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一五章 輕松的原地進攻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鐵骨

第二一五章輕松的原地進攻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隨著情報的不斷反饋。安毅和弟兄們的猜測終于獲得了證實:譚道源將軍的第五師經過七個小時的休息。在凌晨四點悄然開進楊春橋鎮西北的兩條小路隨即加速向北。全師官兵沒有攜帶任何的重武器。就連重機槍也留在楊春橋鎮的臨時駐地。

  凌晨六點。薛岳將軍的第一師冒著小雪開往鎮北方向。前行三點五公里突然轉入西北方向。凌晨六點五十分。嚴重將軍的二十一師沿著第五師的足跡悄然前進。在晨曦到來的前一刻全體隱入蒼茫的荒野。至此。白崇禧將軍指揮的三個師兩萬二千余主力。全都消失在西北方向的崇山峻嶺之中。

  安毅的團部白云亭距離前線八點三公里。他與蔡忠笏一樣只休息了兩個小時就起床。整裝完畢胡亂喝下一碗肉粥。分別向各自麾下校尉下達一系列命令。之后并肩策馬趕赴前線。

  前線沒有密集的槍炮聲。兩天來。提前占據有利陣地的敵軍居高臨下對革命軍進行俯射和炮擊。將革命軍從初次發起的進攻陣地上逼退一百余米。經過第一天近三個小時的交戰之后。雙方再也沒有一次像樣的交火和沖鋒。敵軍滿足于現狀。革命軍眼巴巴望著敵人也無可奈何。只有雙方派出的小股勇士不時前出打冷槍。打完就跑賺點小便宜也夠樂上蔡忠笏和安毅在各自貼身侍衛的掩護下。悄悄爬上距離敵軍突前陣地只有四百余米的山崗。五個人身上裹著白色床單。一點點挪出一百二十米高處的山腰東側。伏在嶙峋巨石根部的積雪上。小心翼翼地舉起望遠鏡。詳細觀察敵人整條陣地的構建和火力布置。用炭筆在攜帶的小地圖上一一標注。并確定目標序號測定其大致坐標。

  兩人返回楊春橋鎮地二師師部時已是中午。四十八門火炮已經集中完畢。近千名炮兵弟兄完成了火炮的擦拭保養工作。冰冷的炮口被一個個帆布袋包裹起來。一匹匹吐出白霧的強壯馱馬均已飽食。不少訓練有素的馬兒預感到即將開始的出征。不停地用寬大的蹄子刨地。整個鎮子到處充斥著馬糞的味道。

  短暫的作戰會議結束。劉峙與二十二師師長陳繼承、獨立團參謀楊斌率先趕赴前線。開始進行戰前地動員和準備。安毅獨立團的三營穿過鎮子毫不停留。繼續向北面的乾潭鎮前進。緊接著跟進的是葉成的二營和蔡忠笏臨時編成的兩個炮團。四十八門火炮在二營弟兄的掩護下徐徐跟進。

  駐守北隘口地模范營在剛剛歸隊地尹繼南率領下開進白云亭團部。與團部直屬各連、夏儉的一營、顧長風的四營組成全師的總預備隊。等候命令北面十公里地前線。

  傍晚六點。位于乾潭鎮南龍門頂下的四十八門火炮在毫無征兆之下齊聲怒吼。向西北六公里的巖下、高坪一線敵軍左翼陣地連續展開二十分鐘炮火覆蓋。兩千余枚炮彈將敵軍陣地炸得濃煙滾滾。遮天蔽日。陳繼承的六十五團和二師六團的九千余名將士齊聲吶喊。奮不顧身沖向敵人陣地。五團和四團同時向中路和敵軍右翼陣地展開猛烈射擊。為擔任主攻任務的右路九千余名官兵牽制敵人。

  戰事果然與安毅預料的一樣。幾天來一直沒發現革命軍配置火炮的守軍在猛烈地炮擊下死傷慘重。幾乎來不及組織抵抗和增援。就被英勇的革命軍將士撕破了防線。

  蔡忠笏一擊得手立刻調轉炮口。將最后一千發炮彈全部傾泄到中路的三個敵軍高地。五團和四團的一萬一千官兵在劉峙的親自督戰下齊聲吶喊。冒著敵人的彈雨發起集團沖鋒。很快沖上敵人陣地展開驚心動魄的肉搏戰。唯有敵人地右翼沒有受到多大攻擊。右翼地敵軍指揮官剛要發出馳援中路的命令。就看到率先撕破敵軍左翼江畔防線地革命軍成群結隊鉆出硝煙。迅速穿插向中路守敵身后。

  敵軍指揮官見勢不妙。立即命令全線撤退。很快潰敗下來的部隊便龜縮到桐廬城外一道環形防線。桐廬城南五公里的金山高地和富春江西岸的俞趙村一線就此落入革命軍手中。

  欣喜若狂的劉峙立刻打電話向建德城中的白崇禧將軍。白崇禧大為贊揚。連聲鼓勵。最后告訴劉峙兩個好消息:李明揚的第五師已經順利攻占潘嶺。正乘勝追擊直逼桐廬城東面的肖嶺一線;從蘭溪兵站緊急調撥的八千發炮彈正在送往你部。望固守陣地。天明之后再次向守敵陣地發起猛烈攻擊。力爭摧毀敵軍外圍陣地。與第五師順利會師。形成夾擊之勢。

  劉峙雖然對明日的進攻心存擔憂。但看到麾下三個團出人意外的良好表現也欣喜不已。當即把各團主官召至遷移到羊毛塢村中的師部大加表彰。一一記功。

  各團團長、團副們興奮之余。對自己麾下新兵的超水平表現也非常滿意。紛紛向劉峙表示絕不辜負期望必將一往無前!只有安毅非常嚴肅地端坐傾聽一語不發。但是。每個人望向安毅的目光都與往日截然不同。多了幾分欽佩。少了幾分輕視。多了幾分畏懼。少了幾分嫉妒。

  與安毅之間交情日厚的李延年當場向安毅致謝。弄得安毅連忙站起不停擺手。左一句師兄過獎右一句小弟不敢當。再現昔日嬉皮笑臉的寬宏隨和風范。引來大家一片笑聲。也輕松許多。

  既然劉峙已將師部前移到距離前線只有六公里的羊毛塢。安毅也不好意思繼續留在舒適的白云亭老地主莊園了。只能命令各部立即北上。進入師部身后三公里內的欽塘鎮、施家村和富春江西岸的孝門灣一線。并將主力營模范營調至師部前方的蔣家埠。作為護衛師部的屏障。扼守通向桐廬城地水陸要沖。繳獲的四艘汽船也拖著二十余艘滿載糧食、凍肉、腌魚的大木船順流而下。停泊在模范營駐地東側的孝門碼頭上。

  如此一來。方圓五公里之內的城隍爺、土地爺、觀音廟、關帝廟和各村鎮祠堂遭殃了。安毅的團部也毫不客氣地進駐寬闊潔凈、占地面積足有四畝多的施家祠堂。前院后院五十余間大小房間被團屬各部擠得滿滿當當。

  等安毅從北面兩公里的師部開會返回。已經升至中尉副股長的老韓頭早已在寬敞地祠堂正堂中擺下四大桌香噴噴的魚頭火鍋。饞得蔡忠笏與他的團副和兩個副官直流口水。

  胸有成竹的安毅破例讓老韓頭端上兩壇珍藏的江西進賢醇釀。吩咐弟兄們好好喝幾杯今晚睡個踏實覺。并悄悄建議夏儉和顧長風:回去之后給麾下每位弟兄分發一斤本地燒酒。明天中午要將營中所有儲存肉類全部煮完。讓弟兄們敞開肚皮吃。吃完好好睡上一夏儉和顧老二聽了這話待不住了。雙雙站起給蔡忠笏四人敬上三杯。再一起走到回來不久的尹繼南面前敬上一杯。

  趕不上大戰的尹繼南一陣笑罵。惹來弟兄們陣陣大笑。夏儉和顧老二將滿滿一碗酒一干而盡。向安毅敬個禮心滿意足離開了。

  豪飲地蔡忠笏對安毅所部親如手足地關系非常羨慕。看到兩員猛放下酒碗匆匆離去。知道安毅已經做出了某個決定。想了想也沒有出口詢問。舉起酒碗回敬所有弟兄一碗。坐下后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邊吃邊贊。讓一旁的老韓頭和火頭軍準尉春生高興不已。在兩人心目中。沒有什么比自己做出的菜得到長官們的夸獎更開心了。

  次日清晨天空放晴。久違地陽光普照大地。安毅和蔡忠笏一起打馬前往新構建的兩個炮兵陣地巡視完畢。滿意地趕往前線觀戰。

  劉峙等將校早已站在前線指揮所的掩體里。用望遠鏡觀看硝煙彌漫的前方陣地。看到安毅和蔡忠笏繞過戰壕進入指揮所。劉峙放下望遠鏡示意兩人坐下:

  “敵人打了差不多半小時的炮。對我軍左右陣地沒有什么大的影響。山腳的中部陣地被炸塌幾十米。各部按照原定計劃向敵軍陣地展開猛烈射擊。這半個早上估計消耗了三從軍十幾年。從來沒打過這么富裕的仗啊!”

  眾人聽了會心一笑。全都知道這是安毅出謀劃策。根本沒有什么消耗就攻克楊春橋險關地功勞。同時巨大的繳獲。也讓各部的倉庫都堆得滿滿的。打仗自然不怕消耗了。安毅低聲勸慰道:“師座。那么多繳獲的子彈要是不打出去。還得花上幾倍的人力畜力背著走。不如拿出來給各團新兵們進行實戰訓練。我敢保證打完這一仗。各團近一萬新兵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至少不怕槍炮也知道怎么打槍誰也不提為何只是不間斷地射擊、而沒有發起一次沖鋒地現狀。這么做與其說是利用猛烈的火力讓桐廬城守敵對攻城部隊地規模產生誤判。不如說是對前敵指揮部的一種應付。目的自然是保存實力。避免無謂的傷亡。

  此時的劉峙。面對總指揮白崇禧的一個個出人意表的奇計和巧妙的壓力。心悸不已。對數次慘重的消耗記憶猶新。

  蔡忠笏抬腕看了一下表。站起來走向通信參謀。豪氣干云地說道:“給我接炮團指揮所吧。該輪到我們表現了。這次讓你們安團長派到我那兒學習的一百五十名弟兄過過癮。也讓他們在實戰中掌握要領。不過這次我們的齊射定能把敵軍的四個前出陣地摧毀。新一打完就撤轉換陣地。然后讓新二團接著打。把聲勢造出來。運氣好的話能揍趴敵人炮陣也說不定。哈哈!”

  通信參謀接通炮團。蔡忠笏接過話筒略作詢問。隨即下達了射擊命令。

  一分鐘不到。轟隆隆的炮聲傳來。觀察口前的眾人舉起望遠鏡細細查看。五分鐘的炮擊停止。硝煙散去的敵陣已經面目全非。一塌糊涂。眾人對蔡忠笏手下炮團的戰斗力和準確打擊能力佩服不已。

  不一會兒。敵人的炮彈發出尖嘯成片的飛過來。蔡忠笏觀察片刻立即走向電話機。向自己的團副報出一系列參數。

  七分鐘后。敵人的炮聲剛停。隱蔽在右后方竹林中的二十四門火炮突然怒吼起來。安毅連忙舉起望遠鏡對準東北方五公里的一帶矮山。

  百米長的矮山周圍。濃濃的硝煙伴隨著片片火光不停閃爍。緊接著傳來一陣劇烈的爆炸。土石和濃煙猛然激起。覆蓋了整座矮山。顯然是敵軍的炮兵陣地來不及轉移就被蔡忠笏的炮火趕上了。彈藥被擊中激起的殉爆驚天動地。將百米矮山炸得濃煙滾滾。火光四起。

  隨著漫天的硝煙緩緩散去。原本的一帶矮山已經分成兩段。冒著股股濃煙就像兩個被烤焦的饅頭。!推薦票慘不忍睹。點推比一直在1:30關口徘徊。大家幫幫忙。砸上幾票吧!謝謝啊!

  另外。書評區很冷清。大家多多發帖討論哦。我會一一細看。悉數加精的!(。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

閱讀設置閱讀底色默認設置經典淡藍經典淡灰經典綠意經典明黃深藍海洋秋意盎然綠意淡雅紅粉世家紅談意濃海闊天空心碎過去雪白天地灰色世界字體顏色默認設置字體大小默認設置保存設置最新評論發表評論  驗證碼:

  ①精彩小說《鐵骨》連載于萬松小說書庫網,更多關于《鐵骨》內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