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西北民歌大師王洛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毛作品集

西北民歌大師王洛賓  當今在中國大陸被尊稱為“西北民歌之父”的民族音樂家王洛賓,一生編曲作詞接近千首。他的作品之中,例如《掀起你的蓋頭來》、《青春舞曲》、《馬車夫之歌》、《哪里來的駱駝隊》、《大坂城的姑娘》……幾乎是每一個中國人多少能夠唱出來的歌曲。而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更是人人知曉,至今流傳。一般人只知道這是邊疆民歌,卻不知詞曲背后另有故事。

  王洛賓于公元1913年出生在北京,1930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那是中國音樂教育的初創年代,相當程度地采用歐洲音樂教學的方法。當時,他的作曲教授是留學歸國的汪德昭先生;鋼琴教授是德國人谷布克;聲樂教授則是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親妹妹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夫人。王洛賓在這樣的教育下,完成了高等音樂教育,1937年,王洛賓和作家蕭軍、蕭紅、塞克結伴往西北旅行,因為連日大雨,使得他們一行受困在六盤山的一間客棧。就在那兒,經由一位“車馬店”女老板的口中,王洛賓初次接觸到了西北最原始的山歌。那種民歌,是西北名為“花兒”的調令。唱山歌“花兒”的女老板,在年輕時有一個美麗的綽號,叫做“五朵梅”。

  當王洛賓聽到了這樣的調令之后,他被“五朵梅”征服了。這個沙多夫斯基伯爵夫人的高徒,拜倒在一位布衣短衫的農村老婦面前,從此進入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民族音樂世界,一生離不開中國大西北,再沒有回到北京。1941年春天,導演鄭君里去青海拍攝一部電影,邀請當時住在青海省西寧市的王洛賓參加演出。他們一行人到了青海湖畔。

  鄭君里物色了一位千戶長的女兒卓瑪,充當電影故事里的牧羊女。王洛賓穿上了藏袍,跟著卓瑪趕羊群。拍攝的工作晨出夜歸,王洛賓在電影世界里過了3天真正的牧羊人生活。

  卓瑪是一個藏族姑娘,像山野里的鮮花,兩只烏溜溜的大眼睛,襯著粗粗的辮子,金絲鑲邊的彩色藏裙,包裹著她健美的身軀。

  導演安排王洛賓和卓瑪同騎在一匹馬上。王洛賓起初很拘謹,坐在卓瑪身后,兩手緊緊抓著馬鞍。卓瑪卻對此毫不理會,忽然縱馬狂奔,王洛賓一時不防,本能地抱住了卓瑪的腰。卓瑪狂馳了很久,在那大草原上,這才把馬韁交在王洛賓手中,靠在他的懷里,不再撒野。

  黃昏牧歸,卓瑪將羊群輕輕點撥入欄,王洛賓癡癡地看著被晚霞浸染了全身的卓瑪。卓瑪感覺到他的眼神,她轉過身去,拴好羊欄,那張緋紅的臉對著王洛賓——一個28歲的漢族青年。卓瑪眼中跳出了火苗,舉起手中的牧鞭,輕輕打在王洛賓身上,然后返身走了。

  王洛賓依舊木然地站在柵欄旁,癡癡地望著消失在夜幕中的卓瑪,輕撫著被卓瑪打過的地方。這個俏皮、美麗又奔放的藏族姑娘,在他身上留下了永生難忘的一鞭。

  王洛賓徘徊在卓瑪父親的帳房外,氈窗落了下來,將那千戶長的女兒和這位漢族音樂家分隔在兩個世界里。

  第二天清晨,電影隊離開了青海湖,要回到西寧去。卓瑪和她的父親騎了馬,一程又一程地送,直到在一個小坡上,方才停住了。

  王洛賓騎在駱駝上,不住地回頭張望,隨著駝峰起伏,駝鈴叮咚,王洛賓心中的情感,化為詞曲,唱了起來: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愿她每天拿著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的身上  50年代,世界著名歌唱家羅伯遜,將這首歌曲當成他的保留節目,唱遍了全世界。而在中國,一般人都將這首歌以及王洛賓其他的作品,當做“新疆民歌”或“青海民歌”來歸類,卻不知,這些歌曲,純屬創作曲,是一位終生將情感交付給大西北的音樂家作詞譜曲出來的。1988年,中國《歌曲》雜志用五線譜形式發表了《在那遙遠的地方》,并且將這首人人能唱的“青海民謠”冠上了王洛賓作詞作曲的事實。青海人民感謝王洛賓為這個僻遠地區帶來的榮譽,邀請他再赴西寧共度春節。

  故事中的卓瑪姑娘,早已不在人世。

  王洛賓大師一生居住在大西北,而今定居在新疆烏魯木齊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