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八十六章 又是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唐朝小地主

第三百八十六章又是他  這是一個大坑,呈覆斗形,坐北向南,底部東西長約四十六丈,南北寬約三十六丈,深有六丈,換成后世的計算單位,就是十八米,坑底已經夯平,壘石建筑地宮,砌了幾面石墻,如果進度如常的話,十天半個月之后,地宮就可以完成,隨之留條墓道,封土夯實,再在地上加以修建陵園之類的建筑,零零碎碎,也要一個月,帝陵就可以大功告成。

  估算時間,或許不用三個月,畢竟最難的部分,就是地底的建筑,完成之后,地表的工程根本不須要多長時間,在人力物力充足的情況下,度自然很快,而且質量,絕對不差,這樣重要的事情,除非不想要命了,不然,誰也不敢偷工減料,敷衍塞責。

  然而,親監此地,李世民等人,在意的不是度與質量,而是在驚疑,眼前的深坑,除了幾個模樣怪異的架子之外,根本沒有斜坡階梯可下,在大坑沿轉了兩圈,真的找不到一條可以走下去的道路,這是怎么回事?

  民夫匠工好解釋,可以在架子爬上爬下,可是那些石頭材料,難道抬到這里,就直接往下扔,這也太不合情理了吧,十幾米的深坑,且不說扔下的石材易碎,就算不碎,幾百人在底下忙碌,布滿整個坑底,隨便扔塊石頭,足以要人性命。

  人命什么的,高高在上的統治者,或許漠不關心,但是這樣做的效率,肯定不行,扔下石頭,再揀起來的功夫,不如人家直接抬下去,堆砌整齊的度,不過,現在,什么效率、度,李泰置之腦后,只是問了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怎樣下去?”

  學那些民夫匠工,攀爬下去,開什么玩笑,堂堂的帝王之子,朝廷的越王,天生璜胄,豈能與小民相提并論,豈不是成了笑話,況且,李世民在這里,難道天子之尊,也這樣不顧體統不成。

  “請隨臣來。”閻立德說道,在前面引路,來到一個高架之前。

  眾人仔細打量,這是個以竹木搭建的架子,縱橫成井,以繩索扎實,如果是千幾百年后,世人肯定不會陌生,經常在建筑工地里見到,可是在李世民眼中,就顯得有些怪異了。

  也沒有賣弄的心思,閻立德說道:“陛下,這是個升降臺,平時臣等,就在在此上下。”

  怎么升,怎么降,盡管心里迷惑,李世民卻不動聲色,旁邊自然有人代問,閻立德笑了,揮手示意,隨行的,有幾個官吏,連忙來到不遠處,一個大扭盤的旁邊,一人搭了個木把,輕松走動,卻聽一陣嘩啦啦的響聲,幾根牛筋粗繩滑動,坑底上來了只開口大箱子。

  “閻大匠,就是這樣下去的?”

  眾人瞠目結舌,看著幾個身體不怎么健壯的宮吏,再對比不時晃悠的大箱子,怎么看都不覺得保險,腦中不由自主,產生這樣的想象,人在箱中,轉動扭盤的幾人手滑,啪的一下,箱子摔到坑底,就成了肉餅……

  明白眾人的擔心,想當初,自己何嘗不是這種想法,心中暗笑,忽然現李世民瞥來的質疑目光,閻立德心里打了個突,連忙解釋道:“陛下放心,這里升降臺安裝有滑輪,可順可逆,十分安全……”

  說得再多,不如親自試驗,閻立德行禮,恭聲說道:“陛下,恕臣逾越了。”

  閻立德非常自然,跨步上了箱子,扭盤旁邊的幾個官吏也不敢怠慢,反方向轉動,又是一陣嘩啦啦的聲音,大箱子雖然在晃動,卻十分的平衡,安全抵達坑底,閻立德邁步而出,走了了幾步,拱手行禮,高聲道:“陛下,臣下來了。”

  隨意瞄了兩眼,李世民舉步,小胖子李泰忽然搶身而出,笑呵呵道:“父皇,這個升降臺真是新奇,不如讓兒臣先行體驗……”

  “青雀,有心了。”李世民沒有同意,刀山火海都闖過來了,還會懼怕小小的升降臺,待開口大箱升上來時,沒有理會近臣的悄聲勸阻,徑直走去。

  不過李泰的心思卻沒有白費,李世民走過的時候,輕輕拍了下他的肩膀,目光掠過濃郁的欣慰之意,李恪看見了,袖中握緊拳頭,下次……

  李世民從容不迫走進大箱,神態自若,隨行而來的近侍,心中忐忑不安,操作扭盤的幾個官吏,更是小心翼翼,萬幸不出任何意外,大箱安全著落,閻立德連忙上前攙扶,李世民邁步而出,臉上若有所思,指著深坑墻壁的架子說道:“壘砌磚泥,也是這樣搬移而來吧。”

  “陛下英明,正是如此。”閻立德說道:“節省搬運的時間,修建陵園的進度很快。”

  “這個升降臺,很有意思,來回轉動,似乎不怎么費力。”李世民奇怪道,怎么觀看,操作扭盤的幾個官吏,都不像是身懷絕技的壯士,可是偏偏能夠舉重若輕,旋轉如意,卻也是令人驚奇的事情。

  “陛下觀察細致,讓臣佩服,那是幾個滑輪的作用。”閻立德指著架了頂端,懸掛的幾個繩輪說道:“只要安裝了滑輪組,就是微臣,也可以輕而易舉的,抬起百斤重物。”

  “真有這般神奇?”李世民驚訝,卻信了七八分,畢竟,在他的印象中,閻立德的脾性,十分實誠,不會欺騙自己,況且,親眼看著,三五個近侍,走到箱中,幾個官吏也毫不費力的將他們送了下來,自然不會再有懷疑。

  “父皇,此物真是靈巧,以后在高樓也建個升降臺,就不用再費勁爬樓梯了。”李泰開口贊嘆不已,絕對是真心實意的,因為他是個胖人,走幾步路就喘氣,出行有車輦,有肩輿,但是總有上高樓高塔,受罪的時候,自然想要投機取巧。

  “父皇,此物小巧,卻有大用。”李恪笑道:“可以節惜民力,減輕負擔,也是江山社稷,天下百姓之福。”

  看了眼李恪,李世民欣然說道:“難得你有這般見識,的確如此,閻卿,此物是誰想出來的,當賞。”

  “是官,就該提拔,是匠……”李泰連忙說道:“請父皇賜給兒臣,好在王府的閣樓,修建幾個升降臺。”

  “朕允了。”李世民說道,可謂是有求必應的慈父,不過也是區別對待,看到李泰滿面春風,連連道謝的模樣,李恪心中黯然,低頭垂視,同是父子,待遇何以相差懸殊……

  “陛下,不僅只是升降臺而已。”閻立德說道:“還有鋤、鍬、鏟、斗車……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將這些工作加以改進,施工的……”

  “等等,閻卿,不急,且慢慢的道來。”李世民說道:“你的意思是,這人,還有其他的功勞?”

  “陛下圣明,而且功勞可不小。”閻立德說道:“此次修建陵園,要是論功行賞,他必居于榜。”

  “呵呵,那人,該不會是閻大匠自己吧。”李泰笑道:“畢竟,閻大匠是主持修建陵園,勞苦功高,有誰能與你相比。”

  “越王說笑了。”閻立德連忙擺手說道:“臣只是奉令行事,不敢居功。”

  “那是閻大匠謙虛。”說了句,李恪也好奇道:“卻不知此人是誰,聽閻大匠的意思,好像不是普通匠役。”

  “此人自然不是匠投,而且名字,相信兩位殿下也有耳聞。”

  “誰?”李泰與李恪對視了眼,有點兒迷惑。

  閻立德遲疑了下,直言說道:“將作監,中校令,韓瑞。”

  “又是他……”

  不僅兩人驚愕,就是李世民,也有些不解,皺眉道:“朕記得,韓瑞,好像是秘書監,校書郎吧,怎么成了將作監,中校令了?”

  皇帝日理萬機,記憶偶有偏差,也是可以理解的,閻立德暗暗告誡自己,隨之吞吞吐吐,猶豫不決,直言相告,會不會讓皇帝下不了臺呀?

  嗯,幸好,李世民立即回憶起來,韓瑞,不是已經給自己免職了嗎,怎么又變成了什么中校令,誰的安排?

  閻立德老實承認,是自己的薦舉,按照正常的手續,通過吏部的審核,尚書仆射房玄齡的批準,呈報皇帝御覽,這才名正言順的走馬上任,沒有絲毫違反規矩的地方。

  不過話說,小小的八品官員,其中的職事調動,李世民根本沒有留意,忙碌軍國大事,這樣的奏折上來,多半是翻看兩眼,就隨手批復蓋印了,沒有見到韓瑞的名字,也不稀奇。

  明白前因后果,李世民也沒有生氣,畢竟心里清楚,韓瑞免職,純粹是無妄之災,而今正常錄用,自然不會介意,反而輕聲感嘆說道:“一個風流才子,卻終日行走于匠工之中,也是難為他了,怪不得,近日來,沒有聽到多少精妙絕倫的文章詩賦傳誦。”

  李泰與李恪不說話了,有什么好說的,韓瑞擺明了是與太子一路的,沒趁機落井下石,已經是愛才之舉,自然不用指望他們幫忙說好話。

  可是,旁邊,還有個閻立德,見準機會,連忙說道:“陛下,兩個月之前,韓中校走馬上任,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短短的時間,就將中校署治理得井井有條……”

  反正,說的都是實情,閻立德問心無愧,十分坦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