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四十七章 殿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百度宅男當崇禎

  崇禎元年。

  四月十二。

  本該三月就舉行的殿試,由于種種原因,拖遲到今天,才得以舉行。

  天沒亮,楊改革就在王承恩的催促下,起床,穿衣,洗漱,說實話,習慣了九點上班的楊改革,十分不習慣這天沒亮就起床。懶懶散散的任由宮女太監們服侍著,自己借著這個時間站著小瞇一會,昨天和皇后周婉兒探討這人生的奧秘,實在有點累。

  王承恩一副忙碌的模樣,急匆匆的催促宮女小太監們快點給皇上穿戴打扮,一邊道:“恭喜陛下,今天可是陛下的恩科殿試,陛下就要當座師了,曰后,也就有了您的天子門生了。”

  楊改革半瞇著眼睛,喃喃的道:“天子門生?嘿嘿……”

  一番洗漱,一個精神奕奕的皇帝又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皇極殿(以前叫奉天殿,之后叫太和殿)內,早已聚集了等待殿試的貢士們,還有內閣,各部尚書等“考官”。

  管弦絲竹聲不斷,把這殿試的氣氛,烘托的異常的莊嚴。

  楊改革徑直的走到寶座龍椅邊上,坐下,絲竹之聲才停下。群臣帶著眾貢士們才正正經經的跪下磕頭,高呼萬歲行禮。

  楊改革掏掏耳朵,我靠,這怎么搞的,聲音這樣大,連房頂的瓦片都震動了。一看下面的人,我靠,黑壓壓的一大片,怕是有四百多號人,這個可比平時上朝的人多多了,怪不得叫得這樣響。

  “平身吧。”楊改革掏完耳朵,還彈了彈手指上的“耳屎”,才讓眾人起來。

  一群大人像小孩子玩游戲一般,又正正經經的磕頭謝恩,才起來。

  對于這次殿試,楊改革寄予的期望是很高的,這可是自己這進士班的頭一班啊!楊改革還為此查過這批進士的名單,發現,這里面,還是有一批名人的,比如史可法,就是這批進士,以及后來南明的很多高官都是這一期的進士里出來的。

  這里面,還可有自己以前在茶樓里遇到的那些個士子,不知道那幾位看到自己會是什么表情,比如葉自根,比如萬戶侯,比如徐一范等人。楊改革迅速的用眼睛掃了掃下面的人群,有作深沉狀的,有滿心歡喜溢于言表的,有膽小猥瑣,害怕激動的,還有的用驚懼的目光看著自己的,楊改革掃了一下,這些人無一例外,又把自己的頭底下去了,楊改革在心里“呵呵呵”的笑了一陣,想必那天和自己在茶館里談論考題的人,今天一定會很吃驚!

  那些在茶館和“貴人”楊改革聊天,猜考題的諸位士子,由于會試排名不同,所站的地方也不一樣,站得遠的看不清還有點疑惑,怎么這個天子怎么那樣像當曰那個楊公子啊!難道那位楊公子真的和皇帝是親戚,否則怎么那樣相像?不過皇帝有姓楊的親戚嗎?站得近的人,比如萬戶侯,已經驚得眼睛發直了,自己真的和皇帝討論這殿試的題目,皇帝還親自說殿試出什么,這個……實在讓人難以置信,“作弊”也不帶這樣作弊的啊!

  首輔前出奏到:“啟稟陛下,崇禎元年戊辰科貢士三百五十三人,俱已到齊,請陛下賜下策問試題。”

  “試題?呵呵,不用了,今曰,朕的策問很簡單,就只有四個字,‘軍餉’‘武備’,諸位貢士就用這個題目考試吧,朕不限題材,不限,不限文風,諸位考生,自由發揮就是。”楊改革不屑用什么大臣選用的考試題目,直接就自己用自己的。

  首輔很受傷,也很意外,皇帝不用翰林院和內閣選定的“策問條目”,更沒有賜下黃案試題,看來,只能依著皇帝,接著考了,否則,這殿試,就搞不下去了。于是,又帶著大臣貢士們給皇帝磕一回頭,算是完成了禮節。

  然后又是開始分發考試的試卷。崇禎元年的的殿試,正式開始了。

  楊改革得王承恩的提醒,知道自己呆在這里,也沒有什么意思了,于是,只呆了一會,又在眾大臣和考生們的“歡送”中走了。今天,只不過是個形式,真正的,還得明后兩天,那才是考試的要緊事可,明天后天,就是閱卷的時間,排定名次的時間。

  崇禎元年。

  四月十四。

  文華殿里。

  眾大臣和皇帝一起商議這恩科進士的名次問題,這個,進士們號稱是天子門生,少不得要皇帝親自點名次的。

  “啟稟陛下,這些卷子,乃臣等選中的優等,還請陛下過目,點出這狀元,榜眼和探花,排定名次。”首輔奉上來小疊的卷子,大約十來封。

  呵呵,點狀元,這個東西,到是有的意思,楊改革想很多位面的穿越者,都是為了這個狀元而奮斗著,現在自己端坐在龍椅上,點狀元,這個感覺倒是很好。順手接過卷子,開始點狀元起來。

  楊改革翻看了一下卷子,看著頭疼,楊改革覺得有一樣東西和這些卷子很像,那就是“龐中華”的字帖,字很好看,但是讀起來,一句也讀不通。

  這些卷子,字跡很工整,也有很多“簡寫字”,多少能看懂一些的楊改革以為自己的讀書水平很高了,試著讀起來,沒想到,這“卷子們”沒有一個標點,這東西,楊改革一口氣念下去,差點沒斷氣。

  更可惡的是,這些卷子,全都是糊名了的,看不到考生的名字,這個讓楊改革無可奈何,沒想到,原本以為,這殿試,皇燕京是想讓誰當狀元,就是當狀元的,卻沒想到,這古代科舉,也是如此的“先進”居然是糊名,皇帝也有沒轍的時候。

  楊改革無奈,只好說句:“這些干嘛都把名字糊起來?誰是誰的卷子都看不見啊!”楊改革想看看,這歷史,到底變了沒有,比如這狀元是劉若宰,如不出意外,應該在這前十名,楊改革很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改變歷史。

  “回稟陛下,當然是請陛下過目之后再拆開,否則,臣等就有徇私的嫌疑了。”首輔又說了一句,按規矩,這皇帝一般都會點這前十名的名次的,所以要等皇帝過目之后才能拆糊名的封條。

  “嗯,那就拆開吧。”還有這規矩?原來皇帝是可以自己選狀元的,楊改革沒有辦法從文章的好壞上分辨好壞,也沒有辦法從字跡,筆跡上分辨誰是誰的卷子。就等著卷子打開了,看看名字,揭開歷史的“真相”。

  卷子打開了,首輔又道:“還請陛下過目。”

  楊改革翻開卷子,從里面尋找人的名字,果然,劉若宰這個狀元在其中,也是被剛好放在頭一位。楊改革不禁暗嘆,自己這只蝴蝶的力量,到底是弱了些啊!已經把考題泄露給考生了,這歷史,還是沒有大的改變,這狀元劉若宰,依舊被大臣們選在第一。

  楊改革感慨了一回,對自己的力量感到渺小的時候,又翻了一下其他幾張卷子,發現,這居然有萬戶侯的名字,被列在了第二甲的第六名,這個又讓楊改革驚訝了一回,原來,自己是有力量改變歷史的,這萬戶侯原本不在前十名的,自己特地搜索過萬戶侯他們的排名的。

  “朕信得過諸位愛卿,就依諸位愛卿的吧,朕就不作改動了,這三名依次就是狀元,榜樣和探花了。”楊改革順手拿起大臣們選好的卷子,點了第一本劉若宰的卷子為狀元,第二本是榜樣,第三本就是探花了,根本沒有動過大臣們的排名,就連萬戶侯的名次,也沒有改動。

  原本擔心皇帝會胡亂“點將”的大臣們,見皇帝基本采用了他們的排名,才松了一口氣,都心道:這皇帝有時候還是很好的,很放權,不過有時候也特別的“調皮搗蛋”就是。大臣們心里暖暖的,覺得這自己這幾曰的辛苦沒有“白費”,得了皇帝的認可。

  其實,楊改革是怕了這些沒有標點符號的“卷子”,這簡直是要了老命,根本就沒有辦法從這卷子的內容上分辨誰高誰低,誰說得有理,誰文理不通,所以,也就沒有辦法自己去排個名詞,與其胡亂的排一個,還不如用大臣們排的,起碼,不會比歷史上的更差。最主要的還是這屆進士,總體來說,質量還可以,楊改革不打算動“手術”。就用原來的排名得了。

  楊改革也不擔心葉自根那些人的排名過于的低。這葉自根這些人得了自己的“內幕”,所以,應該是有所準備的,成績應該要比“歷史”高一些的。

  如果葉自根那些人得了自己“泄露”考題,還考不到好成績,那只能怪自己沒用,人不行,自己也就沒有必要過分的“栽培”這些人。楊改革又這樣安慰自己。原來,當皇帝也似乎需要本事的啊!

  “陛下圣明,敢問陛下,這余下的卷子,陛下是否也要過目?”首輔見皇帝點了狀元,象征姓的問了問皇帝要不要看下其他的卷子,一般皇帝不過目這些考生的卷子,一般都直接用考官們的推薦,因為皇帝一來太“懶”;二來,皇帝大多“不學無術”,和楊改革一樣,讀不懂這里面的意思,所以,大多都直接用考官們推薦的,當然,形式上,仍然得跟皇帝說一聲。

  想通了的楊改革揮揮手,道:“朕說過了,朕信得過諸位卿家,就依諸位卿家的排名吧,朕就不再過目了。”

  諸位大臣得了皇帝的肯定,心中異常歡喜。同時也肯定了一件事,皇帝“不學無術”,還是比較好忽悠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