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2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宰執天下

  軍營中的新年枯燥乏味。沒有哪家商人會到古渭附近賣爆竹,就是竹竿都少見注1,半點也沒有過節的氣氛。也就驛館外面的軍營里,吆五喝六的賭博聲最為響亮。

  到了元旦那一日的午后,劉昌祚領著一群偏裨校佐過來拜賀,請著王韶和韓岡一行吃了一頓酒席,也便散了。

  古渭寨平日里提供的酒菜著實提不上筷子,用的鹽質量又不好,吃到嘴里泛著苦味。這里常用的井鹽遠不比上秦州通用的池鹽——解州鹽池和青白鹽池所出產的食鹽,放在大宋全境都是上等口感。

  咸中發苦的菜肴,習慣清淡口味的韓岡根本吃不下去,王韶父子淺嘗即止,趙隆和親衛們也都是叫苦不迭。王舜臣不住的抱怨:“就仗著這鳥地方產鹽,一斤一斤往菜里添,想把俺們做腌肉不成?”唯獨李信一人,默不作聲的吃了個干干凈凈。

  劉昌祚待客雖然都是一板一眼按著禮節來的,可這一番款待卻是不冷不熱。王韶看起來全然不介意的樣子,但對王韶性格已經有所了解的韓岡知道,他的舉主恐怕心中早已狠狠地記了一筆。

  韓岡心中也不痛快,他知劉昌祚忌憚向寶,心中便轉著念頭,想著用什么辦法讓劉昌祚惡了向寶,不得不投過來。

  不過韓岡還是頗受古渭寨下層官兵的尊敬,見到他,點頭哈腰的為數不少。服侍韓岡起居的士兵,也是噓寒問暖,甚為殷勤。

  韓岡在甘谷城的一番作為,幾乎傳遍了秦鳳路的各處寨堡。數萬秦州將士都知道,很快就要有個孫思邈孫真人的徒弟來管勾秦鳳路傷病事宜——盡管孫思邈弟子身份的誤會,韓岡絕不會在明面上承認,反而竭力澄清;但謠言傳播的速度和廣度,卻不出他意料,正中他下懷。

  吃著兵糧,守著邊疆,誰也不能拍著胸脯說自己一輩子都安安穩穩地不受一點傷。劉昌祚顧忌著向寶這位頂頭上司,但普通的士兵可不管那么多。高高在上的都鈐轄連眼角都不會往自家身上瞟一下,何苦為他得罪日后可能成為救自己一命的恩公?

  韓岡房中取暖的火盆,就算是到了后半夜也從來沒熄過。而他晨起活動過筋骨后,便立刻有人送來大桶的熱水請他沐浴更衣。騎乘的坐騎,被刷洗得油光水亮,喂得也是最上等的豆粨。吃得鹽苦了,韓岡提了一句后,也好了不少,據說是改用了凈水漂去了粗鹽中苦味,經過第二次熬煮成的精鹽。

  這等待遇,連王韶都靠他沾光。王厚也看得眼熱,私下里避過他老子,笑著對韓岡道:“玉昆你日后在秦鳳估計都可以橫著走了,真沒人敢得罪你。”

  韓岡笑而不語,這話他不好回。

  以待人殷勤論,劉昌祚待王韶、韓岡一行的態度要倒著數,而古渭寨低層將校們的表現,則讓韓岡想把劉昌祚揪過來,讓他好好學一學。至于古渭附近的蕃部對劉昌祚的態度,則是略遜于后者,而遠超前者。

  最為親附大宋的納芝臨占部早早的在年前就送來了幾十只羊充當節禮,還特意給劉昌祚選了匹好馬——一匹高大雄峻的棗紅色河西馬。到了正月初二,部族中的首酋們又在族長的帶領下過來拜賀,在古渭州中,無一家能比他們更恭順。

  納芝臨占部本是古渭州最大的吐蕃部族,一度擁有附近的九條谷地,數萬人丁。但如今勢力大減,僅保住了其中的三條——這還是靠著他們二十年前第一個歸附大宋所結下的善緣方才得以保住。

  而取代他們成為古渭最強蕃部的,就是剛剛走進官廳的一群蕃人所代表的部族。

  王厚、韓岡閑來無事,守在官廳外,看著一眾蕃人魚貫而入——主要還是韓岡拉著王厚,他希望能籍此對認識古渭的蕃部了解更多一點。在官廳外不過一個時辰,他對西北蕃部,已經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這比坐在秦州官廳中,翻著故紙堆有用得多。

  王韶人在廳中。他提舉秦鳳蕃部大小事務,既然他人在寨內,而蕃部又來了人,劉昌祚即便不愿意,也不得不讓王韶坐進他的官廳。

  “是青唐部的人……”

  王厚附在韓岡耳邊說著。這幾年王厚跟著王韶在陜西緣邊地區跑了許多地方,對各地的大蕃部都有基本的認識,不同蕃部擁有的旗號和裝束都有細微的差別,韓岡看不出來,但王韶和王厚一眼就能分辨。

  古渭的青唐部與吐蕃贊普唃廝羅和董氈所據有的青唐王城兩不相干,只是恰巧重名而已。說起重名,韓岡前世曾經來過古渭,不過那時名號已是甘肅隴西,還逛過縣城附近的首陽山,就是傳說中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餓死的地方。

  但不僅隴西縣,河北、河南、山西的很多地方都有個首陽山,皆自稱是伯夷叔齊最后隱居之所。只是如今韓岡‘舊地重游’,卻沒聽說古渭這里有什么首陽山,想必也是后人臆測生造出來的。

  青唐部在古渭附近是人丁最多,據地最廣,也是最為富庶的一個部族,甚至連帶著古渭寨合在一起被世人稱作青渭。其所據有的鹽井,據說每天能給青唐部帶來八匹馬的利潤。這可是個驚人的數字。

  北宋馬貴,一匹最普通的駑馬也要十貫往上,而戰馬都是三十貫起頭,往百貫上跑。即便以價格最廉的駑馬計算,八匹馬就是一百貫,而一年便能凈入三萬五千余貫!

  王厚當日提起青唐鹽井,曾經嘆著氣,若這三萬五千貫年入歸屬古渭寨,不用下面的臣子提,官家自己都會要求古渭建軍。

  “青唐部不是沒有歸順嗎?他們怎么也來了?難道俞龍珂打算向朝廷要個官做?”韓岡有些想不通。他這些日子,也多方搜集蕃部的資料,雖不如王厚的見多識廣,但還是知道青唐部的族酋究竟是何人。

  青唐部并未歸順大宋,沒有接受朝廷官職,更沒有獻土。按照大宋對蕃人的分類,他們屬于生戶,而投效了大宋的納芝臨占部則是熟戶。一個生蕃部落跑來拜年,是慣例?還是特例?

  “能關起門來稱大王,俞龍珂當然不會愿意成為大宋臣子。但這不代表青唐部不愿與朝廷交好。平日結個善緣,也省得日后麻煩,許多蕃部也都是這么做的。何況青唐部除了鹽和馬,也不產其他東西,都要靠著來古渭的商隊……”

  “青唐部不是號稱帳下超過十二萬口?”王舜臣一貫的把蕃人當賊看,從來都是往壞里想他們,“俞龍珂那鳥貨說不定想做個李元昊,前面磕著頭,背后捅刀子,囫圇個兒的占了古渭州!”

  “十二萬口?”王厚不屑的冷笑一聲:“的確是有!把羊算上去還少一點,加上狗那就多一點。再添個馬,說不定能上十三萬!”

  韓岡也搖頭失笑,這樣的傳言都是不能信的,秦州是西北重鎮,漢人也才不過十余萬丁口注2,一個蕃部怎么可能有與秦州相當的人力:“帳下十二萬口當然是個笑話。古渭就這么點大,能容得下多少帳?

  大小部族加起來,說不定的確能有十二萬。單一個青唐部,能有個三萬丁口,編組兩三個裝備齊全的千人隊就不錯了。董氈或木征的直領部族,估計也不過是十萬上下!”

  “但董氈和木征一聲號令,三五萬吐蕃精銳也是輕而易舉。即便俞龍珂,也能在古渭湊個一萬上下吧?”

  “兵力多少無關緊要,”韓岡說道,若要拓邊河湟,卻連青唐部都打不過,那就別去想河州木征,以及青海畔的董氈了,“青唐部當道而立,要出兵河湟,繞不過他去。要么滅了他,要么就要收服他。決不能容許他首鼠兩端!”

  “可木征、董氈和西賊都派人去過俞龍珂的帳中。”韓岡對地理的認識,已經被王厚所敬服。而青唐部的戰略意義,不必韓岡說,王厚也明白。就算他對地理不甚了了,但從木征、董氈以及夏人對俞龍珂的拉攏中,任誰都能看得出青唐部的重要性,“墻頭草是兩邊倒,俞龍珂可是四方跑。董氈、木征、西賊還有朝廷,他都是逢著廟就燒香,一個菩薩也不得罪……”

  王厚正不屑的說著青唐部四面拜佛的丑事,官廳門前人影一晃,身高體闊的趙隆從廳中走出來。趙隆的身材和相貌所具有的威懾力,要遠高于王舜臣和李信,故而被王韶帶在身邊,與劉昌祚一起接見蕃部來客。而王舜臣和李信就只能站在帳外,守著韓岡和王厚。

  注1:最早的爆竹,就是將干竹節放進火里去燒,聽著竹節爆裂的聲音,爆竹因此而得名。到了北宋后,火藥爆竹才逐漸流行開來。

  注2:古代統計人口,只記男丁數量,也即是二十到六十的成年男子數目。男丁十二萬,換算成總人口,大約有三十萬。

  :王韶要拓邊河湟的第一個目標出現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