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四十三章 親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六百四十三章親族  京城,禮部衙門。

  遵奉圣旨,在禮部設宴,款待進京陛見的孔子第六十七代嫡長孫衍圣公孔毓圻。曹寅身為禮部左侍郎,同幾位大學士、禮部其他幾位尚書、侍郎一道陪宴。

  孔毓圻,比曹寅年長一歲,襲封衍圣公已經五十載。

  早在康熙二十三年,康熙親臨曲阜時,曹寅與孔毓圻就見過面。待曹寅到江南后,也曾數次在進京途中取道曲阜,造訪衍圣公府,同孔毓圻頗有私交。

  只是在賜筵上,兩人也沒功夫敘別情;直到筵席完了,才得了功夫閑談。

  孔毓圻陛見完畢,后日動身返回曲阜,明日將在京城別院宴請幾位姻親故舊,曹寅也在被宴請之列。

  送走孔毓圻的車駕,陪宴各堂官也相繼回府。

  剛到門口,就見大管家曹忠進前稟告,道:“老爺,本家三爺攜三奶奶來請安,因老爺不在,已經給太太請過安。現下,三奶奶叫太太留著說話,三爺在前廳候著老爺多時了。”

  曹寅聞言,點了點頭,往前廳那邊去。

  進了屋子,曹寅就見一人背門而立,像是在賞鑒廳內屏風上的字畫。聽到腳步聲,那人轉過身來。只見他穿著八成新的常服,容長臉,蓄著短須,二十七、八歲的年紀。

  十年前,孫太君病故,曹寅扶靈北上時,曾見過曹頎,所以一眼就認了出來。眼前這個看著老實木訥的青年,就是自己的堂侄曹頎。

  這須臾功夫,曹頎已經跪拜下去,道:“侄兒見過大伯,給大伯請安。”

  曹寅上前,雙手攙起他,上下看了,感慨萬千,道:“快起來吧,多咱到的?這一轉眼,十來年沒見。都是至親,實不該如此。”

  “昨日下晌到的京城,因有些晚了,怕擾到大伯與大伯母,就沒過來。”曹頎回道。

  叔侄兩個,見了禮后,分賓主落座。

  “到過內務府了,差事定下沒有?”曹寅開口問道。

  曹頎搖了搖頭,道:“去了內務府,只是如今一時半會兒沒有合適的缺,怕還要再等等。”

  曹家幾輩子在內務府當差,內務府的那些彎彎道道曹寅豈不曉得。

  不是沒缺,怕是尚未疏通到。

  雖說曹頎是曹寅堂侄,但是畢竟出京多年。尤其是,曹家只有曹璽這支抬旗,其他人還在旗下為包衣。

  就算要賣曹家人情,也得曹寅父子承情才行,其他人真不被那些人放在眼里。

  曹寅思量一會兒,道:“你丁憂前在侍衛處當差,如今還想回那邊么?你二弟現下也在侍衛處,若是你想回侍衛處,明兒我就帶你往侍衛處的幾位大人府里走一遭。”

  侍衛處正白旗內大臣原是輔國公鄂飛與一等功傅爾丹,鄂飛病故后,由鑲黃旗副都統巴渾德補了他的缺。

  傅爾丹如今在西北軍中,也不在御前。

  曹頎想要回侍衛處,除了要同正白旗的內大臣打招呼外,還少不得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那邊。

  曹寅平素雖不愿同這些宗室皇親太過親近,但是畢竟眼前這人不是旁人,是未出五服的堂侄,他也想略盡綿力。

  曹頎的神色很淡然,躬身道:“大伯厚愛,侄兒銘記在心。只是因侄兒媳婦身子不好,侄兒不想回侍衛處了,且等等看內務府這邊的缺。”

  “身子不好,是水土不服,還是怎么的?可請了太醫了?”曹寅聞言,帶著幾分擔憂道。

  “宿疾,雖沒發病,但是身子有些孱弱。侄兒尋思,過幾日請太醫來給她瞧瞧。”曹頎回道。

  曹寅點了點頭,接著問道:“你們住哪兒?要不然,就住這邊府里吧,這邊有空院子,正好兩下照應。”

  曹頎道:“謝過大伯好意,前門外有處舊宅,如今就住在那頭。若是侄兒媳婦身子康健,侄兒巴不得在大伯這邊侍奉。只是她是個病秧子,盡不上力不說,還要勞煩伯母操心,實太麻煩了。等她身子養好些,我們再過來侍奉。”

  曹寅見他說得也在理,便沒有強求,道:“經常到咱們家診治的太醫醫術不錯,明日我使人請他過去給侄媳婦兒好生瞧瞧。”

  曹頎聞言大喜,起身躬身道:“若是如此,大伯就是侄兒的大恩人了。”

  原本因先輩的隔閡,曹寅同這個侄子往來的少,生疏得緊。如今,經過這番懇談,見他于功名利祿看得寡淡,對發妻有情有義,曹寅心里對這個侄兒也親近幾分。

  “今晚就在這邊吃,我給桑額接風洗塵。”曹寅臉上帶著笑意,對曹頎說著,隨后又吩咐管家去東府看曹項兄弟下學沒有,若是下學,喚接曹項他們兄弟過來。

  曹頎看著,心里想到那位已任內務府總管大臣的堂弟——和碩額駙曹颙。

  早年在孫太君的殯禮上,他曾看過曹颙,唯一的印象,是個相貌清秀的小孩。

  沒想到,十年功夫,那個相貌清秀的小孩,風光無限,成為曹家的頂梁柱。

  蘭院,上房。

  李氏看著眼前的侄媳婦王氏,臉上添了抹憐惜,道:“我這有兩株老參,待會叫人包了給你,身子這般弱可怎么好,得好好補補。”

  那王氏容顏極美,但是臉色黯淡,唇色慘白,看著沒有半點兒生氣。

  王氏柔聲回道:“侄兒媳婦謝過伯母。如今已經好多了,早先走兩步路就暈。”

  “除了氣血兩虛,大夫還怎么說?這丁點兒歲數,可不好久病,總要早些養好才是。”李氏拉著王氏的手,帶著幾分憂心說道。

  王氏輕輕搖搖頭,道:“沒別的,大夫說要靜養,不能操心費神。老宅那邊事多,我們太太又過身了,所以也不得清靜。這次我們爺進京,侄兒媳婦本不想跟著。還是我們爺說京城尋醫便宜,也能靜養,才帶了侄兒媳婦來。”

  正說著話,兆佳氏已經帶著靜惠、四姐、五兒到了。

  因來了親戚,是李氏使人過東府請的。

  兆佳氏尚在孝期,鮮少出門,難得有見客的機會,自是穿戴一新過來。

  王氏聽說是長輩,姍姍起身道了萬福,隨即又同靜惠幾個見過。

  “嘖嘖,真是跟畫里的人似的,倒是把咱們家的這幾個比下去了。”兆佳氏打量著王氏,笑著對李氏道。

  有靜惠在跟前,李氏也不好說別的,吩咐丫鬟抬椅子給靜惠,道:“你是雙身子,站不得,快坐下說話。”

  靜惠紅著臉,看了眼婆婆,見她點頭,才側身坐了。

  “說起來,我沒回過老家,跟侄兒媳婦也是頭一遭見。”說到這里,兆佳氏轉過頭問李氏道:“嫂子,這大侄子同颙哥兒哪個大?”

  李氏笑著說道:“若是我沒記錯,侄兒是屬蛇的,比颙哥兒大五歲。”

  兆佳氏笑著說道:“難得,颙哥兒有這些個弟弟,終于來了個哥哥。往后也算有人能治……能幫襯他一把。”

  聽著這陰陽怪氣的,李氏心里有些不舒服,只是懶得同她計較,笑著吩咐人預備席面去了……

  安定門外,雍親王府,書房。

  四阿哥穿著常服,手上掛著一串佛珠,一邊撥著佛珠,一邊聽戴錦稟告這幾日京城內外消息。

  暢春園那邊的消息,月初派往濟南府出差的御前一等侍衛納蘭富森回京了,已經見了御駕。因是私下召見,所談內容不得而知。

  五城賑濟粥廠之南城粥廠,有幾個病弱老乞丐暴斃,尸體已經焚化。疑似施的粥有問題所致,卻沒人往順天府衙門報備。

  文武大臣中,翰林院掌院學士揆敘抱病不出,連宴請衍圣公的賜宴都沒去。

  曹家前日打發人往熱河送信,曹寅堂侄、原二等侍衛曹頎進京。

  雜七雜八的消息,聽得四阿哥直皺眉。

  戴錦已經稟告完畢,見四阿哥皺眉,猶疑了一下,說道:“四爺,揆敘抱病的日子同曹家派人往熱河去是同一日……”

  “哦?”四阿哥聽了,抬起頭來,問道:“那萬兩黃金查得怎么樣了?是揆敘那邊折騰出來的?”

  戴錦搖頭道:“這個還沒查出來,不過根據先前的消息,揆敘有個心腹管家上個月初出京。”說到這里,他帶了些許困惑,道:“只是不曉得,揆敘同曹家有什么仇恨,若是單說為九阿哥出頭,也不至于做到這個地步。”

  “黃金一萬兩……”四阿哥面沉如水,眼睛里已盡是怒意:“國之蠹蟲……皇阿瑪還是太寬厚了……”

  熱河,淳王府園子。

  曹颙看著手中的家書,終于松了口氣。濟南的“懸賞”已經取消了,就算路上還有些人往這邊趕,只要再應付半月就差不離。

  雖說他原來不愛應酬,但是像現下這樣拘在園子里,出入帶著兵卒的日子也委實難過。

  想著十六阿哥也悶了好些日子,曹颙忙過去,將這消息告之。

  十六阿哥聞言大喜,笑著說道:“這下子齊敏也能歇歇了,這些日子把他熬得不行。衙門那邊的監獄,已經關了百十來號了。一場鬧劇,總算要落幕。”

  “是啊,真是鬧劇。”曹颙想到父親信中所說,奉旨到濟南府解決此事的是納蘭富森,感動中帶了幾分疑惑。

  若是官府出面就能解決,那這所謂江湖“懸賞”的份量也不重。按照常理來說,就算是官府想要插手,不是也應該茫茫然找不到頭緒么?

  納蘭富森奉旨,到濟南還不到一月的功夫,就將“懸賞”的人抓獲,好像太順利了些。

  十六阿哥那邊笑完,也察覺出不對,止了笑道:“如此一來,不真能鬧劇了么?難不成,他們是閑的,拿人開涮?”

  開涮不開涮的曹颙不知道,只是好奇那將被押解進京之人到底是什么來路。

  “十六爺,我死了,誰最高興?”曹颙問道。

  十六阿哥想也不想,道:“那還用說,自然是九哥。他一個名震京城的‘財神爺’被你這個‘善財童子’擠兌得灰頭土臉,怕是生吃了你的心都有。”

  曹颙搖搖頭。道:“八阿哥如今正在困境,九阿哥不會多此一舉,徒生變故。除了銀子,盼著我死的,還有哪個?”

  十六阿哥掰著手指道:“當年貴山因你成了瘸子,又失了功名,也算是恨比海深了;那年京城時疫,你同四哥防疫,堵了好幾個貝勒府公府的大門。這些府邸,有死了家人的,不敢遷怒四哥,少不得遷怒到你身上。山東民亂,毀了不少權貴的燒鍋莊子,又使得朝廷整肅了酒令。消息靈通的,自然曉得沂州沒亂,腦子靈光的,想到你身上也不算什么……加上這次內務府招投標,有些老戶沒預備那些銀子,失了標,砸了飯碗,不恨你又能恨哪個……”

  說到這里,十六阿哥搖了搖頭,看著曹颙道:“孚若啊,瞧瞧你混的,朋友沒幾個,差不多要八面樹敵了。”

  曹颙看著十六阿哥,腦子里卻出現十五阿哥的模樣。

  真是一場不明所謂的鬧劇,還是“一石二鳥”之計?

  對于八阿哥,康熙心里已忌憚頗深。就如同當年的廢太子似的,那么多罪名,未必件件都是同太子相關,但是康熙已經生疑,所以當然就是“證據確鑿”。

  文武百官中,最不缺的,就是揣測圣心之人。

  鬧這出懸賞,正好是九阿哥同曹颙內務府角逐失利之時,就算是沒有證據,怕許多人也會想到九阿哥身上。

  不管是殺了曹颙,還是嫁禍給九阿哥,二者得其一,也不算白忙活。

  只是,前腳十四阿哥還與自己做了“君子之約”,隨后動手腳的會是十五阿哥么?

  別的不說,就算這兩位小阿哥真聯手搗鬼,銀子是哪兒出的?

  曹颙正苦想,十六阿哥拍了下他的肩膀,挑了挑眉道:“怎么不說話,孚若怕了?”

  曹颙笑著搖搖頭,同十六阿哥道:“十六爺,蘇赫巴魯同小二他們在校場,咱們也過去瞧瞧熱鬧。”

  “好,爺也呆得身上癢癢了。”十六阿哥笑著應了,兩人一道出去。

  蘇州織造府,書房。

  李煦站在窗前,看著院子里的假山發呆,就聽有人進來道:“父親,老太太身上有些不舒坦……太太請父親過去……”

  來的,是李煦長子李鼐。

  李煦聞言,不由皺眉,轉過身子,道:“怎么又不舒坦,不是才好沒幾日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