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九十六章 鹿肉(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六百九十六章鹿肉(上)

  蹕克勒烏里雅蘇臺,御駕行在。

  雖然還不到中秋,但是草原上天氣已經轉涼。伊都立緊了緊衣服,視線望向不遠處。視線所及,一個穿著白雁補服的官員跟著內侍,走向圣駕所在方向。

  伊都立見狀,不由嘆了口氣,這時就聽有人笑道:“老伊,這是看嘛呢?”

  是十六阿哥到了,伊都立忙轉過身來,給十六阿哥見禮。

  十六阿哥一把托了他的胳膊,道:“一日見三兩遭,拜什么拜?沒有外人的話,這些虛禮就省省。”

  說話間,十六阿哥往十六阿哥方才看著的方向眺望,影影綽綽地認出是應召從京城過來面奏的太仆寺少卿華善。

  本朝有好幾個華善,最出名的莫過于已過世的和碩額駙、內大臣華善,是伊都立的本家。

  方才跟著內侍過去的華善,原是宮里的侍衛,在伊都立去年降職后接任太仆寺少卿。

  “老伊認識華善?”十六阿哥笑著說道:“這回算是便宜他了。西北缺軍馬,八旗牧場的供給不足,這回要多賴太仆寺兩翼牧場這邊。解決了軍馬問題,皇阿瑪心里歡喜,就算不升一升,往后也是前程似錦。”

  因跟十六阿哥相熟,伊都立也就少了幾分顧忌,道:“十六爺,奴才就是因這個鬧心。說句實在話,兩翼牧場那邊,若沒有曹大人與唐執玉兩個盡心盡職的,又是防疫、又是增加生息數什么的,也不會有今日的成績。卻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喚作是唐執玉過來面奏,奴才都不說什么;卻是華善,連牧場都未必去過的主兒……”

  十六阿哥聽了,點點頭,道:“說得也是,雖沒鬧出什么大動靜,但是也沒見曹颙也閑下的時候。那個防疫的法子,好像就是那年他同唐執玉兩個隨扈時琢磨出來的。”

  其實,伊都立嘴里這么說的,心里卻是感嘆自己時運不濟。要是自己沒有出紕漏,讓御史抓住小辮子彈劾,那今日來面奏的就是自己個兒了。

  雖說面上灑脫,但是哪個男人不盼著自己出人頭地的?

  同為學士之人,別的人要不熬成督撫大員,要不然是堂官,只有他沉沉浮浮的,還在司官的位置上打轉轉。

  逢年過節,見了族人,他也覺得臊得慌。

  十六阿哥是人精子,自然一眼就看明白了,伊都立是在泛酸。

  他挑挑眉,笑著說道:“剛才使人淘換了幾塊鹿肉,走,老伊,跟爺烤肉去……”

  “鹿肉?是前幾日行圍的那些?”伊都立笑著說道:“還是跟著十六爺混好,外頭的帳子,也不讓隨意生火。”

  十六阿哥轉過頭,望向京城方向,道:“眼看到中秋了,往京城的賜肉,還有外省督撫的,也差不多到了……今年還有曹颙的份,也算體面……”

  海淀,廉貝勒花園。

  看著花園里的幾叢含苞待放的菊花,九阿哥也生出幾分悠然之心,望了望園中景致,笑著對邊上的八阿哥道:“八哥,這倒是休養的好地界,端得是好景致。雖不能說是世外桃源,但是在這園子里待著,平素那些煩心事也想得少了。美中不足的是,擺著的花花草草不少,動彈的花兒卻少了。什么時候八嫂轉了性子,才是八哥的大福氣。”最后一句,卻是壓低了音量,打趣。

  八阿哥看著清瘦,但是氣色已好上很多。

  聽了九阿哥的話,他笑了笑,指了指前面幾間小屋,道:“九弟,去那邊瞧瞧,我也修了個靜室。”

  “靜室?”九阿哥聽了稀奇,道:“莫非八哥也學著老四參禪?”

  “不是參禪,我最近正看《道德經》。”八阿哥淡然地說道。

  九阿哥聽了,已經止了腳步,收了臉上的笑,帶出幾分擔憂,道:“八哥……”

  八阿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九弟,不要擔心,哥哥還戀著俗世,當不了道士去。只是冷清了一年,尋思了許多,似乎悟了許多。想著舊日繁華,那時的張狂膚淺,心里不無悔意。”說到這里,他的視線望向遠處天際,道:“若是能早日靜下心來,去了浮華,也不會落得今日這般境地。”

  這是舊話重提,說出來都是眼淚。

  就是想來大大咧咧的九阿哥,也不忍再繼續這個話題,引得八阿哥傷懷。

  他想起一事,道:“八哥,同八嫂說說,將府里的金子都斂斂,多湊些。”

  “九弟用錢?怎么還非要金子?金子有多少不曉得,銀子的話,府里的銀庫好像有些,九弟你要用多說,說話就是。”八阿哥說道。

  “瞧八哥說的,弟弟要是缺銀子,這京里還有寬綽的不成?”九阿哥帶著幾分得意說道:“是宗人府那邊傳下來的消息,說是那邊用金子,從宗室里兌換。官兌是一兩金換十兩銀,他們那邊是換十一兩。”

  八阿哥聽著糊涂,前些日子還聽九阿哥念叨宗人府缺銀子,怕皇父“劫富濟貧”打他的主意,怎么現下宗人府就有銀子了?

  看出八阿哥不解,九阿哥道:“忘了跟八哥提了,雅爾江阿上個月從戶部支了二十萬兩銀子。”

  “二十萬?不是說戶部缺銀子,正要開捐籌餉么?”八阿哥越聽越糊涂,照理說,官場上的消息,他這邊也是八方靈通的。

  只是搬到園子后,他想要去了浮躁、修身養性,所以對外頭的消息就沒太上心。

  如今,這連在一處聽著,卻覺得別扭,似乎其中有什么是自己不曉得的。

  這種感覺很不好,仿佛自己成了廢人似的。

  “好像是宗人府缺銀子,按照之前的例,從戶部支銀子出息。”九阿哥說道:“宗室里的那些大爺,誰會想著朝廷缺不缺銀子,只要不委屈了他們,就是好的;要不然,還不曉得要怎么鬧騰。皇阿瑪擔不起薄待宗親的名兒,就只能縱著他們。都是廢物點心,若不是流著愛新覺羅的血脈,怕是要飯都沒地方要去。”

  說到最后,九阿哥已是帶了幾分輕蔑之意。

  兄弟兩個正說話,就見有個內侍步履匆忙地跑過來。

  “什么事兒,慌慌張張的?”八阿哥見他神色慌張,皺眉道:“沒見我同九爺說話么?下去到總管那里領二十板子。”

  那內侍聞言,瑟瑟發抖,仍是按照規矩,先跪了謝過主子“恩典”,隨后才稟道:“主子,丁嬤嬤吩咐奴婢過來請主子過去。說是……福晉那邊,怕有不妥……”

  八阿哥聞言,不由頭疼,怕是又好幾日沒清靜。

  八福晉是郡主之女,自幼嬌慣,最是受不得氣的。偏上八阿哥停俸這些日子,外頭影影綽綽的也有話傳出來,不外乎失了圣心,奪爵圈禁這些。

  八福晉不服氣,若是聽到有人嘲諷,定要罵還回去。

  今日聽說去誠王府花園聽戲去了,想必又是聽了什么難聽的回來。

  “八嫂不是串門去了么?已是回來了?”九阿哥見八阿哥半晌沒動靜,道:“既是八嫂那邊有事兒,八哥就快去吧。今兒我就不過去給八嫂請安了,八哥代弟弟跟八嫂問聲好。”

  九阿哥乖覺,也見識過八福晉的潑辣。怕八阿哥臉上抹不開,就知趣地道別。

  八阿哥露出幾分苦笑,道:“原還想同讓人置辦桌好席面,同九弟喝兩盅,看來得等下遭了。”

  “過兩日弟弟再來,到時候淘換兩壇子好酒孝敬八哥八嫂。”九阿哥笑著說了,沒有再久留,使人喚來自己的貼身近侍何玉柱,溜溜達達地出去了。

  待出了園子,九阿哥才開口問道:“方才你在園子邊候著,有沒有聽到宅子那邊的動靜,到底怎么回事兒?八福晉又鬧騰什么?”

  “回爺的話,奴婢隔得遠,聽到那邊有動靜,也是不真切。不過遠遠,見著婆子們拖了個丫頭出來。許是忤逆了八福晉,挨了家法,用席子卷著,怕是沒挨過來。”

  想著八福晉的脾氣,連九阿哥也跟著皺眉,自言自語道:“都多大了,還這個脾氣?怎么不尋思跟著丈夫學學《道德經》……”

  花園前宅,環秀堂。

  看著滿地狼藉,想著院子里尚未沖刷的血跡,八阿哥看了看哭得近似癲狂的八福晉,低聲詢問邊上的丁嬤嬤,道:“又是聽了什么難聽的話么?”

  丁嬤嬤搖搖頭,低聲說了緣故。

  這回的根源卻不是在閑言碎語上,而是因為鹿肉。

  今兒過去聽戲的福晉、夫人不少,但是多曉得八福晉脾氣的,還真沒有人敢招惹她。就算八阿哥再不得志,也是當朝皇子的身份。

  真敢當面嘲諷八福晉的,也沒有幾個;不過是她多心,有些話明明不是那個意思,聽著像是好話的,她也只當別人有弦外之音,定要辯個三六五來才肯消停。

  在聽戲中間,有御前侍衛過去傳旨,是康熙的賞賜,兩塊鹿肉。

  三阿哥正在隨扈,三福晉這邊歡喜不已地接了旨意,叩謝圣恩。

  雖說誰家也不缺這幾塊肉,但是這是木蘭行圍的東西,又是御賜,三福晉自然是面上有光,其他貴婦也是沒口子的奉承。

  三福晉耳濡目染的,也學著丈夫“謙遜”那一套,只說是皇阿瑪的恩典,指定是其他皇子府也有的。

  剛好五福晉也住在海淀園子這邊,聽了這話,就多問了傳旨侍衛一句。

  除了三阿哥這邊,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這幾個開府阿哥都有。就是宮里的幾位阿哥,也是人人有份的。

  邊上的八福晉聽了,已經是變了臉色。

  當朝皇子中,除了被圈的大阿哥、三阿哥,與跟被圈差不離的十三阿哥外,就只有八阿哥這邊沒有賜肉。

  她本就有心病,再看著別人,就覺得別人的眼神也不對了。

  冷言冷語地說了兩句,八福晉就從誠王府園子出來,回了自己園子。

  她卻是越想越委屈,越想越惱,就算是父子有不合的地方,到底是至親骨肉。難不成,這失了圣心,八阿哥就不是皇子,自己就不是皇子福晉了?

  如此一來,落到有心人眼中,丈夫就是同大阿哥、二阿哥他們似的,是徹底的廢人了。

  惱怒之下,八福晉就舉著炕桌上的如意,使勁地往地下摔去。碎片濺起,唬得邊上一個小丫鬟訝然出聲。

  八福晉一個眼神過去,那小丫鬟險些魂飛魄散,連忙跪下磕頭請罪。因受驚不已,眼淚都出來了,端得是梨花帶雨。

  八福晉的滿肚子邪火正無處可撒,最受不得的就是丫鬟狐媚,冷哼一聲,換人拖出去打板子。

  這丫鬟也是合該倒霉,沒等被拖出去,就已經唬得兩股盡濕,尿了褲子。

  八福晉正覺得晦氣,見了地上的尿漬,兩眼發黑,險些背過氣去。那丫鬟也是由四十板子,變成“狠狠得打,打死拉倒”。

  八阿哥聽了這番講述,神色怔怔的,只覺得后背發寒,渾身冷得牙齒要打顫。

  八福晉眼淚婆娑中,瞧見丈夫進來,已是慢慢止了哭聲。不過,聽了丁嬤嬤這番講述,她實是忍不住,又是潸然淚下。

  她站起身來,上前兩步,顧不得婆子丫鬟在旁,一把摟住丈夫,哭著道:“爺,等圣駕回來,我就進宮求太后,進宮求皇阿瑪。皇阿瑪好狠心,爺犯了什么罪過,要受這樣的委屈……”

  八阿哥只覺得胸前發悶、嘴里腥咸,嗓子眼熱熱的,已經嘔出一口血。他使勁地咽了咽,伸出手去,安撫地拍了拍妻子的后背,輕聲道:“不過是一塊肉,有什么可計較的……”

  曹府,蘭院,上房。

  看著盤子里的兩條半風干的鹿肉,每塊巴掌大,還有邊上的皇綾,曹颙也頗為新奇,撥了兩下,道:“有點少吧?約摸也就二斤。天佑、恒生那兩個小家伙,如今的飯量可大。”

  李氏見兒子如此,不由失笑,道:“是千里迢迢從蒙古過來的御賜之物,還能有多少?到底是皇恩浩蕩。就這兩塊,能得的人家想來也是有數。天佑他們想吃鹿肉,廚房里還有,家里又不是就這兩塊鹿肉。”

  初瑜在旁,亦是附和婆婆所說。

  李氏這邊,已經叫人去中堂擺香案,吩咐要將這塊肉供起來,中秋團圓宴時,闔家享受,感受圣恩。

  倒不是她眼皮子淺,沒見過鹿肉,拿著當珍貴物;而是規矩所致,總要鄭重一些,方顯得恭敬。

  傳旨侍衛過來時,曹颙還在衙門,得了消息,匆忙回來接旨。

  眼看就中秋,曹颙還以為能有什么賞賜,但是見欽差念了半天圣旨,也沒提什么賞賜。

  末了末了,傳旨侍衛使人端了托盤過來。

  上面覆了黃綾,這就是御賜之物了,曹颙這邊少不得磕頭領旨謝恩。

  實沒想到,賜下的只有兩塊半風干的鹿肉。

  前些年隨扈時,也曾見康熙賜鹿肉于督撫大員,曹颙當時還覺得可笑。

  就算是帝王,也要經營。

  夏至的扇子,行圍的鹿肉,都不是什么值錢的物什。但是那些受到恩賜的督撫大員,怕是要感激涕零,謝旨的折子里,少不得越發表忠心。

  想到此處,曹颙才想起自己的差事,這謝恩的帖子,要交付傳旨侍衛帶著御前的,耽擱不得。

  因此,他站起身來,對李氏道:“母親,兒子先回書房。瞧著方才那鹿肉,倒是勾得人眼饞,晚上叫廚房做兩道鹿肉吧。天轉涼了,兒子陪母親喝兩盅。”

  李氏笑著應了,道:“難得有你想吃的,我這就使人預備去。”

  曹颙點點頭,同初瑜交代了一句,就出了蘭院,往書房去。沒出二門,就見有個丫鬟跟著婆子進來。

  見了曹颙,那幾個丫鬟婆子忙止了腳步,俯身給曹颙請安。

  曹颙腦子里正想著謝恩的折子是自己寫,還是請蔣堅參詳,擺擺手命眾人起了,就移步出了二門。

  李氏這邊,剛想著同媳婦商量商量,是蔥燒鹿肉,還是人參燉鹿肉,到底怎么個吃法,就聽廊下有人報:“太太,東府的紅梅姑娘來了……”

  李氏聞言,臉上已經減了笑,道:“進來吧。”

  初瑜見東府來人,想到懸而未決的曹項親事,也跟著懸心。真是有些怕了,不曉得二太太又要鬧出什么動靜。

  她前兒雖提了個法子,夫妻兩個前面還覺得可行,但是最后顧及到四姐、五兒來個還沒出閣,怕連累了她們名聲受損,得不償失,終是覺得不妥當。

  曹颙這邊,已經想著要不要推波助瀾,借雅爾江阿之手,給永全些教訓,省得他誰都敢算計。

  曹頌那邊,雖說不能阻得兆佳氏退親,但是也逼得兆佳氏答應暫緩下大定。

  兆佳氏這邊尋思春華格格還小,就算下了大定,也要幾年后曹項任滿才能成親。再說,下了大定,就是有了正式婚約,往后四季三節,都要按規矩往女方送禮,也是好大的拋費。

  因此,她就退了一步,使人往將軍府說了,不急著放定。

  曹颙這邊,只當是緩兵之計,尋思等著父親回來做主。

  “什么,云格格沒了?”李氏與初瑜聽了,都驚愕不已。

  紅梅俯身回道:“是。方才將軍府使人來傳話。我們太太那邊也是沒主意,不曉得該如何奔喪,就使喚奴婢過來請大太太與大奶奶過去商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