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四章 瞞天過海(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朕覺得,首先毛帥那里,不能有閃失,加強關外的戰備,以防東虜毫無顧忌的繞道出兵,必要的時候毛帥那里可以出兵東虜。”

  “第二,朕覺得,四方各城,各個守門將應該加強戒備,告知他們官憑,印信丟失之事,造丟失之官憑印信的圖樣下發給各個城門,以備敵人偷襲騙門,但也要嚴守秘密,不要弄得盡人皆知,這樣也避免讓我朝顏面掃地,為朝廷留幾分顏面。”

  “第三,征召秀才,舉人,識字之人入伍,給軍中將士講文識字,學習知識,特別是守門將,不至于睜眼瞎,來了假印信、官憑也不認識,以此來杜絕被假官憑,印信欺騙之可能。”

  “第四,加強各地戒備,嚴查奸細,特別是東虜的奸細。”

  “第五,加強聯絡關外蒙古部落,聯絡一批忠于我大明的部落,廣布耳線,不要到時候東虜的兵的兵都開到朕的腳下來了,我大明還一片茫然。”

  “眾位愛卿都議一議。”楊改革這五條一拋出,下面的大臣就一片沸騰。都跪在地上,屁股朝后,交頭接耳的談論起來。

  詭異,這事透這詭異,這五條,無論從哪里來看,都透著詭異,但是從皇帝的話來看,為的就是防備東虜繞道入關,防備后金用大明朝的印信、官憑騙關,騙城門。說得也合情合理。似乎找不出不妥的地方。

  …………

  楊改革心中暗暗得意,昨日心中一動,想到了利用“漫天過海”騙城門的可能。于是將計就計,搞出來這樣五條,這五條,其實和楊改革日后的計劃有關,第一個計劃,讓大臣們不要老是對毛文龍起殺心,不要一天到晚盤算著要謀害這位隊友;第二就是給自己的軍隊搞一個教導員、參謀制度,保證自己的新軍沒有文盲,變成可栽培、可成長的軍隊,重新設計軍隊的構架、職能和權力,使之向近現代軍隊靠攏,發揮出更強的戰斗力來。第三就是準備在關外,蒙古那邊,放一個耳朵,布下一個棋子。以備將來有用。

  就在楊改革心中暗自得意的時候,地上的大臣尋思了一回,漸漸有了些眉目。于是出來“討論”了。

  “啟稟陛下,臣有話要奏。”一位大臣估摸著想出點眉目了,出來挑刺了。要說明朝的大臣,言官給皇帝挑刺,那是一個積極,那是叫“美德”,沒事都能給你找出事來。

  “說吧,愛卿有何事?”楊改革道。

  “啟稟陛下?為何要文人進軍隊?秀才,舉子都是有功名的人,何為要把他們趕入軍伍,整日與軍漢為伍?這不是有辱斯文嗎?讓斯文掃地嗎?”這位大臣說的話,得到了地上很多大臣的贊同,都表示,我們文人是有尊嚴的,怎么能進軍隊和那些骯臟的軍漢為伍呢?這不是埋汰、羞辱我們文人嗎?

  楊改革覺得不可思議,進軍隊就叫有辱斯文?不知道這理論是從哪里得來的:“入伍就是有辱斯文?朕聽著怎么就如此憋耳朵呢?想朕的孫師傅也是進士出身,就進不得伍?入不得軍?又怎么有辱斯文了?孫師傅是朕的左膀右臂……”

  那位臣子見皇帝拿孫承宗說事,也就不好再說什么,人家孫承宗進士出身,常年軍旅,你這樣說和軍士為伍有辱斯文,這不是赤裸裸的當眾打臉嗎?人家可是東林黨的抗靶子,小心東林黨給你小鞋穿。

  楊改革沒停下,繼續說到:“當年詩仙李白還進入軍隊當個贊畫參議什么的呢,也沒見怎么斯文掃地啊?莫非,你們比李白更加斯文?”

  楊改革這句話,又狠狠的打在這位大臣的臉上,比李白還斯文,這叫我情以何堪?恐怕都沒臉出門。要被人笑話不自量力。人家李白在文學上的造詣,拍馬也追不上人家啊!

  另一位大臣見這樣也不是事,也出來,跪走奏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文人入伍參軍,文轉武,是可以的,歷朝也有文人贊畫,參謀,參軍之職的,不過,陛下,陛下準備給這些秀才,舉人什么官品?”

  這位大臣的話一出,地上就安靜下來,是啊!怎么沒想到這個呢?進了軍隊,我們文人怎么也是有秀才,舉人功名,那是要做官的,有功名不可能還還大頭兵一個待遇吧,這做官!嘿嘿,不是我們文人的追求嗎?這樣一來,全國不知道有多少“新官”等著上任,我們也算為天下文人謀了條出路啊!大才,大才,皇帝真乃圣主明君啊!

  “這個……,朕還在思索,該給個什么品級比較好呢?按理說,舉人是可以做知縣的,那知縣都是七品官了,朕尋思著,文人在軍內,做個文職軍官,專管贊畫,參議,教導軍士之類的……秀才也該給個九品吧,舉人給個八品起吧……”

  楊改革的話一出,下面就“轟”的一下吵開了,秀才九品?舉人八品?這樣說,全國百萬軍隊,這得配多少官啊?那樣說,我家的大兒子,小兒子,大舅子,小舅子,小孫子,喲孫子都可以弄個官當當。嘿嘿,這是好事,這是好事啊!反正錢歸朝廷出。

  “陛下圣明……”想通了的大臣們一邊倒的拍皇帝的馬屁,雖然還有幾個清醒的人,奈何聲音太小了。

  在這一片詭異的馬屁聲眾,通過了這詭秘的決議。皇帝和大臣們都暗喜。都以為得逞了。貌似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眾大臣想的是文人可以進軍隊當官,多少可以混一個官當當,要是都考中了進士才當官,那三年才有一兩百人,當真是對天下文人的折磨,雖然軍官比不上進士出來做官,但是好歹也是官,也有個七八品的,不錯了,適合給自己的親戚們謀個前程。

  楊改革想的是只在自己的新軍內推行這種文職軍官的做法,至于其他軍隊,楊改革不準備全面鋪開,只在一部分軍隊中試行一下,并不是大臣們想的那樣天下百多萬軍隊都配文職軍官。

  兩邊都各有所想,雖然表面上看著是一致的。實際上都是各有自己的小算盤的。

  出了文華殿,楊改革那個高興,邊走邊唱:“我得意的笑,我得意的笑……”

  “陛下,回宮還……”

  “大伴,別回宮,今日還早,就去新軍鍛煉身體吧,這種事,要持之以恒才有效果。”楊改革沒等王承恩說完,就決定到新軍里去訓練,和自己未來的“將領”好好的接觸一下。培養一下新軍和自己的感情。槍桿子里出政權,這個后世耳熟能詳的話是每一個穿越者都不會忘記的。忘記了他,嘿嘿……

  新軍訓練場。

  幾個被選中的陪練,包括吳三桂,雷大用等七八個人。正在興奮的陪著楊改革鍛煉身體。

  慢跑,伸腰,踢腿。下蹲,一路耍下來,楊改革微微出了點汗。被這春天的冷風一吹,感覺份外的爽快。冰火兩重天啊!

  “三桂,訓練的怎么樣?還習慣嗎?”楊改革還是決定對這個明朝的儈子手進行養成。原因無他。自己不是原來那個崇禎,早年的吳三桂還是忠于明朝的,至于最后投降了后金,這在楊改革看來,有豬一樣的隊友存在,也就不奇怪了。當然,做了賣國賊,就是賣國賊,無論如何,也翻不起身。當然,那是歷史,后話。

  自己這邊的人成天的只想著謀害自己的隊友,朝自己的隊友身上遞刀子,侵吞撥款、軍餉,貪污、漂沒東西,兩個字“貪婪”。整天就想著作踐別人,還指望別人拼死、拼命保護你,別人也是人,別人的命也是命,只能說“自私”“無恥”。被異族入侵,滅了華夏正統、漢人衣冠,那也是咎由自取,腦殘無下限,怪不得別人。

  總的來說。明朝的士大夫精英們的“貪婪”“自私”“無恥”消滅了了自己的國家,消滅了自己的衣冠。至于崇禎,唉!那就是一大餐桌,上面放了很多悲劇!楊改革希望自己日后不要混到那一步。

  “回陛下,微臣訓練得很用心,很習慣,微臣家在關外,比這里還冷。”吳三桂很高興的回答道。吳三桂這個時候也算是年輕有為,風華正茂的年紀,還上過戰場殺過人,帶著幾分鐵血英豪的味道。

  “呵呵,是嗎?朕聽說你上過戰場,殺過人?”楊改革問道。

  “回陛下,是的,微臣在老家的時候,上過戰場,親手殺過韃子東虜……”說到這里,吳三桂有點得意洋洋,眼神也有點發飄了,估計是神回戰場了,想必那那種殘酷的戰場記憶猶新。

  “那你恨東虜嗎?”楊改革問。

  “回陛下,微臣恨!相當的恨!東虜不知道屠殺了我多少漢民,微臣終有一天,要親手殺光東虜。”吳三桂恨恨的道。

  “呃……”楊改革無語。從歷史上吳三桂的事跡來看。從他爹一代開始,到吳三桂都是和后金血戰,他本人和他的軍隊,也常年和后金對抗,后金也沒把漢人當人,都當奴隸看待,殺了不少人,關外漢人對后金的恨意不知道有多深,可以說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結果吳三桂領導著他們投降后金,替后金掃清了明朝最后的抵抗力,這當真是個天大的冷笑話。

  “真他媽的冷啊!”楊改革心里嘀咕著。這個世界真他媽的奇妙,莫名其妙。

  幾十年的生死對手,不共戴天的仇人,轉眼就合伙了。這得要多么大的力量才能把他們兩個壓合啊?

  “呵呵,那你以后要更加努力的訓練,替朕教訓東虜,踏平遼東。”楊改革對吳三桂許愿了。也希望這位歷史上的名人能像他歷史上那樣有能力。以楊改革的想法,只要供得起軍餉,吳三桂絕對沒有叛變、投降的可能。

  “微臣領旨。微臣一定認真刻苦訓練,替陛下掃平遼東。”吳三桂相當的激動的跪倒在地。當真是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這掃平遼東是多大的功績?封侯都夠了吧。能不激動嗎?

  “呵呵,起來吧,好好訓練……”

  和吳三桂談完,楊改革無比郁悶。這都是什么事啊!幾十年的仇人轉眼就成了伙計了。這世道,夠嗆!自己得好好干,趕緊找銀子,不然到時候,吳三桂就要“翻臉”了。

  鍛煉了一回,楊改革已經覺得沒什么意思了。孫承宗剛剛回來,換了作訓服,見皇帝在此,也過來見禮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