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一十五章 肉身成“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六百一十五章肉身成“圣”

  七月半當夜的點燈儀式,確實如楊改革所預料的那般,相當的成功,看過了點燈儀式的人,無不給當時那種神秘的宗教氣氛給吸引,道教的聲勢,一下子沖得老高,整個京城的人都在談當夜的點燈儀式,讓這發酵了好幾天的水陸大會,一下子攀到了頂點,看得不少人直瞪眼。

  十六日又是早朝,楊改革本以為會有人出來說事,沒料到卻是平平淡淡,基本沒什么事就散了朝。

  朝堂上,“一如既往”,平靜得很。

  下了朝的楊改革倒是依舊做自己的事,對于這表面平靜,暗流洶涌的朝局,也沒什么好擔心的。

  張顯庸昨日忙活了半夜,今日就來見皇帝,對于昨日忙碌的收獲,張顯庸相當的滿意,他道教的聲勢,一下子就起得老高,經過了這個晚上,算是徹底的壓過了佛門,這下,佛門那些人就只能對他干瞪眼了,他道家不僅在高層的支持方面超過了佛門,在底層信眾這方面,也算是徹底的超過了佛門,如能把這個勢頭保持下去,徹底把佛門甩在身身后,也不是什么難事。

  不過,這些東西對張顯庸來說,不過是些點綴罷了,基本上沒怎么放在心上,如果要說他給皇帝辦的事,這些個東西,就甚至連皮毛都算不上了,張顯庸知道,那個東西可真的是大殺器,真到了出世的那一天,整個天下都必將震動,可以說,天翻地覆。到了那一天,他道家,才會徹底的坐實天下第一教的寶座,就如同皇帝跟他說的,給他弄個“圣人”當當,也不是難事,張顯庸對此是深信不疑。

  一想到這里,張顯庸就激動起來,盼望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也幻想著,這一日到來之后,他以肉身成圣的輝煌。道教傳到他這一代,必將在他手上發揚光大,盛世不衰。想到了肉身成圣的事,張顯庸又想起了和他們家同樣有著悠長歷史的世家――孔家,如果他能幫皇帝把這件事辦好,那么,道家的聲望甚至可以和儒家比肩,他家的聲勢甚至可能超過孔家,一想到這里,張顯庸又是一陣激動。聽說皇帝有意讓孔家的人進京,張顯庸也大概猜到了一些東西,如今京城里,不,說整個大明朝都爭斗得厲害的繳稅之爭,張顯庸知道,皇帝已經勝卷在握了,就憑他手里的這個東西,就足以轟殺天下任何反對的人,任你勢力如何的大,在這件事面前,幾乎沒有任何抵擋的能力,除了給皇帝轟殺,就是轟殺,基本沒有任何贏的可能,結局就是看皇帝的心情如何而已,如果要說天下人之中誰對皇帝最有信心,非張顯庸莫屬,因為他知道,自己替皇帝掌握著那個東西……,自己就是那步暗棋,一旦到了掀開桌子的時候,就是他出手的時候,也是那件東西出世的時候,一旦那個東西出世,天下間還有誰是皇帝的對手?皇帝必將攜天下人望橫掃一切,那些個跳得再歡的人,在皇帝這橫掃一切的實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想到這事,張顯庸是渾身的激動,身體似乎微微的顫抖起來。不過,這種激動,他已經經歷過很久了,已經有了一些免疫,這涵養的功夫也早有了火候,雖然內心激動異常,可這表面上,卻是一個有道的高人模樣。

  不過,張顯庸顯然也有煩惱事,好像又傳出風聲,夷人那個什么教的天主教似乎又在皇帝面前哀求了,皇帝似乎又對他們心軟了還是怎么地的,聽說,答應讓他們參與自己辦的這個水陸大會了,甚至還讓他們造房子。

  想到這里,張顯庸就是一陣煩躁,他想起了以前和天主教那幫人在皇帝面前爭奪“信任”的事,那時候,皇帝顯然是準備在他道教和天主教之間選擇一家作為那個“大殺器”的使用者的,而他道家顯然是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最終,那個大殺器花落道家。想到自己肉身成圣的事要靠那個大殺器;自己道家成為天下最顯赫的宗教,還得靠那個大殺器;想自己張家超過孔家成為天下第一世家還得靠那個大殺器,張顯庸就是煩躁加惶恐。皇帝把這么大的把柄和殺器放在他這里,就不怕他私自泄露了?壞了皇帝的事?肯定是有后手的,明顯那個天主教就是后手,如今這緊要的關頭,皇帝稍稍的給天主教一點顏色,別人還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張顯庸卻格外緊張,知道這是皇帝在給他顏色看呢,讓他守好秘密,不要胡思亂想,皇帝沒了他道家還有天主教,甚至還有其他的后手,而他如果離了皇帝,離了那個大殺器,就永遠不可能肉身成圣;也永遠不可能做到比孔家還要顯赫;也永遠不可能奠定道教在大明超高的地位。

  張顯庸知道,那個大殺器的源頭,其實,還能追溯到夷人那里,皇帝并不是只有依靠他才能辦那件事,皇帝手里的牌實在太多了,他即便是成“圣”了,依舊還是皇帝的一顆棋子,皇帝把他放在哪兒,他就得按照皇帝的意思往哪里去,他和皇帝之間的關系,永遠只會是下棋之人和棋子的關系。

  想到這里,張顯庸除了一陣煩躁和惶恐之外,就是不住的安慰自己,皇帝向來信譽不錯,既然答應和選擇了他,就不會反悔,就會成全他的一切,把他朔造成一個“圣人”,想到皇帝的手段和能量,張顯庸立刻拋棄了煩躁,也拋棄了心中的那么一絲得意,剩下的,就全部只有惶恐了,皇帝那漫天的身影,讓張顯庸惶恐到了骨髓里。

  “正一真人,陛下有請。”一個地位較高的太監親自來請張顯庸,以便和張顯庸套下近乎,如今張顯庸的名聲,那是傳得相當厲害,昨日那神秘到頂點的氣氛,讓京城里的百姓是徹底相信,張顯庸是得了道的真人,所以,這個太監對張顯庸說話的時候,除了熱情,就是虔誠。

  張顯庸內心還在極度惶恐之中,卻聽見有人在叫他,心靈瞬間回到身軀,依舊是那個得道之士的模樣。

  “有勞公公了。”張顯庸淡淡的道謝,自從他替皇帝掌管那個大殺器之后,他就幾乎沒有來過皇宮見皇帝了,怕的是引起別人的注意,不過,這次他鬧下了偌大的聲勢,這威名傳得厲害,皇帝見一見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張顯庸知道,皇帝定還有事要交代,怕那個大殺器出世的時日,也不遠了。

  “臣張顯庸叩見陛下!”在皇帝面前,張顯庸只有極度的自卑和惶恐,那個得道高人的架勢,在皇帝這里,完全拿不出半分。

  “呵呵,昨夜倒是讓卿家勞累了,坐吧。”楊改革笑著說道,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謝陛下隆恩。”張顯庸是又自卑又惶恐又感激的謝恩,然后小心翼翼的坐下。

  “真人無須這般拘謹,朕這里,真人只管放松些就是。”楊改革笑著說道,想把氣氛說得輕松一些。

  “臣謝陛下隆恩。”張顯庸再次恭謹的謝恩,絲毫不敢怠慢。

  “呵呵,今日邸報上的頭條就是真人的事啊!”楊改革把邸報拿起來,揚起來給張顯庸看,碩大的標題正是說的張顯庸的事。

  “都是陛下的栽培,臣至死追隨陛下,為陛下保駕祈福,道家世世代代輔佐大明。”張顯庸立刻表明心跡。

  “呵呵呵,這個都是情理之中的,為朕辦事的,朕自然不會吝嗇,該得的,不會少他一分,給別人也是給,給卿家也是給,朕倒是更相信卿家,呵呵呵……”楊改革笑著說道,說實話,今天叫張顯庸來,就是過問一下情況,為了掩人耳目,楊改革倒是很久沒見張顯庸了,如今到了緊要關頭,昨日自己鬧了那么大的動靜,今日朝堂上那些人連廢話都沒一句,顯然,事情已近到了快揭盤的時候了,和楊改革預料的差不多,也該是時候檢查一下武器了。

  “臣謝陛下栽培!”張顯庸再次肯定的說道,不知道那件事的人,還以為是在說昨日那件事呢,昨日張顯庸鬧出偌大的名聲和聲望,要說沒皇帝的栽培和看重,那顯然不可能,正陽門大街上的那么多燈可不是白點的,在那個大街上走一遭,張顯庸能干,那些和尚們也能干,甚至連那些喇嘛們也能干,甚至還有夷人也能干。實際則是說那件事。

  “呵呵,卿家可想過,日后道家發揚光大之后的事?”楊改革見張顯庸一切正常,也知道,那個東西正常,也就放心了,沒有直接問,而是說起其他的事來。

  “回陛下,道教,張家自此之后只唯陛下是從,陛下叫道教往哪里去,道家就往哪里去,道家,張家能有今日,全靠陛下栽培和提攜,臣不敢忘本。”張顯庸立刻說道。

  “朕扶植道家的目的,相信卿家也該知道是什么,該怎么做,卿家可明白?”楊改革又問道,扶植道家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和儒家對抗,儒家在中國一家獨大太久,這不是一個好事,自己要改革也好,要推進歷史進步也好,始終都繞不過儒家,除了要和儒家打交道,還要和儒家對抗,甚至翻臉的日子也有。楊改革面對儒家這個中國古代社會很多問題的根源,下了非常多的力氣,遠超對付流民和后金。而能和儒家對抗的,在中國,幾乎沒有,即便是扶植,也只有那么幾個不成氣候的選擇,天主教是一個,道教也是一個,天主教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新的理論,實際上,比固步自封的道家更適合作為改進生產力的工具,不過,綜合了實際情況和感情之后,楊改革選擇了道教,以道家對儒家,以張家對孔家,相信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