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七十章 面子事大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百度宅男當崇禎

  楊改革心中暗自得意,這曰本在琉球駐軍才幾百人,這樣說來,自己隨便派點人過去,就能夠很干凈利落的搞定曰本人了。

  “諸位愛卿都聽見使者說的話了,都議議吧。”這當皇帝還得有皇帝的譜,不能什么事都自己說出來,皇帝最主要的職責,還是當裁判。如果皇帝有什么事要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也最好不要直接說皇帝要如何如何,這得要用一個托,把皇帝想要做的事給托出來,這樣,皇帝蹲在寶座上做“裁判”,這才比較“合理”,起碼在形式上很“合理”。如果不和大臣們商量,自己直接就要做,這樣,很容易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楊改革當了這樣久的皇帝,對這皇帝一道,算是有了點心得了。

  “啟稟皇上,這倭國該教訓了,想不到倭國對我朝如此不敬,實在是狂妄得很,我朝如果不打掉這倭國人的狂妄,想必,曰后還有更甚的事做出來。”這曰本人對明朝的士大夫的傷害還是蠻大的,這一說打曰本,就有人站出來說對曰本動武。

  “啟稟陛下,臣以為,這倭國在琉球國不過盤踞了四五百人,朝廷完全可以組織水師,過去清剿,有得一兩千人就足夠了。”這位更是鐵血,叫嚷著打過去。說打曰本的幾個人,都是比較“年輕”的,站在后面,前面的一些大佬們,則不說話。

  楊改革也覺得這今天朝堂上面的事,蹊蹺得很,很順自己的心意。幾乎都是自己的貼心人。

  畢自嚴也準備再勸勸皇帝,這沒錢,拿什么去打仗?不過這朝堂之上,有“外人”在,不能把朝廷的底細給漏了,所以,瞪著眼,干著急,又不好說,這面子還是要的。

  “啟稟陛下,臣以為,陛下還是先下一封訓斥倭國的詔書,讓倭國自動退出琉球,如果倭國照做,則可免動刀兵,如果不照做,陛下再想辦法不遲。”一些聰明點的大臣眼看著不好在“外人”面前爆自己的底細和家丑,也只好用這種“轉進”的辦法,勸皇帝穩重一點。

  “啟稟陛下,臣以為xx大人所言有理,想這倭國,也是受過我朝冊封的,陛下何不降下一道敕(chi)令詔書,令倭國退出琉球,如此,可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此事……”

  ……接著好幾個大臣都出來,都是這套說辭。這琉球國的使者看著干著急,沒辦法,自己這芝麻大的官,除了等待別人的“裁決”之外,再也沒有什么好辦法。這皇帝沒讓自己說話,就連哭泣,打打悲情牌的機會都沒有。

  楊改革聽得“嘿嘿”暗笑,這群死要面子的家伙,有外人在場,果然都斯文了許多。

  “朕的詔書就這樣管用?呵呵,我大明嘉靖朝,倭寇不斷的擄掠搶劫我沿海軍民,這朝廷沒下詔書?我萬歷朝遠征朝鮮,抗倭援朝,死傷無數,花費無數,朝廷沒下詔書?朕這里,一道詔書就真的管用?”

  楊改革見這群“虛偽”的家伙在外人面前避而不談錢的問題,就知道這群人死要面子,于是,也不談錢的問題了,轉而談戰爭。

  “琉球使者,朕即使派兵驅趕了占據在琉球的倭國人,待朕大兵一走,這倭國人豈不是又回來了?如此,這驅趕豈不是白費力氣?”楊改革想的就是駐軍,這一駐軍,這海外貿易,也就算是開張了。

  這個琉球使者道:“還請陛下為下國主持公道。”想了想,又道:“不知道陛下這?……”這個人很明顯的沒聽懂楊改革說什么。

  “呵呵,這個你也不懂?我朝派兵驅趕倭國人很簡單,想不過幾百人,朕隨便派點人過去,如碾壓蟲子一般容易,但是也耐不住驅趕之后,倭國人再去啊!你琉球國人少地薄,兵力不足,不足以抵抗倭國人的進攻,所以,朕的意思就是,我朝前去驅趕倭國人容易,可是,也保不準倭國人待我朝回轉,又去謀奪琉球,如此,你家國主,豈不是再次被擄走?所以,這得想個萬全的法子才是啊!否則,僅僅是驅趕一下倭國人,也于琉球無益,琉球使者,你說呢?”楊改革笑著不談自己家沒余糧的事,而是談起這驅趕了倭國人容易,但是,這倭國人等明朝的軍隊走了,又回去,那琉球國咋辦?又被倭國擄走國王?這豈不是更大的羞辱?

  這使者一聽,頓時急得冒汗,怎么這種后果就沒有想到呢?這皇帝說得也在理,這大明朝遠隔重洋,即使看在屬國,可憐的份上,前去幫助琉球國一兩次,但是,也架不住這曰后倭國又去搔擾,難道真的如皇帝所說,國主再次被擄走?

  琉球使者連忙道:“肯請陛下垂憐,解我國于水深火熱之中,不使我國遭此重重浩劫,不使我國主遭受如此屈辱,全靠天朝上國庇佑,全靠陛下扶持……”這個使者,馬屁一大堆不要錢的往上送。還別說,這大殿里的大臣們,見這位使者說得可憐,自己的國主動不動就被他國擄走,實在是悲慘,也有了點同情心,這馬屁,也有點受用了,個個趾高氣昂,得意的不得了。卻不想自己人前風光,后腚露光。

  “琉球使者,不是朕不肯派兵過去,這得有個萬全的法子才行啊!否則,事倍功半,費力不討好,豈不是事與愿違?”楊改革一心要駐軍。

  這使者急中生智,道:“啟稟陛下,陛下何不派舟師巡視琉球呢?如此,倭國也不敢加害我國了,還請陛下憐憫。”

  這個使臣的話一出口,不光是楊改革,眾大臣也是側目,心中均想,這個家伙倒是異想天開,還以為是開國那會呢,大明朝現在那里還有力氣派船到處巡視?這舟師的費用得多么大的一個天文數字啊!這家伙當真是異想天開。

  楊改革也是怪異,巡視琉球,這家伙是怎么想出來的?

  “……巡視琉球?”楊改革也顧不得這什么“外人”不“外人”了,直接就問。

  一個大臣見皇帝有點“小白”,覺得有失面子,猶豫了半天,還是出來,道:“回稟陛下,我朝在太祖,成祖之時,倒是每年都會派舟師巡視海疆,有戰艦數千,規模盛大,不過,這都是一二百年前的事了。至于說巡視琉球,臣想不起來,好似沒有這方面的記錄。”這個大臣倒也是不含糊,這幾百年的事也能說出個由來。這資料肯定沒少復習。

  楊改革“啊!”了一下,太祖,成祖的時候有戰艦數千。這個,貌似也太給力了吧。這樣多的戰艦,貌似后世的美國也不過如此啊!看來,自己要做這七海霸主,只要恢復到太祖和成祖時候的水平,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問題了。楊改革心中癢癢,恨不得立刻就有無數的戰艦,也恨不得立刻就出兵琉球,開始自己的七海霸主之路。

  那個琉球使者又道:“啟稟陛下,這個巡視琉球的記錄,是有的,下國均有記載。是在大明太祖洪武六年,洪武七年,兩次都有天朝的水師巡視琉球的記錄,陛下,這可是有記錄的。”這個使者看來也沒少下功夫,這種幾百年請的事也能拿出來說事。

  博聞強記,群臣更是對這個使者刮目相看。

  楊改革覺得這個使者真是可愛,有了巡視琉球,這海軍的落腳點還能少嗎?想了想,道:“兵部尚書可在?”

  “臣在!”一位大臣站了出來。

  “朕問你,出兵驅逐占據琉球國的倭人,需要派兵幾何?”楊改革迅速的,將就有外人,這些大臣裝斯文的機會,決定把派兵琉球國的事,給定下來。

  大臣們見皇帝和琉球的使者“扯壇子”,扯得好好的,忽然就轉頭問起這出兵的事,更是心急火燎,準備勸皇帝,不過,這件事的正主在大殿里,又不好直接說出兵琉球不值得,這面子怎么放得下?這當真就是當著外人的面打自己的臉了。個個張嘴,卻又說不出口。這真的是啞巴吃黃連,有口難言啊!

  兵部尚書也是張了張嘴,啞了半響,又看看這一臉希翼的琉球使者,最終還是恨恨的道:“回陛下,想這占據琉球的倭國人,不過四五百,如果我朝出兵,還有琉球國協助,臣想,一二千人,海船戰艦十數艘足矣。”說完,這個兵部尚書就閉嘴不談了。心中恨恨的,卻也無可奈何,這可不能當眾打自己的臉啊!自己一家人在沒人的時候怎么說都可以,有外人在,這沒錢出兵,無錢冊封的事,如何說得出口?這不是叫屬國寒心嗎?

  群臣都低著腦袋,這事搞得,莫名其妙就從派遣冊封使變成出兵琉球了。

  楊改革悶在心里好笑,這群大臣啊!還是把面子看得太重了點。如果是個不怎么要臉皮的,這當即就會說出朝廷國庫空虛,派不起兵,冊封不起的事實來,可惜,這群人太要面子。

  “戶部尚書何在?”楊改革忍住笑,又問戶部尚書。

  “臣在。”戶部尚書趕忙站出來,不過喪著臉,一看就知道心里懊惱得很。

  “一二千人,戰艦十數艘,該兵費幾何?”

  戶部尚書咬牙了半天,最終算出了數據,道:“回稟陛下,臣以為,不造新艦,召集精銳,假如耗時一年,開拔費,兵器,餉銀,嚼用,火藥,維修,撫恤,燒埋,賞銀,該兵費十萬兩左右。”這位戶部尚書大人,真的是咬牙切齒了,這戶部總共才十幾萬兩銀子,這個什么琉球國一下花去十萬兩,這真的是沒天理了,但是,堂堂的天朝上國戶部才十幾萬兩銀子,說出去,誰信?如果別人知道了,這天朝上國的臉面還要不要?丟人真的是丟到姥姥家了。恨得牙癢癢,卻沒一點辦法。

  群臣更是莫名其妙。也太快了點吧,這錢,從幾萬兩就增加到了一二十萬兩,得,這下戶部的庫銀,是徹底見底了,早知道,就該干脆點,答應陛下去冊封的事,也不會有這派兵的事了,現在好了,不光是派冊封使,還得出兵,徹底的把國庫那點積攢下來的銀子花光了。好在,這占據琉球的倭國人才幾百人,規模不大,派遣一兩千人,費用也“勉強”可以接受,也就打落了牙,往肚子里吞。心中的苦惱,也就自己知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