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24章 降而復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末邊軍一小兵

  崇禎十二年五月初十日。

  保安衛守備徐祖成外甥,舜鄉堡慶天福商行東主賴滿成來到永寧城,拜見了定國將軍王斗。

  幾年過去,賴滿成還是那樣的瀟灑,一樣的油頭粉面,手上搖著那把招牌的灑金扇兒。

  他笑嘻嘻地給王斗叩頭,奉上禮單一份,王斗現在禁止部下收取金銀財寶等禮物,超過多少算貪污論處。有鎮撫司的遲大成盯著,加上王斗以身作則,各官都不敢造次。

  所以賴滿成的禮物也只是一些普通土特產之物。

  王斗吩咐謝一科收下禮單,看著賴滿成笑道:“賴掌柜,看你這幾年過得不錯,還是那樣的光彩照人。”

  賴滿成笑嘻嘻地道:“托將軍的福,小人日子還行。”

  王斗讓他坐下,賴滿成面上一副受寵若驚的神情,恭敬坐下后,問起王斗召自己前來用意。

  王斗說了。

  賴滿成詫異地道:“將軍要賣馬?”

  他沉吟道:“別的不敢說,有馬匹出售,眾人定然爭先購買。”

  他板著手指:“各處富戶,各家軍頭,還有各處的商人們,都需要大量的馬匹,有多少賣多少。”

  他暗暗猜到王斗召自己前來用意,眼中不由露出興奮的光芒。

  王斗問道:“依你估算,一匹馬可賣多少銀錢?”

  賴滿成道:“若賣給民間,粗粗估算,每馬不會少于二十五兩銀子。”

  王斗點了點頭,賴滿成說的,與自己估算的價格差不多。

  依相關史料記載,明初時,馬價分上上馬、上馬、中馬、下馬、駒五等,以米絹交易。上上馬值米五石,布絹各五匹。上馬值米四石,布絹各四匹。中馬值米三石。布絹各三匹。下馬值米二石,布絹各二匹。駒值米一石,布二匹。

  明中葉后,以銀交易。以官方互市的價格算,一匹上等蒙古馬每匹需銀八兩余。中等者七兩余,下等者六兩余。當然,這只是官方互市的價錢,若到了民間。平均一匹馬折價要二十四兩銀子。賣到江南,馬價更高。

  有關系的商賈豪強,從官方手中購買馬匹會便宜些,隆慶五年時,張家口三處互市官方易得馬匹四千余匹,平均價格為白銀707兩。然后將其中質量稍次的859匹馬轉賣給商人,每匹馬的平均價格為白銀935兩,轉手之賺取差價為白銀228兩。

  這些商人都是有后臺的,普通的商人可沒這種待遇,買馬價格都不會少于二十幾兩。

  購買一匹蒙古馬可贏利十五、六兩銀子。因此管理馬政的太仆寺頗為富有,史載當時太仆寺老庫積銀“幾至千萬”,其中僅“戶部所借本寺”的銀兩就達七百余萬。

  王斗打算賣出一萬多匹馬,可獲白銀達二十幾萬兩,不過他不要銀子,只要糧食貨物。

  想到這里,他笑著說道:“賴掌柜,你發財的機會到了,本將決意大量出售馬匹,由你販賣。”

  他看了靜靜坐在一旁的財政司大使鐘榮。滿臉興奮之色的民政司大使張貴,商科主事田昌國一眼,說道:“每賣出一匹馬,你可抽取紅利若干。由我麾下這幾位幕僚協助你。”

  去年那場戰事,王斗奪回馬騾二萬二千余匹,這些馬匹送回保安州后,寄養在保安州各處草場內,給王斗帶來極為沉重的糧食,草料等負擔。賣了一部分也好。

  王斗有言在先,馬騾等物,優先向保安州的軍民出售,而且價格優惠,只要十兩,不過數額定在三千匹,并以糧食貨物等價交換。

  保安州的軍民,現在算是過了溫飽階段,需要一些顯示自己身份的物事。可惜定國將軍對土地控制甚嚴,小戶人家的,也沒必要造什么豪宅。

  奢侈浪費,是定國將軍所禁止的。買一匹馬倒是不錯,可顯示身份,便如后世的有車族一般。馬匹買來,還可騎坐,可耕田,可運貨,用途很大。

  因此消息傳出后,保安州各地立時人心涌動,紛紛擠入賴滿成的商行圍觀,很多人都打算買一匹,特別在這種非常優惠的情況下。由于想買的人多,馬匹數量有限,因此只能采取抽簽的形式。

  這也引起余者各地的強烈嫉妒,暗恨自己不是保安州人氏,讓保安州的軍民更是恥高氣昂,慶幸跟隨定國將軍早。由于差價太大,為了防止轉賣,王斗定下了三年內保安州軍民禁止轉賣的規定,如有違者,重罰二十石米。

  賣馬行動,進行得轟轟烈烈,東路許多鄉紳富戶都向王斗買馬,還有一些豪強礦主,商家商隊之流。更由賴滿成組織,向東路境外販賣。王斗竟不收銀子,各買家驚異咒罵的同時,只得用貨物與王斗交易,糧食,布匹,煤鐵等物,諸類繁多。

  特別東路各地礦主,多用煤鐵交換,這些礦主,大多身家巨萬。

  大明由于市場巨大的需求,鐵器銷售一直供不應求,販賣鐵器,是一項獲利非常豐厚的行業,因此出現的民間巨富,不計其數。

  明初鐵器專營,由于管理落后,到了洪武后期,民營礦業己經占據主導地位。對鐵礦的管理,大明采取定稅執照,抽取鐵課的方法,朝廷用鐵,都是向民間購買。

  不過從明中葉起,各處礦山,己經被豪強侵占完畢,他們多半不交稅,后臺還多是各地官員勛貴,藩王太監什么的,非常難惹。由于他們勢力大,各地能開采的礦山也被他們侵占完畢,害得王斗當初只能在偏僻的輝耀堡山內采礦煉鐵。

  對這些礦主,總有一天,王斗要從他們頭上收稅。

  王斗的賣馬之事沸沸揚揚,這些馬匹從哪里來,各人大多心知肚明,兵備府幕僚,還有管糧通判郭士同向馬國璽抱怨,言王斗不與他們商議,便自顧自賣馬,實是跋扈。

  依他們的意思。王斗所得,應該分他們一份才是,竟自己全部吞了。

  馬國璽呵呵一笑,捋須笑道:“王將軍集資屯田。這是好事,也是為百姓著想。”

  依馬國璽看來,王斗賣出馬匹后,大多用在屯田上,未來屯田出了成績。很大部分算在他的頭上,何樂而不為?對王斗的舉動,朝中各員都是沉默,自己又何必多事?

  鎮城的楊國柱聽聞后,也是不可思議地搖搖頭,說道:“王將軍竟舍得將馬匹出售。”

  在乾清宮之內,聽聞錦衣衛的回報后,崇禎帝來回踱步良久,嘆道:“王將軍忠義為國之心,實是難得。”

  雖然王斗對保安州控制甚嚴。但王斗初到東路,該地便如漏風一樣,要得到情報不難。聽聞為了籌措屯田之資,王斗不惜將麾下馬匹出售,崇禎皇帝頗為意外,也有些感動。

  去年那場戰事,己經越來越明朗,楊國柱,虎大威,王斗等人繳獲豐厚。對他們的收獲,崇禎皇帝默認了。只是與楊國柱,虎大威等人不同,他們將銀兩馬匹藏得緊緊的。王斗卻愿意拿出來為朝廷出力,這份心……

  從今年起,保安州那幾十萬畝軍田己經可以收稅。來年東路屯田大興,那幾十萬新軍戶安置下來,又可以收取多少賦稅?崇禎皇帝想想就開心。

  當然,為了不給這個練兵。打仗,治政都頗為出眾的將官起異心的機會,崇禎皇帝決定讓當地官員看緊一點。宣府鎮東路兵備道馬國璽的名字,第一次進入他的眼內。

  王斗搶來的馬匹不斷賣出,各樣換來的糧食,貨物慢慢堆滿倉庫。與此同時,東路大規模的屯田墾地也在進行,希望能在秋播前建立一些屯堡。

  十五日之天,兵備道馬國璽趕往永寧城,與王斗一起舉行一個新屯堡建設儀式,他與王斗一起揮舞鋤頭,一口氣鎬個半畝地,雖然累得上氣不接下氣,老臉通紅,最后還是堅持下來,讓王斗對這個老官僚評價更高一層。

  張貴的民政司忙著屯田的同時,還收集各樣農書,研究如何提高耕地產量。

  又過了五天,王斗突然想起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應該在月初刊行了,該書六十卷,分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制造和荒政等十二篇。總結與保留了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精華,此書,極為重要。

  所以情報司大使溫達興被王斗召去說話后,很快的,他便派出一個機靈的夜不收,前往江南之地獲取該書文冊。同時的,他還要帶回《吳中水利全書》,《景岳全書》等文冊,二者同樣在五月撰成。

  《吳中水利全書》為應天巡撫張國維所撰,繪有蘇州、松江、常州、鎮江等府水利總圖,還有各府屬州縣水種圖共五十三幅,是研究明代江南地區水利建設的重要資料。

  《景岳全書》更不得了,為張介賓所輯,全書六十四卷,可說是一部綜合性的醫學巨著,集瘟疫、虐疾、咳嗽、霍亂等治療大全,新方、古方數甚多。該書抄來后,便是未來境內發生瘟疫,也有行之有效的治療辦法。

  這些時間,王斗一邊關注匪徒招降之事,一邊關注屯田開墾之事,一邊還要關注道路修整之事,可說非常繁忙。

  靠東路境內的土地怕是安置不完那些百姓,王斗雖然打起塞外滿套兒諸地的主意,不過目前來說,東路各地使用人力的地方還是多的。比如說這個修整境內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的好處說不完,雖說大明官方驛站廢弛,但相關的民間郵驛系統卻是蓬勃發展,便如這個民信局。

  這個首創于大明永樂年間,由寧波幫商人創立的私人贏利機構,早在明中葉便在大明各處興旺壯大。寄遞信件、物品、經辦匯兌等,業務極為興盛,并不因為亂世有所減弱。

  王斗打算修好路后,也在東路發展相關產業,而且修路需要大量人手,可以為東路百姓謀一碗飯吃。也減弱分流進入保安州的人口,雖說王斗大力控制,但怕萬一瘟疫傳入保安州,那就損失巨大了。

  在王斗忙忙碌碌時,時間飛快地進入五月下,這日,兵備道馬國璽忽然商請王斗議事。

  在王斗來到懷來城時,馬國璽拿出一份邸報,憂心忡忡地對王斗道:“張獻忠又叛了,這個逆賊,降而復叛,完全不知忠義為何物。”

  王斗默默接過邸報,上面寫得很清楚,五月初九日,接受招安的張獻忠在谷城重舉叛旗,殺谷城知縣阮之鈿,火焚官署。同時羅汝才率四營起于房縣,二人合兵攻克該縣,殺知縣郝景春,連下鄖西、保康等地。不久,屯于均州的惠登相五營也反。

  邸報上白紙黑字,觸目驚心,其實王斗早在永寧城看過邸報,也知道歷史上發生的這些事。他己經忘了,張獻忠等人降而復叛是八次,還是九次。或許,對他們來說,造反,投降,再造反,再投降,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職業吧!

  看馬國璽長吁短嘆的樣子,王斗不知道他內心在想什么。

  回到永寧城的當日,王斗再派出一個夜不收,到江南找尋一些磨制鏡片的人才,未來作為炮鏡與千里鏡之用。同時的,又有一些夜不收奉令前往京師,看能不能搞一些火炮圖紙與鑄炮工匠回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