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12章 華人勞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抗戰之紅色警戒

  “這就是繁華的歐洲?”黃文華一下飛機就左右的瞧了半天,但入目看到的卻是機場附近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德國人。

  44年1月3日,華夏的第一支維和部隊搭乘運輸機到了希臘。

  “別東張西望的,顯得咱們就跟土包子似的。”羅薄在他身后小聲嘀咕道,“歐洲又怎么了?擱著數百年前,咱們華夏才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地方。長安、洛陽、燕京、開封了,哪一個不是比現在的倫敦、巴黎牛?”

  “不要交頭接耳,記住你們現在的身份,是華夏來維持和平的軍人,代表著華夏的一份榮耀!”后方帶隊的營長洪興官板著臉道。

  任黃文華和羅薄都已經是校級的軍官了,此時也只能乖乖的聽著。

  在這支團級的華夏維和部隊中,幾乎個個是精銳,校級軍官更是一抓一大把。但這個時候,卻也只能下浮三級當個尉官來使喚。

  作為華夏第一支走向歐洲的軍隊,由不得孟享不小心,再說,他們的任務可不僅僅是維和,更多的是為了去歐洲探路去了,要求的素質自然很高。

  維和部隊,似乎不是后世聯合國的專利。

  這個時候甚至更早時候,西方很多國家干涉他國內政的時候,都經常打著類似的旗號。

  不過,孟享這支維和部隊卻是和德國人在諸多條款上一條條的談妥了,才送到歐洲去的。

  之所以德國人答應的那么痛快,主要是華夏軍隊的那些條款很優惠,似乎真的就為維持和平去的。雖然也有保護在歐洲的華商和華人的意思,但卻沒有插手當地政事和軍事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去當一個維持戰時秩序的警察。

  要不然。德國人怎么會輕易的答應華夏軍隊來歐洲摘果子。

  即使他們在前線的戰局不利。即使他們很希望華夏軍隊支援他們一把,但華夏軍隊到歐洲,他們還是有些忌憚的。

  畢竟。歐洲是白人的世界。把黃種人的大軍引到歐洲來,對他們的宣傳和統治都不利。

  或許華夏從烏拉爾山或者中亞牽制一下還可,德國人現在雖然處在劣勢。但還沒有逼急眼的份上,更何況華夏現在也不愿意就到歐洲參戰。

  德國人在10月份發起的攻擊,著實讓蘇俄人吃了不小的虧。

  但傷亡一百多萬人的虧對于抗擊打能力極強的蘇俄人來說,并不算很嚴重。更何況,美國人向蘇俄扶持的力度加重,使得他們恢復的很快。加上這些年來的戰爭磨礪,蘇俄軍隊也不是以前那么菜,如今雙方依舊僵持在北德維納河和伏爾加河沿岸。

  蘇俄人的大反擊還沒有開始,德國人的東線不算吃緊。對華夏的需求就沒有那么緊迫了。

  西線上,德國人倒是打得很緊張。

  美國人在西線發力了。

  有了美國人龐大的財力物力支持,盟軍在12月初從西西里島攻上了意大利。在12月底。盟軍就一路沖到了那不勒斯附近。

  不是德國人不強,而是盟軍太強。一百多萬盟軍在海陸空三軍齊上下,那里的40萬德軍支撐的軸心國部隊根本撐不住。

  墨索里尼和意大利國王撕破臉后,意大利軍隊已經陷入了分裂,再說面條軍的狀態也不能指望太多。

  再說意大利南部三面環海,可選擇登陸的地點不少,地中海海軍不占優的德國人很難面面俱到。

  老希也看到了這幾點,交代德軍也沒有死守意大利的南部的意思。他只需要德軍能抑制住盟軍在這里的突破,能讓德國人把意大利南方的好東西搜刮走即可。

  意大利此時的工業產值和日本人相當,技術由于在歐洲的便利條件,有很多地方比日本人要強。甚至有些技術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流的。只是意大利經濟的困頓和軍隊的綿軟使得它們沒有被發揮出來而已。

  孟享也是很眼熱這些,但卻只能靠間諜特工趁亂小打小鬧的撿漏,和德國人直接出動軍隊來搶差多了。

  不過,德國人也不是完全放棄意大利,但在德國人局勢吃緊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實力幫墨索里尼守住,更況且墨索里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二十年代就上臺的墨索里尼這么多年過去了并沒有給意大利經濟帶來多少起色。

  意大利軍隊不是不能打,而是經濟困頓,軍隊都維持艱難,使得意大利軍人根本無心作戰賣命。

  經濟的困頓和政治的已經被意大利人厭倦了他的那一套理論,加上在教廷和國王偏向了盟軍后,墨索里尼的大義已失,他的神話已經破滅,讓德國人挽救都很艱難。此時只能幫著他守住半壁江山。

  意大利的北方是老希強調必須要守住的,這里一失去,法國和奧地利都要受到威脅。

  尤其是在德國吞并了奧地利合二為一后,打到奧地利就差不多相當于打到德國本土了。這也是孟享之前承諾過的可以出兵的底線。

  德國人自然不會為了把華夏引過來,而放任盟軍一直打到家門口,他們只會不斷地調兵去填進意大利戰場,反正在別人的地盤上打壞了花花草草不心疼。

  德國人允許華夏的維和部隊加入的一個理由就是華夏維和部隊對治安的維持,可以減輕德國人的部分壓力,抽調出更多的軍隊來。

  華夏打著第三者中立身份的維和部隊雖然不參戰,但禁止武力行為的意圖對德國人更有力。他們更希望后方的占領區穩定下來,只要不鬧大亂子,這樣才能為德國人源源不斷的輸送更多的產品和財富。

  “難道你們要幫助邪惡的法西斯鎮壓后方的抵抗組織?”英國人首先跳出來指責道。

  “我們身為中立國,不會偏向任何一方,也不會干涉他國內政。我們是抱著追求和平的目的而去,為歐洲戰亂下的那些無助的兒童、婦女和無端遭受戰爭痛苦的平民而去,我們的口號是不讓任何一方的槍口對準無辜的平民!”老閻說的冠冕堂皇,倒是讓英國人挑不出毛病。

  “只要你們允許,我們也會直接出動維和部隊去伯明翰等地,去維護那里的平民的安全。”老閻笑瞇瞇道,“華夏人民是愛好和平的!”

  伯明翰周圍英德雙方正在僵持,即使華夏軍隊是打著上帝的旗號,英國人也不敢把他們放過去。但華夏政府的這種貼心服務是面向雙方的,你不接受并不一定就是說偏向另一方。

  當然這種說法,只有三歲小孩相信。但現在形勢比人強,華夏的強勢下,指鹿為馬又能怎樣?

  英美還不會為了這些事情來和華夏翻臉。

  畢竟,華夏軍隊派出最多只有一個師的規模,而且不會直接參戰。

  他們只能勉強自己相信華夏人是為了保護華人華商而來。

  若是另一個時空,歐洲的華人極少,碰上戰亂,地位低下的華人更是早沒了多少影子。

  但這個時空,有了強勢點的華夏撐腰,加上有組織的活動,讓歐洲的華人人數超過了百萬。

  這其中不僅僅有長期居住在歐洲的老華僑,還有在歐洲開始后,來尋找機會的華夏商人,更多的是華夏政府組織起來的華工。

  華工在世界上的名頭很響,在外國人眼中以老實廉價著稱,但在華夏人的眼中,卻是一部部血淚史的核心字眼。

  北美、南洋、甚至澳洲的開拓都有華工的影子出現,但都是以悲劇收場。

  即使到了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和一些商人把十幾萬華工當作了一種勞力商品出租給了勞動力奇缺的歐洲。

  但在華工被當做牛羊剝削的年代,這批去歐洲的華工很多被直接驅趕上了戰場,成了炮灰。

  即使那些回來的旅歐華,在華夏的歷上也只是翻起來幾個泡泡后,就沒了蹤影。

  但孟享依舊在歐戰開始后,這幾年陸續組織起了超過五十萬華夏勞工去歐洲打工。

  華夏不僅缺少機器和技術,還缺少熟練工人。

  而隨著歐戰的激烈,大量的工人被送上前線,急需大量的勞動力。

  在華夏政府嚴格組織和保護下的華夏勞工在頂起這部分空缺的同時,也會成為一個個合格的熟練工人,甚至更進一步成為更高層次的技工。

  歐洲畢竟是科技文明的中心,除了數萬華夏留學生外,五十萬在歐洲經過了磨礪的合格工人回到華夏后,所迸發出的效應又會有多大?在西方文明中心的歐洲開拓了視野的五十萬工人又會帶來什么?

  孟享也一直很期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