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5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11)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宰執天下

  上架的日子正好是端午節放假,看看這三天能不能多拼上幾更。

  馮從義商人的習氣,聽說有錢賺,眼睛都能發金光。

  玻璃水銀鏡馮從義只是聽韓岡提起過。但他素知韓岡的為人,不輕易出言,卻言必有中。既然曾經鄭重的說起過,又要讓他去投資開發有關的技術,那么當然是門賺錢的好買賣。

  西北的棉布,交趾的白糖,還有南北貨轉運販售的生意,已經讓韓、馮兩家富甲一方。但支撐家族根本的產業,永遠都不會嫌多。玻璃和鏡子,乃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只要能將技術掌握在手中,就算日后擴散出去,只靠細水長流,那也是能傳承幾代人的富貴。

  馮從義沉浮商海多年,喜怒不形于色那是基本功。但在上千萬貫的遠期收益面前,卻也壓不下心頭的興奮。別說他區區一介豪商,就是天子,聽說了一年能幾十萬的純收益,也照樣不能免俗。

  看著表弟的模樣,韓岡微微一笑,低頭又看著手上價值千萬的小紙片。紙片上一排排小字寫得很密,不僅僅是原材料的配方。除了那幾條之外,還有燒制時要注意的關鍵,以及專用爐灶的修筑和運用。

  “嗯?”看著看著,韓岡忽然神色一變,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噫。

  “哥哥,怎么了?是不是有哪里不對?”馮從義立刻緊張得問道。不要花大錢買來的卻是個騙呆子的贗品。

  “透明玻璃的燒制肯定都要附帶工藝的改變,不僅僅是配方的問題。你能注意到這一點,的確是很好。”韓岡揚了揚紙片,“尤其是關于這燒料的爐灶,跟之前用的爐灶大不一樣。”

  “這是肯定的。將作監可是新修了爐灶,跟之前的樣式都不一樣,當然是跟白玻璃有關,小弟怎么能不去詳加打聽?”馮從義指著紙片上的最后一條,“從爐子里排出來的熱氣,透過穿過外帶的烤爐,可以鼓進去的風加熱,能節省不少炭火。”

  “不僅僅是省炭火,更是在提高爐溫。”韓岡語氣鄭重。

  若不是在這張紙上看到,韓岡還想不起來這項關鍵性的技術。以蓄熱室交換爐中帶出來的熱量,不僅僅可以用在玻璃的燒制上,煉鋼煉鐵上有更大的用處。韓岡在軍器監時,這項技術還沒有開發出來。

  “爐溫?”馮從義疑惑的問著,這個詞可沒聽說過。

  “就是爐子的溫度。就像長短輕重一樣,將寒熱用數字來衡量,是為溫度。這是愚兄最近想要做的事。舊有的度量衡不僅不精確,而且太偏狹。冷了熱了都能感覺得到,但到底多冷多熱,可就沒個準了。”

  馮從義半懂不懂,想了半天,試探的問道:“是不是爐溫高了,就變得更熱?”

  “正是,溫度越高,就代表越熱。所以說白玻璃是個好東西,測量溫度的器具,我已經設計出來的。可是沒玻璃,就只能是紙上談兵。”韓岡淡淡的提了一句,眼神深沉起來,“好了,不用多想了,眼下我也只是個想法而已,具體怎么測算還得慢慢考量。說一說,來太原見我,到底是為了什么?僅僅是玻璃上的事,我想用信應該就夠了。”

  就是之前商議利用棉花將甘涼路的漢番諸部拉攏過來,納入棉行的勢力范圍,韓岡和馮從義直接也只是寫信而已——不過是用了密文,以防被人偷看——只憑白玻璃,用不著馮從義親自來太原。

  “三哥說得是,要是僅僅是玻璃這件事,的確寫封信也就夠了。其實還有另外一樁要事,必須要讓三哥知道。”

  “什么事?”

  “不知三哥還記不記得吳逵?”馮從義湊近了,將聲音壓低下來。

  “當然記得。”當年讓羅兀城功虧一簣的罪魁禍首,但被他帶累的廣銳軍又是韓家在鞏州的根基,韓岡怎么可能會不記得,“怎么,聽到他消息了?”

  “有人在沙州看到他了,身邊帶著十幾人。”馮從義臉上添了幾許陰翳。

  廣銳軍出身的子弟,是順豐行中的主力。而廣銳軍在鞏州、熙州開辟的一座座農莊,里面出產的棉花,也是順豐行收購的主要對象。每年還沒有開始播種,便以契約定下當年的收成,并事先給付定金。這種旱澇保收的策略,是由韓岡當年親自定下,讓廣銳軍上下對韓岡死心塌地。

  由于廣銳軍這些年來安分守己,加之在拓邊河湟時的奮勇,如今朝廷和地方上的州縣對他們已經不是當成叛賊看待。可吳逵一旦出現在河西的消息傳開來,朝廷肯定就要緊張起來,對廣銳軍殘部加緊提防。而任用許多廣銳軍子弟的順豐行,避免不了的要受到影響。

  “這件事確定嗎?”韓岡問道。

  “看到吳逵的是順豐行派在甘涼路的掌事之一,也是廣銳軍出身。據他說,他看到的人雖然跟當年形象大不一樣,但一眼看過去,就是吳逵沒錯。”

  “就這樣?”韓岡眉頭皺起來,就憑這點證據,完全證明不了什么,“連長相都變了,怎么能那么確定”

  “其實據他說,只有五六分相像。小弟也不可能就這么一驚一乍。”馮從義沉聲道,“但他在甘州留下的姓名,可是叫做武貴。”

  “武貴?”韓岡的眉頭微皺,倒還真是很相近的兩個名字。

  “而且這一回西夏歸附的漢將,領頭的叫李清。他手下有個第一得力的部將,也是姓武名貴。據說此人乃是熙寧四年五年的時候投奔西夏的,只用了幾年就在李清帳下出人頭地,能力、手段都十分了得。”

  “這個武貴現在怎么樣了?”

  “他在鹽州城下的那場大亂中,不見了蹤影。說是死了,但也有人說,他是帶著一眾兄弟去投奔了遼人。反正在那場大亂中,跟他交情好的兄弟,全都失蹤了。而甘州城的武貴,他身邊也有十幾個伴當。”馮從義長出了一口氣,低聲問道:“三哥以為吳逵到底死了沒有?”

  “當年就沒有確認他的死信。跟儂智高一樣,都是被燒得面目全非。狄武襄當年沒把儂智高當做戰果報上去,韓子華韓絳也沒敢報。軍中也有傳言說他去了西夏。只是后來一直沒有消息,才沒了那些謠言。”

  當年吳逵的死信由于無法確認尸體的身份,并沒有報上去,但基本上都認為他死了。可若是這一次,才安頓下來沒幾年的廣銳軍多半又要亂了。

  從姓名、時間、行動這些地方來看,武貴的嫌疑實在太深了——甚至不能叫做嫌疑,完全可以確認,武貴就是吳逵。

  “他現在還在甘州嗎?”韓岡追問道。

  “已經不在了。”馮從義道:“說是有人看到他一伙十幾人向西出了玉門關,去了西域。不過是不是故布疑陣,那還真是說不準。”

  韓岡沉吟了一下,抬眼道:“……不要想太多。吳逵此人,我與他有過一段往來。他的性子,多少了解一點。既然在西夏國滅之后去了西域,多半是沒有再回來的打算。等到日后朝廷收復西域,說不定才會再聽到他的名字。”

  “三哥既然這么說,那我就放心了。”馮從義點點頭,“那名掌事我就讓他留在甘州主持分號事務,也叮囑過了。一年半載,也不用擔心會傳出來。等過了一年半載,就是傳出來,也不用擔心了。”

  兄弟倆說了一番話,也到了掌燈的時候。王旖遣了家丁來傳話,酒飯已經準備好了,催兩人吃飯。

  韓岡和馮從義都餓了,出了房起身往前面去。

  馮從義邊走邊問,“不知三哥在河東還能留多久?”

  “最多半年。”韓岡道,“河東這里,天子不可能讓我留得太久。之前我也寫信給你了,河東可以放一放,攤子不要鋪得太大。”

  “小弟明白。”馮從義低了低頭,又問,“之后不知天子會安排三哥回京,還是會外任其他州府?”

  “多半是回京。天子怕我功髙難賞啊。”在心思通透的表弟面前,韓岡一點也不遮掩,“要是去了其他路州,再立下些功勞又該怎么辦?我眼下都是開國郡公了,還能向上封國公不成?”

  “國公放在三哥身上不是遲早的事?”馮從義笑道:“做了相公,國公自然就能有了。”

  “任官宰相,數載之后,便能封國公。但食邑過萬戶,也就能封國公了。天子不就是怕我再立功勛。若是爵同宰相,到了大殿上,站在哪里才合適?”

  馮從義陪著韓岡一同嘆了一聲,轉而又道:“說起國公,小弟前些日子在京城,聽過介甫相公要轉封了,說是因為滅夏之功,本因于變法之利,而且謀圖西夏,也是介甫相公在任時先行主持的。”

  “哦,是嗎?”韓岡想了想,“之前是舒國公,這一次,不知道是什么了。”

  封國也是分等級的。首封封小國,繼而中國,而后大國,之后還有兩國國公。外姓生前不封王,到了兩國國公,便到頂了。如秦、楚、魏這樣的國公名銜,不是老資歷到幾任宰輔,基本上不可能有機會得到。韓琦是魏國公,富弼是韓國公,都是大國。而王安石的舒國公則是小國。

  “到底是什么,得要看太常禮院了。不過介甫相公也在第二任宰相任上才封國公。之前從相位上退下來,也只是開國郡公而已,好像就是太原郡。三十不到便因功封郡公,大宋開國以來,還真沒人能比得上三哥。”

  “比得上也好,比不上也好,都沒什么好計較的。記得我過去曾經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跑得快的不一定一直都在前面。”韓岡搖搖頭,“接下來的幾年,可能要清閑一下了。”

  “正好可以用來治學。”馮從義道,“三哥的學問越高,小弟也能一并沾些文氣。說起來也是關西魁星不利,好不容易才出了橫渠先生和三哥。若三哥不能將關西的士子都收歸門下,日后做了宰相也坐不安穩。就跟我們這些雍秦的商人一般,若不能抱成團,便只有被人踩的份。可一旦并力相向,就是京城,也能站下一塊落腳地!”

  韓岡笑而不言,但馮從義的話正是說到了他的心里。官位的高低,他可以不計較。但有些事,可是要好好爭一爭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