺為萬世之羞呢!

  往南出迎十里,黃臺吉遇到了緩緩行來的欽差隊伍。

  秦林得知距離歸化城三十里,就故意放慢了速度,等著土默特部出迎。

  嘉靖、萬歷年間土默特部如曰中天,北控瀚海、南逼長城、東至察哈爾、西抵青海,控弦之士二十萬,黃臺吉為首的眾多蒙古貴族拔營而出,只見茫茫草原上千騎萬乘,鋪天蓋地都是人馬。

  欽差隊伍中都是錦衣官校和京營精銳,見狀也難免緊張,這千把人的小隊伍在十萬計的鐵騎面前,無異大海中的一葉扁舟。

  “土默特稱雄塞北,果然兵強馬壯!”秦林沒心沒肺的贊道。

  牛大力捏著鑌鐵蟠龍棍的手心有點出汗,陸胖子臉也抖了兩下,心頭暗叫一聲我的媽呀,秦哥你還笑得出來?蒙古人見兄弟生得肥胖,抓去剁吧剁吧做成牛肉干,那就不好玩啦!

  黃臺吉身邊,一名大喉嚨的親兵叫道:“土默特部小汗黃臺吉,來迎大明朝欽差大臣!”

  十名親兵接著叫一遍,然后是一個千人隊,然后是一個萬人隊,最后三個萬人隊和若干附屬部族的蒙古武士一起大叫,聲音如狂飆掃過草原,威勢驚人。

  嗚——嗚——,一百五十名武士同時吹響了牛角號,蒼涼凄勁的號聲響徹草原,直沖云霄。

  羊毛大纛之下,黃臺吉得意洋洋,崔獻策出的好主意,擺出如此聲勢,明朝欽差還不嚇尿了?

  卻見欽差隊伍中,秦林跨踏雪烏騅馬,著江牙海水行蟒袍越眾而出,拍馬走到離黃臺吉百余步的土崗子上,只有牛大力隨后扈從,一聲霹靂般的斷喝:“呔!都指揮使黃臺吉,跪迎朝廷欽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