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089章 “覺醒”的亞洲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908遠東狂人

  對于世界歷史進程而言,公元1938年底到公元1939年初的這段日子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而其標志性的事件就是這場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亞洲解放之戰”,實際上,這場局限于亞洲的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預演,甚至可以將其看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間接導火線”。

  之所以是“間接導火線”,而非直接導火線,主要是因為這場戰爭中的其中一方從來就沒有正式成為軸心國集團的一分子,這樣一來,即使德國、意大利、日本挑起了進一步的全球性質的戰爭,那么也與這個國家無關。

  這個國家就是中國,中國現在的基本外交原則就是“中立”,哪怕是跟整個英聯邦打仗,中國也是不需要任何軍事同盟的,中國有信心也有實力單挑這個早已成為破落戶的“日不落帝國”,并且也將從這個“日不落帝國”留下的亞洲遺產中分割到最大的利益,這個利益足以讓人眼袖,但是由于歐洲局勢的進一步緊張化,歐洲列強卻無暇采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而美國也受到了同時來自太平洋方向和大西洋方面的軍事壓力,也只能采取觀望立場,無法實施任何有效的軍事行動以制止這場亞洲戰爭。

  正由于歐美列強的遲疑與猶豫,這場“亞洲解放之戰”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了戰略層面的劇烈變化。

  1938年11月29日,緬甸北部重要城市曼德勒被中國國防軍陸軍部隊占領,同年12月2日,中方發起“臺風”戰役,在馬來半島最狹窄的克拉地峽地區發動了第一次陸海空聯合登陸作戰,數日之間連續攻克英軍防守的重要城鎮,截斷了克拉地峽的陸上交通,并于稍后幾天再次發起了第二次登陸作戰,兩路并進,直搗吉隆坡,九萬余人的英國部隊被困馬來半島以南地區,彈盡糧絕,士氣低落,走投無路之下,英軍司令最終選擇了投降,12月21日,英國設在遠東地區的最大海軍基地新加坡不戰而降,章宜海軍基地升起了中隊的戰旗,至此,馬來亞戰役全部結束,從戰役發起算起,整個戰役用時十九天,在此期間,中隊橫掃整個馬來亞地區,所向披靡,以己方傷亡區區數千人的微小代價換來了殲敵九萬的輝煌勝利,如此戰績,令列強瞠目。[wzdff貼吧團]

  英國政府惱羞成怒,在毫不妥協的首相邱吉爾先生的“一意孤行”下,決定增加對遠東地區的軍事關注力度,將大批駐印度部隊調往恒河三角洲,準備迎擊中隊的進攻,同時極力拉攏法國加入對中國的戰爭,但是面對德隊悍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挑釁性行動”,以及仍在進行的西班牙內戰,法國政府如坐針氈,根本不敢在這個時候將軍隊和艦隊調往亞洲,法國政府極力主張和談,而這個建議得到了美國政府和蘇聯政府的積極響應。

  但是英國政府不為所動,英國政府堅持認為,中隊所取得的“暫時性優勢”是建立在發動突然襲擊的前提下的,英隊之所以連吃敗仗,不是因為英人不勇敢,也不是因為英國的武器裝備落后,只是因為英人“太紳士了”,所以,英國政府決定在緬甸南部地區發動一場戰略反攻,以恢復“緬甸印度防御線”。

  各國記者看得卻比英國政府清楚,他們一致認為,英國勢力退出遠東地區乃至整個亞洲地區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不容英國政府狡辯,實際上,就以馬來亞戰役結束之后遠東英軍的實力,自保尚且難以勝任,至于進攻,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而且記者們也一致認為,英國政府之所以不顧事實堅持要在緬甸南部戰場發動一場進攻,其主要目的與其說是為了重建“緬甸印度防御線”,還不如說是為了鼓舞國民的斗志,并制止住正在軍隊中迅速蔓延的失敗主義情緒。

  錯誤的判斷必然帶來錯誤的決策,錯誤的決策必然導致災難性的失敗,事實證明,記者們的看法是完全正確的,英國政府催促遠東英軍倉促間發起的緬甸南部戰役最終以慘敗收場,從英軍發起進攻到緬甸首都仰光失守,前后只用了九天時間,而在這場戰役發起之后的第九天,又有九萬英軍放下武器,走進了中方在緬甸南部地區設立的那幾座戰俘營,這個事實,英國政府是拖延了兩天之后才不得不由首相先生親自出面向議員們做出解釋的。

  前后損兵折將十多萬人,英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急劇萎縮,而且隨著緬甸全境的“解放”,印度的大門已經向中國國防軍完全敞開,剩下的就是等待中隊的雷霆一擊了。[wzdff貼吧團]

  中國國防軍并沒有讓英國政府久等,就在1939年1月1日的西歷新年的當天,中國國防軍就發起了一場代號為“鐵拳”的陸上戰役,十多萬中國步兵和山地步兵翻越緬甸北部的莽莽群山,向固守孟加拉地區的英隊發起了迅猛突擊,參與進攻的還有游弋在孟加拉灣的中國特混艦隊,其中包括中國海軍裝備的四艘大型航空母艦,而遠在云南境內的中國空軍遠程轟炸機群也參與了這場戰役,進攻方的作戰序列中也包括了特種部隊和海軍陸戰隊。

  實力對比太過懸殊,軍心士氣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在這種情況之下,英軍迅速戰敗并將撤退演變為一場潰散也就不足為奇了,實際上,整個孟加拉戰役只進行了九天時間,達卡城就落入了中隊手中,而隨后,一場兩棲登陸作戰就在印度次大陸的東部沿海地區展開,毫不令人奇怪的,加爾各答迅速陷落,接著是克塔克、布巴內斯瓦爾、貝勒姆普爾、斯里卡庫蘭,就連恒河中游的瓦臘納西也出現了中國海軍陸戰隊的武裝突擊艇。

  面對狂飆突進的中隊,英聯邦軍隊望風披靡,以德干高原為分界線,一路英軍向西潰散,另一路英軍則向南奪路狂奔,用中國國防軍三軍參謀總長的話講,“英國人的防線已經不復存在”了。

  毫無疑問,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即將全面崩潰,這一點,不僅各國記者和政客看到了,而且就連當地的印度民族主義分子也看到了,所以,他們迅速拿起了武器,加入到了這場旨在贏得印度完全的“印度解放之戰”中去,在這種局面之下,大量的印度部隊自行脫離英軍指揮系統,加入到起義者一邊,而且,在印度領袖們的呼吁下,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了領袖的身邊,積極籌備著第一屆完全自主的印度民族主義的國會。

  這是一場“團結的會議”,目的在于建立一個“統一的、強大的、的、自主的印度”,參加會議的不僅有狂熱派,也有冷靜派,如果會議達成一致意見,或許不久的將來,一個嶄新的印度將崛起在南亞次大陸。

  但是,就在會議進行期間,兩架涂著皇家空軍標記的英國空軍“蚊”式戰斗轟炸機飛抵設在瓦臘納西的“國會大會”會場上空,并瞄準正在開會的人群投下了數十顆輕型航空炸彈,轟炸和踩踏造成了超過兩千人的死傷,其中就包括許多著名的印度民族領袖,而這些人,過去一直在宣傳“非暴力不合作”,他們是和平主義者的代表,只是戰局急轉直下之后,他們才開始轉變立場,不過尚未來得及將印度各地的抵抗組織團結起來,就在轟炸中遇難,僥幸躲過航空炸彈的人也在隨后的槍擊暗殺中遇難,一時之間,印度的抵抗組織有陷入群龍無首的危險。

  “英國空軍”的無恥行為引起了世界輿論的反感,面對世界輿論的指責,以及印度人民的質問,英國政府百口莫辯,雖然英國首相堅持認為那兩架轟炸會場的“蚊”式戰斗轟炸機并不是英國空軍的作戰飛機,它們實際上是由中國空軍飛行員駕駛的,之所以涂上皇家空軍標記,就是為了嫁禍英國空軍和英國政府,至于飛機的來源,英國首相也是信誓旦旦的保證,那肯定是在緬甸南部戰役中被中國陸軍繳獲的。

  但是這個時候,中國政府怎么會派空軍轟炸盟友呢這顯然不合邏輯,所以,世界輿論的主流依舊相信印度人民的指責,策劃這場“國際暗殺”行動的就是英國政府,在場的中國記者所拍攝的現場照片進一步證實了英國政府的責任,照片上,那兩架“蚊”式戰斗轟炸機清晰可見,機翼上的皇家空軍標志以及那機身的涂裝無不表明,這兩架飛機就是英國空軍的作戰飛機。

  當然,中方顯然也有一些責任,平時橫行印度上空的那些中國空軍戰斗機沒能截擊住那兩架不知道從什么地方溜到會場上空的“蚊”式,這顯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因此,為了平息印度人民的憤怒,駐當地的空軍指揮官被就地解職,并將遭到軍事法庭的調查,為了表達對印度人民的同情,中國政府表示,愿意為印度人民培養一批合格的戰斗機飛行員,并贈送給抵抗力量一些“超級黃蜂”戰斗機。

  毫無疑問,中國的那位總統先生是非常睿智的政治家,他不僅領導了一場解放亞洲的戰爭,而且也平等的看待同為亞洲人的印度人民,這樣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印度人民怎么能不信任呢所以,當總統先生提出,按照“民族自決”原則建立一個“印度邦聯”的建議之后,印度人民推舉的新領袖就立刻接受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建立松散邦聯的計劃與建立緬甸邦聯的計劃如出一轍,邦聯由享有很大自治權力的自由邦聯合組成,除了擁有一個象征性的中樞政府之外,各自由邦可以自行決定發展道路,甚至可以發行自己的貨幣,當然,為了防止出現貨幣混亂現象,目前通用中國的法定貨幣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種貨幣現在也是亞洲地區的硬通貨,在信譽上幾乎與美國鈔票等同。

  當然,經濟問題是長遠規劃,目前最要緊的是如何將印度從“英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分子”的魔爪下解放出來,這需要中隊的協助,更需要印度各自由邦立即組建自己的民族主義部隊,所以,當瓦臘納西的國會大會正式推舉出印度的國家元首之后,各邦的軍隊就迅速組建起來,他們用來自中國的舊式武器武裝起來,并且迅速投入到了對祖國的解放事業中去,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更多的只是在解放自己的家鄉,不過無論如何,現在的印度次大陸已經是遍地烽火了,就像一百年前這片古老土地上爆發的那場土兵起義一樣,英國王室和政府在印度的最后一點威望也立即煙消云散。

  墻倒眾人推,在這種局面之下,剛剛取得的緬甸邦聯政府正式向英國和英聯邦參戰國宣戰,而稍后,印度邦聯、馬來亞邦聯、西婆羅洲邦聯、孟加拉邦聯也先后取得,并立即向英國及其走狗國宣戰,中國總統也當仁不讓的擔任了這支國際聯軍的總司令。

  亞洲終于“覺醒”了,勝利是如此輝煌,以致于中國的飛機設計師得意洋洋的將一種新研制的水上巡邏機命名為“亞洲解放者”。

這就是1939年2月中旬的亞洲局勢,就在這段時間里,法國政府聯合蘇聯政府再次向國聯提出斡旋中英戰爭的動議,這個動議得到了多數國聯成員國和美國政府的贊同,面對嚴重的失敗,以及越來越危險的歐洲局勢,英國政府也終于冷靜下來,同意坐回談判桌前,與中國政府討論如何善后,剩下的就看中國政府如何回應了。()有更新及時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