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68章 立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滿唐華彩

  承天門前的地磚堅硬,一根拐杖用力敲在上面,發出金石之聲。

  崔禹錫不讓任何人攙扶,拄著拐,一步步離開了驚恐的公卿們,獨自迎向了薛白帶來的士卒,孤身站在兩撥人之間,須發盡張地怒喝道:“奸賊!欲造反不成?敢當著百官的面殺老夫?!”

  面對屠刀,他沒有屈服,盡顯清河崔氏的傲骨。

  但只要發問,薛白便要回答。一問一答之間,許多事其實就有了商量的余地,他們這些世家大族要的很簡單,無非是“尊重”二字罷了;而薛白顯然不能真把他們所有人都殺光,這不現實,他們的門生故舊遍布天下,今日之事若傳出去,薛白得罪的是全天下的世家大族。

  只說眼前,殺了今日來的這些公卿,則朝堂空了一半,運轉不了,如何抵抗叛軍的攻勢?沒了這些人,薛白用誰替代呢?

  很多事情不是年輕人想當然的,是必須考慮到嚴重的后果的。薛白無非是嚇唬嚇唬他們,之后各退一步。

  “跶跶跶跶”的馬蹄聲中,薛白驅馬迎向崔禹錫,一邊拔出刀。

  崔禹錫不信他敢殺自己,仰起高貴的頭顱,倚老賣老,朗聲道:“你敢說不是暗揣逆心?!”

  罵得雖兇,其實也是給了薛白一個當眾解釋的機會。

  “呼——”

  “噗。”

  但話音未落,薛白已一刀揮下。

  崔禹錫眼中怒容未斂,登時血濺天街,裹著華麗綾緞的尸體直直砸倒在地。

  他很老,時年有七十多歲,這年頭尋常百姓連他一半的歲數都難活到,且他保養得很好,去年還新納了一個年方二八的小妾,若不是薛白斬殺了他,他也許還能再活許多年。

  “國難當頭,凡敢不配合守城,反起哄生亂者,斬!”

  薛白聲如洪鐘,大喝著,轉頭看向了王難得。

  他知道王難得下這個決心很難,雖然是旁氏庶族,但王難得也是出身于瑯玡王氏,身后也有一很復雜的家族勢力。

  “薛白,你敢?!”

  有公卿趁著薛白脫離了陣列,反而先喝令護衛們向他殺去。

  王難得見了,徑直一箭將他們射殺。

  “動手!”

  沒有了握手言和的余地,殺戮旋即展開。

  王難得今日帶的多是云中軍中的士卒,他們有的是募兵,因為承受不了租庸調,吃不上飯了,或是想搏一個前途,把性命押上,到了北方的苦寒之地從軍;有的則是云中一帶的邊民,沙陀、突厥、契丹、漢人都有;也有的是懷才不遇,或是被流放貶謫到軍中的……總之,他們對朝廷其實也是有些怨氣的,只是矛盾還沒到范陽、平盧兩鎮那么尖銳。

  這世道,有人在塞北的寒風、大雪、烈日之下苦苦掙扎,拼盡一切依舊一無所有;有人天生錦衣玉食,窩在長安坐擁無數佃戶,食其膏血。而殺人的刀,其實是握在前者手里,這把刀終于是揮下了。………

  長安城外,有十余萬的叛軍想要發泄的,其實也是同一種憤怒,今日,只是換作另一種方式,由薛白的部將們發泄了。

  薛白駐馬而立,眼看著士卒們從他身邊馳過,一刀刀地揮下。

  他沒眨眼,而是仔細數著,每看到一個紫袍、紅袍、綠袍官員倒下,腦子里都在思考著由誰可以替代。

  這便是他與安祿山、安慶緒最大的不同。他并非為發泄而殺人,更非為個人的享樂而謀權,他想像治病一樣把大唐社稷中那些腐爛的部分挖出來,縫合,讓它長出新的皮肉。

  很快,天街盡是血色。

  當薛白一刀斬殺崔禹錫時,元載正在人群之中看熱鬧,倒并非是選定了立場,而是想第一時間掌握風向,如他所愿,他確實是掌握到了。

  可緊接著,那些瘋狂的士卒便向他這個方向殺來,仿佛是野獸出籠,殺氣沖天,根本不受控制。

  “我是自己人!”

  元載當即大喊著,同時舉起雙手,又道:“我是來探聽消息的!”

  然而,一個聽不太懂他說話的沙陀人依舊是不管不顧提刀向他沖過來。元載驚駭萬分,轉身便逃,很快便聽得亂刀剁肉的聲音在身后響起。

  更為讓他驚恐的是,周圍的公卿開始不停地把他往后扒,試圖逃在他前面。

  “別扒我!該死的是你們!”

  元載的幞頭很快便掉在了地上,他甚至找不到機會再向殺人的士卒證明他的身份,而是陷入了與公卿們的糾纏之中不可自拔。終于,他摔倒在地,只好抱著頭大喊“我是自己人”,心中無比后悔好好地跑來湊熱鬧。

  說到底,還是那顆不安份的心。

  耳畔不停地響著慘叫聲,血浸透了他那一身紅色的官袍,也不知過了多久,仿佛有一輩子那么漫長,元載有了勇氣抬頭,目光瞥去,只見尸體鋪了滿地,仿佛人間煉獄。他驚呆了,眼睛里的光亮甚至由此熄滅,變得呆滯。

  尸體的盡頭,他看到薛白正跨馬而立,向他招了招手。

  元載連忙往薛白那邊爬了兩步,勉強起身走過去,每一步都難免踩到尸體。他好不容易趟過尸海,到了薛白馬前,第一句話就是:“我不是來聲援他們……”

  “你說,一個貪官的誕生是環境使然,還是他本來就心術不正?”薛白忽然問了他一句。

  元載抬頭看了一眼,順著薛白的目光看去,發現他在看著尸海發呆,也許是在思考那些公卿為何那般貪吧。

  “我以為,是長年累月所致。”元載稍稍鎮定了下來,“他們紙醉金迷久了,便當成是理所當然了。”

  薛白遂回過目光,深深看了他一會,問道:“那若是這紙醉金迷的奢靡氛圍沒有了,也許便不那么容易出利欲熏心之輩了?”

  元載一驚,心中暗忖,難道是自己收了一盒桃酥之事被薛白知曉了?是誰告的密?葉平?………

  這么一樁小事,如此短的時間內就被薛白知曉,使得他心中頓生畏怖。

  他遂正色道:“我以為,先有天寶奢靡浮華之氣,故有楊國忠這般宰相。”

  “希望不一樣的大唐,有不一樣的元載。”薛白一踢馬腹,自驅馬離開,“好自為之吧。”

  元載立于血泊之中,執禮相送,低著頭心想,是自己跑來看熱鬧,三心二意的心思被薛白看穿了?還是真就因為那一盒桃酥挨了教訓?

  他踉蹌往尚書省走去,邁過門檻,四下一看,只見諸多低階官吏們正站在院門那邊探頭往外看,這才感到離殺戮遠了。同時,心中忽了然過來。

  其實,薛白就不可能殺他,如今守城的錢糧統籌發放,是無比繁重艱難之事,若離了他,如何運轉得過來?今日不殺,乃因他對社稷有用。

  元載若有所悟,向瞥向他的官吏們淡淡道:“看什么?各司其職……對了,你過來。”

  他又招過一名吏員,道:“你錄的糧冊少了一百石精面,補上。”

  那吏員一愣,暗忖那是孝敬元郎中的,正想著該如何說。元載已板起了臉,道:“國難當頭,速去做事。”

  大明宮。

  邊令誠氣喘吁吁地跑過興禮門,驚呼著向李琮喊道:“殿下!大事不好,薛白反了!”

  李琮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乍聽之下并沒有很驚訝,只道:“又反了嗎?何時有些新鮮的罪證?”

  “殿下,真的!薛白率兵在皇城殺得……把滿朝公卿殺得血流成河啊,那情形,真是慘不忍睹!”邊令誠說著,跪倒在地,涕淚交加,“奴婢萬不敢拿這等大事胡說,殿下招人一問便知。”

  “死了幾人?”

  “數百上千人!他現在還在城中搜捕啊!”

  李琮震驚不已,連忙招人來問,卻依舊難以想象那樣的畫面,更遑說如何應對了。

  “殿下。”邊令誠急忙勸道:“速召王思禮、李承光勤王吧!”

  “那城門怎么辦?”

  李琮雖慌,卻也沒有完全失去理智,知道王難得既沒在守城,再調過王思禮、李承光,長安城便完了。

  “事到如今,請殿下先顧自身安危吧!”邊令誠跪倒在地,哭著磕頭道:“殿下才是大唐的國本啊。召大將勤王吧,誅殺薛白,叛軍就降了啊。”

  “且讓我想想,太突然了,讓我想想。”

  “再想可就來不及了,萬一薛白殺進宮來,逼殿下封他為郡王。”

  李琮心知這是有可能的,薛白的心思很明顯,就是要借著恢復皇孫身份爭位。他正覺危險,殿外已有宦官跑來,邊跑邊稟道:“殿下,薛白請求覲見。”

  “什么?這就來了?”

  邊令誠也是駭然色變,回過頭,不顧體統地喝問道:“他帶了兵來?”

  “似乎是帶了。”

  “殿下快逃!”…。

  李琮差點就有了逃出長安之心,可轉頭一看那御榻,終是喪氣地搖了搖頭,道:“還能逃到哪去……召他到宣政殿吧。”

  他頹然之中又帶著僥幸,心知至少目前薛白是不可能殺自己的,那就還有希望。遂換了一身華貴的冕服,親往宣政殿,他有心想要從容些,但不自覺地還是急迫了,到了宣政殿時,薛白也是剛到。

  薛白依舊是穿著那身帶血的盔甲,步入殿中,道:“請殿下恕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禮。”

  李琮下意識想溫言寬慰,猶豫了一會,含怒不語。

  “臣奉圣諭,清查城中叛軍奸細,現已有結果。”薛白道,“遂前來稟報于殿下。”

  “清查叛軍奸細?這難道是你殺了滿朝公卿的理由?”李琮起身喝道:“你是不是想連我也殺了?!”

他其實是害怕的,可理智上認為自己能夠賭一  把,李氏的威望還在,薛白挾天子回朝平叛可以,公然造反還不夠格,就算要造反,時機也遠遠未到。那么,此時他絕不能軟弱。

  果然,薛白道:“臣不敢。”

  緊接著,他拿出幾封信來,雙手呈上,道:“這是臣找到的證據,請殿下過目。”

  李琮心中不屑,認為事態都到如此嚴重的地步了,再說證據還有什么用?可他既不敢直接與薛白撕破臉,便不能拒絕看證據,終究還是接過了那幾封書信。

  展開來,一看字跡,李琮便大為訝異,轉頭便向身后的邊令誠看去。

  邊令誠的目光也正落在那信紙之上,幾乎是下意識地,流露出了驚駭之色。

  李琮頓時意識到了不對,以邊令誠所站的距離,該是看不清楚信上的具體內容的,那這一瞬間的失態,只能是因為這幾封信確實是出自于他的手筆。

  再看內容,卻是聯絡叛軍,透露消息。

  李琮倏然轉身,防備地看向邊令誠,退后兩步,喝道:“拿下他!”

  “冤枉啊!”

  邊令誠連忙跪倒在地,大表忠心,道:“奴婢是冤枉的啊,有人陷害奴婢,這些不是奴婢寫的,是假的啊。”

  李琮警惕地看著邊令誠被拿下了,方才道:“我還沒說這些是伱寫的。”

  “奴婢是看出來了,薛白要害奴婢!”

  邊令誠愈發大哭不已,一張老臉皺成菊花帶雨,雙手死死抓著地毯,生怕被拖下去,哀求道:“殿下,奴婢是真心為殿下考慮啊,奴婢六歲入宮,以前雖不是服侍殿下,可也是以‘大郎’喚著殿下長大的啊……今日殿下若容薛白殺了奴婢,往后殿下身邊就一個忠心的都沒有了啊!”

  李琮臉色難看,瞥了薛白一眼,卻沒見薛白喝止邊令誠。

  “殿下。”邊令誠繼續哭道:“這是薛白找借口殺奴婢立威啊,他怨恨奴婢勸阻殿下封賞他,要殺雞儆猴啊。”

  李琮心中明白事實就是如此,可鐵證如山,殺邊令誠已是名正言順,這種情況下,他要阻止薛白殺人,就必須有更大的威望或是兵權,可他沒有。…

  “殿下。”薛白此時才開了口,道:“叛軍攻入春明門了。”

  “什么?!”

  薛白不緊不慢道:“事態緊急,臣只好‘寧可殺錯,不敢放過’,方才找到在城中幫助邊令城與叛軍聯絡的奸細,拿到這些信件,得知他們要里應外合打開城門,遂讓王難得速去攔截。”

  “攔住了嗎?”李琮連忙問道。

  “請殿下登城一觀,激勵將士。”

  “殿下不可啊!”邊令誠自以為捕捉到了求生的機會,嚷道:“他是要害殿下,殿下萬不可出宮!”

  薛白叱道:“正在守城的是大唐的將士,為守住長安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會害殿下嗎?!”

  “你!要害殿下的是你!”邊令誠瞪著薛白,怒不可遏。

  薛白則平靜下來,向李琮道:“邊令誠勾結叛軍,請殿下處置。”

  邊令誠自知必死無疑,干脆豁出去了,不管不顧地大喊道:“殿下,奴婢說實話,薛白并不是廢太子瑛之子!奴婢奉旨搜查,沒有找到任何證據,他居心叵測,殿下一定要小心啊!他一直在算計殿下,奴婢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這一番話,李琮聽得心驚膽顫,生怕薛白發怒。

  他想觀察薛白的臉色變化,目光看去,卻是恰好與薛白對視了。

  薛白目光堅定,而李琮卻感到一陣心虛。

  為了控制住事態,他不得不再做一次妥協,吩咐道:“把邊令誠押下,杖殺。”

  “殿下,何不將他押到城頭,當著將士們斬首示眾,以勵軍心?”

  李俅跑過大明宮中的長廊,只見李琮已換上了一身盔甲,正在內侍的簇擁下向外走去。

  “阿爺!”

  李琮回過身,等著這個兒子到了跟前,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

  “阿爺是要上城墻嗎?”李俅道:“我聽說薛白已經圖窮匕見了,他殺了許多忠臣,現在還要害阿爺。”

  “你聽誰說的?”

  “宮中都這么說。”

  李琮皺了皺眉,道:“你不可信這些,薛白是你的胞兄,你不可受人挑唆。”

  “我不信,我想隨阿爺一道去,保護阿爺。”

  “你聽我說。”李琮雙手拍在李俅的肩上,小聲道:“不論如何,薛白目前絕不會要我的命。那么,登城激勵士卒是一個很好的收攏人心、在軍中樹立威望的機會……總有一天,我要把一個完整的、興盛的大唐交在你手里。”

  李俅一愣,李琮已轉身走向宮門。

  宮門處,薛白正站在延政門城頭上,拿著千里鏡望著夾墻中的御道,待李琮來了,他便遞過千里鏡,道:“殿下請看。”

  在沒有人挑撥離間,或當李琮忽略了薛白對他具有威脅之時,薛白更多給他的印象還是一個靠譜的能臣。李琮有時也在想,若自己能力再強些,也許能鎮得住薛白?

  他接過千里鏡,向夾道內望去,漸漸變了臉色。…

  先是喊殺聲由遠及近,喊的是突厥語,很是兇惡。接著,一隊叛軍的身影便映入了他的眼簾。

  那是同羅兵,頭發扎著辮子,臉上長滿了茂密的胡須,在千里鏡的鏡頭里漸漸能夠看到他們臉上滿是憤怒、殺意。

  李琮一驚,連忙放下千里鏡,才發現對方還沒到達一箭之地。可他還是驚詫道:“叛軍殺入城了?!這……他們是如何進來的?”

  “邊令誠與城中公卿放他們進了春明門。”薛白道:“但殿下放心,王難得及時封閉了內墻城門,又以火藥堵住了外城門,大概有千余叛軍被堵在了夾墻內。”

  這夾道便是李隆基為方便在大明宮、興慶宮、曲江池行走而修的,當年一定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會成為阻擋敵兵的第二道城墻。

  “好,好,多虧你們應對及時。”李琮不論心中如何想,嘴里也只能贊嘆著。

  可很快,他又擔心起因為這夾墻,反而把叛軍引導著往宮城殺來。

  果然,叛軍也看到了大明宮,頓時興奮,頓時吹響了哨。

  “殺!”

  愈多叛軍驅馬向這邊狂奔,同時,張弓搭箭。

  “嗖”的一聲,有箭矢向城頭射來。

  “小心!”

  禁軍們連忙拿盾牌擋在李琮前方,之后,隨著幾聲響,有箭矢竟真射上了城門,打在盾牌上。禁軍大怒,紛紛向城下的叛軍射箭,見了血,叛軍更加瘋狂,開始沖擊宮門。

  于是,困在夾道內的叛軍開始一窩蜂地往這邊涌來。

  “他們自知被困在夾墻內必死無疑,要不惜一切代價攻破延政門,沖入宮中了。”薛白道。

  李琮心知這是在故意嚇他,偏偏夾墻內的場面著實嚇人。

  那些同羅士卒披著甲胄,合力用身軀不停地沖撞宮門,連他站在城頭,都能感覺到腳下的晃動。

  “宮門……守得住嗎?”李琮問道。

  薛白道:“火攻即可。”

  “火攻?”

  隨著薛白一聲令下,禁軍士卒們當即開始往城下潑灑火油,澆在那些沖撞城門的叛軍身上,緊接著,火箭射去,“呼”地便燃起火來。

  李琮大驚,忙道:“別把城門燒塌了。”

  “殿下放心……”

  “啊!”

  凄厲無比的叫聲打斷了李琮的擔心,他目光落處,只見渾身著火的叛軍士卒因為痛苦而在夾道內不停地打滾,恨不得立即死去。

  黑煙不斷從他們身上冒起來,飄進他的鼻孔里,彌漫著一股讓人惡心的烤肉味。

  李琮捂著鼻,仿佛感覺到了鼻間粘了尸體的焦油,胃里頓時翻滾不已,差點要吐出來。他強行憋著,卻知道自己快要忍不住。

  竟有叛軍著了火還拼命抱著城門,想要把城門燒毀,這等行為更是讓李琮心驚不已。

  “上天有好生之德。”他閉上眼,轉了個身,喃喃道:“這些人,原本都是我大唐的邊軍啊。”

  說話間,胃里的酸水已經泛到了嘴巴里,李琮狠狠將它咽了回去。

  他是太子,絕不能在將士們面前吐出來。

  “這便是有內奸勾結叛軍的后果。”薛白道,“請殿下處置內奸。”

  事到如今,李琮根本顧不得別的,當即下令斬首邊令誠,他的一雙手攥得緊緊的,似乎是恨透了邊令誠。

  很快,邊令誠被押了上來,嘴被捂得嚴嚴實實,不停地掙扎,還有無數的冤屈想要說。

  李琮被煙熏得紅了眼,幾乎要流下淚,揮手示意立即行斬刑,卻抿著雙唇并不開口說話。

  局勢至此,他知道必須依靠宦官的勢力,才有可能在圣人、權臣、藩將等種種勢力之中掌控主動權,再談興復大唐。

  他還知道今日若斬了邊令誠,那么,世人就會誤會薛白在天街盡誅長安公卿一事是得到了他的授意。他將又一次被薛白利用。

  可形勢比人強,火已經燒到了眼前。

  “斬!”

  雖著這一聲令下,邊令誠的人頭落下。

  李琮想起了薛白才把圣人迎回長安之時彼此的談話,當時他就知道薛白想要的不是某個官職,而是一個郡王之爵。

  他不想給,可眼下這情形,似乎已不能不給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