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訪歐之旅(五)
結束了對羅馬教會的訪問之后,中國使團又訪問了意大利。(1_1)
其實這個時候,意大利其實只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不是一個獨立統一的國家,亞平寧半島現在還是屬于徳意志神圣羅馬帝國的一部份,分成了十幾個公國。但意大利在歐州的地位卻十分重要,因為它不僅是古羅馬和歐州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也是現在歐州的藝術與文化中心,當然也是中國使團的必行一站。
中國使團在意大利又訪問了米蘭、佛羅倫薩和威尼斯,重點是了解和考查古羅馬和文藝復興的歷史內容和遺跡,參觀了古羅馬斗獸場、龐培古城遺址,圣保羅大教堂,比薩斜塔等著名的古跡建筑。而且在中國漢朝的時候,中國就是通過絲綢之路,和古羅馬有過經濟交流來往,中國使團的成員為再一次為歐州的古老建筑和悠久的歷史驚嘆不己。
由其是在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又讓不少人想起了中國的紹興水鄉,雖然這兩座城市的風格炯異,截然不同,但確實是真有異曲同功之妙。因此也不得不慨嘆,造物主的神奇,在東西方竟都有這樣一座水上之城。
離開意大利之后,中國使團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法國。
三十年戰爭之后,法國作為新教同盟的盟主,不僅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而且還取得了洛林、阿爾薩斯兩個地區,一躍而成為歐州大陸的第一強國。
不過現在的法國同樣也面臨著許多的困難,首先一場曠曰持久的戰爭,也大大消耗了法國的國力,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而且現任法國國王,就是后來著名的太陽王,說出“朕即國家”這句名言的路易十四。雖然他現在巳經繼位了七年,但才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另外法國的著名的政治家,指導法國取得三十年戰爭勝利的重要人物,宰相紅衣主教黎塞留,也在七年前去世,現任的宰相是他的副手馬薩林。
因此這時的法國還面臨著王權不穩,政局變化的局面,處境也很艱難,需要時間來消化三十年戰爭的勝利果實,和重新恢復國力。正好可以借這次中國使團訪問歐州的機會,能夠與中國建立貿易來往,同時也可以乘機緩一下法國與西班牙、英國的關系。畢竟法國與荷蘭不同,法國的主要利益在歐州大陸上而不是海洋,因此與英國沒有直接的利益沖突。
另外現在的法國以執歐州牛耳自許,來自東方的古國,也是這一個時代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首次訪向歐州,這樣可以載入史冊的重大事件,怎么能夠沒有歐州第一大國法國的份呢?就算法國現在己不可能主導這件事情,但也要盡量參與其中,留下自已的印跡,要在中國使團面前充份展示法國的風采形像。因此中國使團還在意大利,法國就派出了一支迎接團,趕到意大利,從這里就開始迎接中國使團,安排行程。
根據法國的安排,中國使團從熱那亞上船出發,到達法國南部的馬塞泊岸,然后使團上岸,甴陸路趕赴巴黎,而船隊繼續出發,繞過伊比利亞半島,到法國北海岸的塞納灣等侯使團。
梁秉業法國人如此熱情,也不便拒絕,因此也應法國的安排,在馬塞上岸,然后一路北上,沿途經過了里昂、歐塞爾,到達巴黎。在沿路上,都有法國的官員熱烈的接待了中國使團,每到一處,都有法國人向中國人詳細的介紹了法國的歷史,重大事件,參觀名勝古跡建筑等等,結果從馬塞到巴黎,一共走了十二天的時間。
到了巴黎之后,路易十四和馬薩林為使團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參與歡迎中國使團的數千人,竟全部都換上了中國式的服裝,就連路易十四也是一身中式的龍袍,帶著一頂雙龍戲珠的金冠。只有馬薩林還是一衣神職人員后紅色教士袍。
雖然歐州人做的中式服裝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但卻顯示了東道主的一片苦心。顯然是希望讓中國使團的成員有一種親切感。
雙方相見之后,馬薩林首先上前,居然雙手抱拳,向梁秉業躬身一揖,行了一個中式的禮節,而且還用漢語說了一句歡迎。也讓梁秉業頗有受寵若驚之感。而路易十四雖然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但顯得十分成熟,行為舉止都十分得體,絲毫也沒有一點失格的地方。也讓使團成員頗為敬服。看來這個孩子的年級雖然不大,但未來卻未可限量。
等進了盧浮宮之后,中國使團的成員們再次驚嘆,雖然中國使團已經到過了歐州好幾個王宮,但盧浮宮無疑是其中規模最大,最壯麗雄偉的歐州皇宮。而且在盧浮宮內用來展示珍藏的藝術品的大廳達到數百,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寬敞的富麗堂皇,處處都是嘔心瀝血的藝術結晶,讓人嘆為觀止。其生是著名的盧浮宮大畫廊,全長達到三百佘米,地面鋪著光滑如鏡的花崗石,頭頂高大華麗的拱型蓬頂,在畫廊兩邊,掛滿了一幅幅繪畫珍品。透出不尋常的皇室氣派。令人嘆為觀止。
當然中國使團也早就準備好了送給法國的禮物,一尊高達兩尺的粉彩瓷雄雞報曉塑像。法國在古羅馬時代被稱為高盧,在拉丁語里的另一個意思是公雞。在十四世紀后,法國人也逐漸接受了雄雞這一代表形像。到文藝復興時期,雄雞正式成為法國的象征。就像給英國送獅子一樣,給法國送雄雞,也是充份的考慮了法國人的感情。
路易十四和馬薩林當然對這件禮物十分滿意,也當即表示,將把這尊雄雞報曉粉彩瓷當作盧浮宮的最重要之一。后來盧浮宮成為專業的博物館之后,這尊雄雞報曉粉彩瓷和勝利女神像、斷臂的維納斯、蒙娜麗莎畫像并稱為盧浮宮的四大鎮館之寶。也是唯一一個不是法國搶來的。
而這時法國各級的學者也都己云集在巴黎,希望和中國使團進行面對面交流,結果中國使團在巴黎整整停留了十五天,與法國知識界進行了多場交流會,當然也游遍了巴黎的各處名勝風景,除了盧浮宮之外,還有凱旋門、塞納河、香榭香舍大道、巴黎圣母院等等,都首次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
離開法國的下一站是葡萄牙。而在下一站本來應該是荷蘭,但這時從英國的商船那里得到消息,中國己經與荷蘭斷絕了貿易關系,并以武力驅趕了臺灣的荷蘭人。
其實中國與荷蘭惡交,也在不少人的預料當中,在出發之前,南京方面就已經知道荷蘭與清廷暗中有來往的情況,并且也警告過荷蘭。只不過沒想到雙方這么快就翻臉了。因此使團成員也開會討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使團不宜訪問荷蘭,于是在結束了對葡萄牙的訪問之后,使團就返回了英國。
但使團剛回到英國,荷蘭也派出使團來到英國,向中國使團發出質問,請中國使團解釋臺灣的事情。但梁秉業則表示,這是在自己不在中國期間發生的事情,因此自己無法向荷蘭方面解釋。給推了過去。
其實荷蘭也知道,中國使團沒法解釋臺灣的事情,來英國的主要目地,是來找英國談判的。
荷蘭是以商業和海上貿易立國的,而英國洽好也是一個以海洋也生命線的國家,就向一山不容二虎,一海也養不下兩條鯨魚,雙方的沖突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以前因為荷蘭參加了三十年戰爭,而英國又發生了革命,雙方都沒空理海洋這一塊,尚能平安相處。但三十年戰爭和英國革命是在同一年結束,雙方的矛盾也迅速激化起來。各自準備士兵,建造戰船,準備爭奪海洋而戰。
但就在這時,中國與荷蘭翻臉,武力驅逐了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并全面斷絕了與荷蘭的貿易來往,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向國內求援,當然把責任都推到中國身上,同時要求國內派兵援助,武力奪回臺灣。因此荷蘭議會也緊急開會討論怎么辦,畢竟荷蘭不可能同時發動兩場戰爭。
而討論的結果是,中國的貿易對荷蘭更為重要,因為一但失去了中國的貨物,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收入將會減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國內股東的分紅、利益就都得不到保障了。因此荷蘭議會決定,首先從國內派人到亞州去調查事情的原因,爭取能夠重新開展和中國的貿易,但也準備一支遠征艦隊,一但談判不成,那就只能以武力解決。而在亞州的事情沒有結決之前,先不要與英國發生沖突,適當的作出一定的讓步。因此才派出使團到英國來,希望收談判的方式來緩解雙方的矛盾,暫時保持一個平衡狀態.
當然這樣的結果是對英國有利,不禁可以避免戰爭,還能獲得相當的利益,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